APP下载

我国物流行业供应链融资模式与潜在风险测度

2018-10-09刘雅琴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物流行业融资风险融资模式

刘雅琴

内容摘要:本文对我国物流行业现有的融资结构进行必要分析,重点研究了现有四类物流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并对不同模式下对应的融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种可评估融资风险的评价模型,利用“三七原则”划分企业信用级别,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融资服务。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融资模式 融资风险 物流行业

普惠金融与我国物流企业融资现状

(一)普惠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普惠金融概念于2005年首度由联合国正式提出,该理念强调金融服务群体的扩大化与普惠化,即金融服务应当普及并能惠及更多人群,我国普惠金融的提出重点应对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普遍,这与我国的金融制度和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不无关联(闫婧,2017)。融资难一方面是融资渠道的狭窄,主要表现为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流渠道以银行为主,而在后经济危机时代,银行融资渠道逐渐收紧;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不断高企的融资成本,如表1所示。

我国融资难成因一方面源自金融机构本身融资成本高和准入门槛高,另一方面与我国金融市场体制环境有关,即融资渠道以传统的银行间接融资为主。随着我国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以及金融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融资途径和模式会越来越多。

(二)我国物流行业融资现状

1.相关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必带来需求的不断增加,将会促使物流行业发展越来越重要,需求也越来越大,与之有关的物流服务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物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有很远的路要走。我国是物流大国,但不是物流强国:首先是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没有建成;其次是物流费用占到GDP的比重超过发达国家一倍左右;再次是我国物流效率不高,工业企业资金平均周转率不足发达国家10%;最后是国内领先的物流企业与国外一流的物流企业相比还有很多差距,具体表现在物流提供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运作模式及供应链管理能力等方面。

2.物流行业融资的两个悖论。物流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的背景下,物流业理当受到各类资金的大力支持。理论上讲物流行业融资应当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而实际上物流行业融资有两个悖论:第一,物流业存在的本质价值是为相关制造业、商贸业等节约交易成本,也就意味着物流业可收取的服务费很低,利润空间相当薄,这与投资方对物流业高利润的要求相悖;第二,物流业的特点的轻资产、低门槛,租几辆车或者开个门店就可以做起来,然而我国投资界对投资标的的要求是重资产,因此导致的结果是很多大型物流企业转而做物流地产等收益见效快的行业,反而对提升物流服务效率重视不够。过多的風险集中,反过来促使新的投资方更加谨慎,比如银行已经全面缩减了对地产行业的信贷规模。

3.物流行业融资结构。物流业联系各行各业,与国民生活密切关联,但融资难一直是行业发展瓶颈。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金融专业委员会的估算,物流企业每年贷款融资需求在3万亿以上,其中仅运费垫资这一项每年就存在约6000亿元的融资需求,但银行最多能满足5%-10%的需求。随着国内银行业进入转型期,信贷规模缩紧使得物流企业通过银行信贷获得资金变得更加艰难。资金方对物流行业的划分基本分为三大类:领先的物流企业、一般的物流企业、末端物流企业。其中,领先的物流企业如顺丰、菜鸟物流、圆通速递等这类企业,本身经营能力强,具有高效的物流服务效率,容易得到各路资金的支持,对银行的信贷资金需求低,更多依靠资本市场融资,因此基本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如表2所示。

对于末端物流企业而言,基本属于无法得到任何资金的境况,这类物流企业面临随时倒闭的风险,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类物流企业本身资金严重匮乏,经营者普遍素质不高,且对自身发展规划和市场预估严重缺失。这类企业基本属于大多数资金方所排斥的一类,即便是通过目前的P2P平台等金融科技类机构获得资金,往往也都是小额分散的资金,使用周期短,而且能够获得资金的也仅仅是经过严密审查和信用估算的企业,违约概率低。因此,真正具有大量融资需求的企业属于一般性的企业,这类企业信用状况远远好于末端企业,但又不能像一流的物流企业那样有众多的融资渠道,其融资模式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银行信贷或者借助现代金融技术进行融资。

(三)普惠金融与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金融理论发展和实践已有很长历史,在发挥企业融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供应链金融是21世纪初期国内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领域的重要创新业务(牛晓健、郭东博、裘翔等,2012),最早源于深圳发展银行提出的“1+N”模式。所谓供应链金融,指的是围绕某家核心企业而将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促进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的高效传递和运转(梅培,2017),并从中为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提供闭环资金,满足企业日常经营所需,促使供应链闭环运行不受影响。供应链金融是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的重要体现,供应链金融所支持的通常是行业内的一般性企业,这些企业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的成本很高,一般综合成本都会高于10%,而又不能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所以相对较为成熟的融资模式就是借助供应链金融获取资金。

物流行业供应链融资风险分类

(一)供应链金融模式分类

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部分,是服务和技术方案的结合体,将需求方、供应方和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本质上是一种短期融资行为。供应链金融能够化解传统金融视角下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高、道德风险大及成本收益不经济的弊端,是一种更为高效的融资模式。对于物流行业而言,供应链金融在该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最为丰富,并诞生出与之相关的“物流金融”、“物资银行”等概念。在现代新的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第三方物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交易双方之间起着重要的金融媒介和管理职能,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目前在物流行业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第三方物流所推动的融资模式有着不同的形态,主要包括代收货款模式、托收模式、融通仓模式、授信融资模式四类。

1.代收货款模式。代收货款模式中,物流企业的信用很关键,基本运作方式是物流公司为企业提供产品运输并在运输完成后负责代替供应商收取货款,然后将货款支付给供应商,并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金融机构可以在其中为物流企业提供融资。在这种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将货款支付给供应商之前,相当于获得了一笔无息的沉淀资金,供应商按照货款比例支付给物流企业的服务费等同于这笔无息沉淀资金的收益,因此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是有利的,同时客户也获得了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但这种模式的风险就在于物流企业自身的风险,尤其是道德风险,也即供应商面临着物流企业跑路的风险。

2.托收模式。托收模式即物流公司在为供应商提供物流服务时,首先代替提货人预付一部分货款,当提货人受到货物后支付全部货款。该种模式的演变就是供应商将货物交付给物流公司,为减轻物流公司的资金占用压力,供应商将货权交付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向物流公司提供融资,当提货人向金融机构还款之后,金融机构向物流企业发出放货通知,货权交付给提货人。这种模式下,物流公司扮演了协助金融机构控制资金风险的角色,同时自己相当于也获得了一笔免息的沉淀资金性质的融资,减轻了预付货款的压力。

3.融通仓模式。众多企业面临原材料和产成品因季节性或批量性原因所形成的库存压力,这些存货积压在仓库大量占用资金并消耗高额的仓储成本。企业为获取资金,通过融通仓模式将大量积压的产品作为动产质押给金融机构以获得资金,从而加速周转。融通仓模式的进化版本就是,由于金融机构不愿意耗费成本对仓库进行监管,于是将存货作为反担保质押物,通过物流公司的信用担保实现贷款,由物流公司负责控制质押物。

4.授信融资模式。授信融资相对简便,即金融机构依据物流企业的资信状况直接提供一定额度的授信,物流企业可利用该笔授信提供便捷灵活的物流服务。这种模式实际上是金融机构对物流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环境进行全方位评估,在不需要提供抵质押物的前提下直接提供信用贷款,提高融资效率。

(二)物流行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种类

关于物流行业开展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研究方面,众多学者重点对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深入探究。东方(2011)认为物流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融资企业资信风险、质物选择、自身监管技术、内部管理和操作等方面;夏司炫等(2012)将风险归结为经营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环境风险三个方面;朱广印(2014)认为物流企业在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过程中存在着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对于如何防范和化解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相关研究也都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如有学者指出可以通过规范化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手段辅助加以有效控制(唐少麟、乔婷婷,2006),当然这只是措施之一。根据上述对物流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模式分析,物流行业在进行供应链融资时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总结出,无论哪种融资模式,都普遍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及经济和行业的周期性风险,其中最难把握的就是道德风险,也是代收货款模式面临的最重要的一种风险。托收模式下提货人如果选择违约,则金融机构对物流企业的授信面临违约风险;融通仓模式中,最大的风险源自存货的价值变动和监管问题;授信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实际上等同于传统的一般性信用贷款风险。

物流行业供应链融资潜在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对物流行业供应链融资的模式和风险分类分析,本文尝试建立一种可调整的风险评估模型,用于评价物流行业供应链融资的潜在风险。评价模型將表3中提到的各类风险进行量化,同时另外加入经营者风险因素,以全面评估融资风险。假设用R表示风险评估结果,用α(0≤α≤1)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用β(0≤β≤1)表示风险发生后的损失程度(正向的风险作用下其损失为0),如果风险为正向作用,则取值1,反之则取值较低;用Mi(i=1,2,3…)表示共性风险,用Xi(i=1,2,3…)表示个性风险,O表示经营者风险,则风险评估模型表示为:R=αβMi+αβXi+αβO。模型中每一个风险因素的量化标准及权重值如表4所示。

根据表4的量化标准和权重值,计算R的最终结果。在估算的过程中,量化标准遵循最优原则,即风险发生概率α自动匹配最优选项下的打分值,从而规避因风险概率和损失程度的反向作用影响。其中每一个风险因素的值都可以根据行业的不同属性进行调整,调整的依据是过往数据的经验表现以及企业未来偿付意愿和偿付能力预测。根据模型的评估结果,采取“三七原则”,即将得分区间按照三七比例划分,对分数落在70%以外的物流企业剔除,拒绝对其提供融资服务,而对落在70%以内的物流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按照信用评估分值的高低匹配对应比例的授信额度,从而确保资金风险与信用等级相一致。

参考文献:

1.闫婧.商贸流通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以京东金融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7(19)

2.牛晓健,郭东博,裘翔,张延.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测度与管理——基于中国银行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11)

3.梅培.供应链金融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8)

4.唐少麟,乔婷婷.发展物流金融强化供应链整合[J].物流技术,2006(2)

5.东方.第三方物流开展仓单质押业务的风险及防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6.夏司炫,张云.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2(6)

7.朱广印.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控制[J].物流技术,2014,33(9)

猜你喜欢

物流行业融资风险融资模式
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