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国内资讯
2018-10-09
亚太城市峰会讨论可持续发展问题
来自16个国家的32位城市领导人齐聚第12届亚太城市峰会,讨论“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目标11(SDG 11)有关问题。该峰会于2018年8月1日至3日由福冈市和联合国人居署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办事处(ROAP)共同举办。
福冈市市长高岛宗一郎先生(Soichiro Takashima)在峰会致开幕辞时说:“通过亚太地区的城市网络,我希望我们能找到新的价值观来解决城市问题。”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马慕娜·莫哈德·谢里夫女士(Maimunah Mohd Sharif)就可持续城市和社区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谢里夫女士概述了城市化的机遇和挑战,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目标11(SDG11)能够使城市和人类住区安全、包容、具有韧性和可持续性,《新城市议程》亦是如此。
“作为可持续城市化的专门机构,联合国人居署的关键作用之一是做到本地化并支持成员国在城市层面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实施《新城市议程》”,她强调了通过投资更好的工具和提高能力来监测城市化,就“城市”定义达成一致,建立伙伴关系和制定综合整体政策等问题的重要性。(来源:联合国人居环境署)
灾区“折叠摩天楼”赢得概念设计竞争
这种可折叠的摩天大楼概念是由波兰建筑师设计的,可以对偏远的灾区提供救肋,并被确定为今年的“eVolo摩天大楼竞争”的获胜者。
这座摩天大楼名叫Skyshelter.zip,是由戴米安·格拉诺西克(Damian Granosik)、贾科布·库里萨(Jakub Kulisa)和皮奥特·帕齐克(Piotr Panczyk)设计的,可由直升机运输到现场。
这种扁平结构的建筑被设计成能装在一个就像建筑底部一样宽的盒子里,可以悬挂在军用直升机下面。这将有助于救援人员进入道路无法通行和卡车可能无法到达的偏远地方。
一旦到达预定的地方,摩天楼的底座将锚固到位,并将插入一个“承载氦气气球”,以迅速提升大楼。可折叠的织物板用于创造外部,而内壁将随气球上升迅速展开。轻质3D印刷板将形成每个楼层,被结构钢丝向上拉以附着在气球上。一旦临时的摩天大楼到位,这些钢缆就会变得非常坚固,足以抵抗大风。
在内部,设计团队设想摩天大楼有接待区、急救室、临时住房、安全和干燥的储藏空间,甚至还有一个“垂直农场,使用锚定时收集的土壤”。通过将救灾帐篷的功能堆叠在一起,建筑师估计这种建筑将比传统救灾帐篷或集装箱占用更少的空间。
(来源:ABBS)
1 9位美国市长加入环保联盟,2030年所有新建筑将成为零耗能建筑
C40 是一个致力于保护全球气候的联盟,目前美国已经有19位市长参与其中。C40组织提出,到2030年为止,新建筑都变成零耗能(Net Zero)建筑。这19座城市正在与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WorldGBC)合作实现低排放目标,所有参与C40的城市都签署了承诺,确保新建筑在2030 年产出的能源与其消耗的能源一样多。
这项倡议只是第一步,该联盟计划最终目标是在2050年前所有建筑实现零耗能。
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建筑物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城市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参与C40联盟的美国市长都致力于降低这些碳排放,像洛杉矶、纽约、波特兰和旧金山等城市都采取了行动。
在美国,零耗能建设已经持续了数年。零耗能建筑仅适用可再生资源,并由极其高效的系统组成。在旧金山举行的全球气候行动峰会期间,下一次市长会议将再次提出充满目标的环保战略。
这一消息发布的同时,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呼吁世界各地的公司将其建筑物净碳排放减为零。净零碳排放建筑旨在通过雄心勃勃的目标来消除建筑运营时的碳排放,从而挑战企业和组织传统的模式,采取先进有效的环保行动。(来源:ArchDaily)
世界上最长的预应力混凝土桥即将完工,连接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入口两岸
巴拿马运河即将庆祝它漫长历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随着世界上最长的混凝土四车道斜拉桥即将竣工,这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混凝土四车道斜拉桥。这座大西洋大桥的中心跨度为1 750英尺(530 m),2019年初开通时,它将连接运河大西洋入口的两岸。
这座桥的建设始于2013年,旨在将科隆海港和运河以西的社区连接起来。由HPDI和Louis Berger Group组成的中国通信建设公司设计。考虑到这座桥位于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路线之一的大西洋入口处,它的设计净空高度为250英尺(75 m),以便 Neopanamax集装箱船在桥下通过。上图中,一条供汽车、行人和自行车通行的四车道公路将由双平面电缆支撑,双平面电缆固定在两个三角形的主塔上,塔高695英尺(212.5 m)。该桥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不同于这种规模的现代桥梁的典型钢结构施工技术。这种材料之所以被选用,是因为它在该地区高度腐蚀性的环境下具有弹性。
建成后,大西洋大桥将成为继美洲大桥和百年桥之后,巴拿马运河上的第三座桥,这两座桥都位于巴拿马运河的太平洋一侧。(来源:ArchDaily)
扎哈在十一年前设计的摩天楼近日有望重启,拟建埃及成为非洲最高
十多年后,埃及恢复了建造非洲最高建筑的计划。这座摩天大楼坐落在开罗市中心的尼罗河上,是由已故的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于2007年设计。
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和政府与项目开发商Living in Interiors共同合作,设计创建出了这座蜿蜒曲折的“尼罗河塔”摩天大厦,整个建筑的高度可达70层,并能够俯瞰开罗、尼罗河和金字塔的景色,该项目希望象征着埃及的繁荣和国家的发展。
这座摩天大楼位于市中心和尼罗河之间,埃及前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曾经支持该项目的开发,但该项目在2011年政治动荡之后被搁置。随着该国货币的贬值,建筑材料进口变得更加昂贵,该建筑还面临着进一步的经济改革问题。现在,开发商希望通过目前正在进行的近2 500亿美元的建设项目来带动全国的经济增长。(来源:ArchDaily)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22个世界最伟大建筑”,天津滨海图书馆,香港大馆等上榜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18年“22个世界最伟大建筑”,位于中国的建筑有以下3个。
天津滨海图书馆(MVRDV+天津城市规划设计院)
时代周刊:任何哀叹公共图书馆衰落的人都应该去中国天津看看。天津滨海图书馆自2017年10月开放以来,以其新颖的金字塔结构吸引了近180万游客。
香港大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
时代周刊:这是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修复工程,于今年夏天对外开放。整个项目由前警察署和司法大楼等16座历史建筑组成,其中一些建筑已经有150年的历史,里面还保存有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时遗留下来的所有文物。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桢文彦)
时代周刊:这是英国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开展的一次独特合作,同时也是深圳第一个文化设计中心。该馆集中展示设计的力量,其中包括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V&A) 的永久藏品。(来源:AD中国 建筑学院)
住建部发布7项国家标准,含多项强制性条款
近日,住建部官网发布了7项国家标准,包括《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标准》《建筑中水设计标准》《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标准》《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设计标准》《码头船舶岸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其中,《建筑中水设计标准》和《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含多项强制性条款。上述各项标准均于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建筑中水设计标准》
编号为GB50336-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5、1.0.8、3.1.6、5.4.1、5.4.7、6.2.17、8.1.1、8.1.2、8.1.5、8.1.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同时废止。
强制性条款
1.0.5 建筑中水工程应按照国家、地方有关规定配套建设。中水设计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1.0.8 建筑中水设计必须有确保使用、维修的安全措施,严禁中水进入生活饮用水给水系统。
3.1.6 下列排水严禁作为中水原水:
1 医疗污水 2 放射性废水 3 生物污染废水 4 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排水
5.4.1 中水供水系统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5.4.7 中水管道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当装有取水接口时,必须采取严格的误饮、误用的防护措施。
6.2.17 中水处理必须设有消毒措施。
8.1.1 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
8.1.2 中水蓄存池(箱)内的自来水补水管应采取防污染措施,自来水补水管应从水箱上部或顶部接入,补水管口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150 mm。
8.1.5 中水管道应采取以下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
1 中水管网中所有组件和附属设施的显著位置应配置“中水”耐久标识,中水管道应涂浅绿色,埋地、暗敷中水管道应设置连续耐久标志带。
2 中水管道取水接口处应配置“中水禁止饮用”的耐久标识。
3 公共场所及绿化、道路喷洒等杂用的中水用水口应设带锁装置。
4 中水管道设计时,应进行检查防止错接;工程验收时应逐段进行检查、防止误接。
8.1.7 采用电解法现场制备二氧化氯,或处理工艺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中水处理站,应设置事故通风系统。事故通风量应根据放射物的种类、安全及卫生浓度要求,按全面排风计算确定,且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编号为GB50364-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4、3.0.5、3.0.7、3.0.8、4.2.3、4.2.7、5.3.2、5.4.12、5.7.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同时废止。
强制性条款
3.0.4 在既有建筑物上增设或改造太阳能热水系统,必须经建筑结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复核。
3.0.5 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
3.0.7 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撑结构应满足太阳能集热器运行状态的最大荷载和作用。
3.0.8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
4.2.3 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集热器损坏后部分坠件伤人的安全设施。
4.2.7 在阳台设置太阳能集热器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设置在阳台栏板上的集热器支架应与阳台栏板上的预埋件牢固连接;
2 当集热器构成阳台栏板时,应满足阳台栏板的刚度、强度及防护功能要求。
5.3.2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电击、防雷、抗雹、抗风、抗震等技术措施。
5.4.12 安装在建筑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应有防止热水渗透的安全保障措施。
5.7.2 太阳能热水系统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应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装备,
标准全文: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标准》
编号为GB/T50361-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原《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50361-2005同时废止。
《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标准》
编号为GB/T50130-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原《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90同时废止。
《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设计标准》
编号为GB/T51312-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码头船舶岸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
编号为GB/T51305-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标准》
编号为GB/T50379-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379-2006同时废止。
(整理自:小国说事百家号)
第六届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大理大学召开
2018年7月7日,由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教育联盟主办、大理大学工程学院承办的主题为“地域文化背景下建筑教育及实践”的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大理大学召开。
西南地区26所建筑类高校和3家媒体单位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学校有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大理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贵州大学、西华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成都文理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陆军勤务学院、攀枝花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媒体单位有重庆大学《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编辑部、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教育事业部、武汉大学出版社。
会议开幕式由大理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李汝恒教授主持。大理大学褚远辉副校长、大理州规划局周克熙局长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大理大学褚远辉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大理州规划局局长周克熙介绍了大理州城市规划建设情况,并表示希望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积极参与大理州的规划建设工作,也愿意为西南地区建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谢辉研究员主持。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李和平教授首先做了2018年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教育总结,然后针对新时代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在城乡建设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新时代西南地区建筑高校面临的机遇,并希望各个学校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条件积极作为。大理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李汝恒教授就“用不断的创新思想,发展建筑学教育”、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青娟副教授就“基于博耶报告的建筑类专业教育思考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规划系副主任陈桔讲师就 “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四川农业大学副院长潘远智教授就“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策略思考”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在下午的建筑学、城乡规划以及风景园林的分会场上,各位专家分别围绕人才培养、建筑教育实践、学科建设、专业评估、设计竞赛等作了11项专题报告。同时,会议还举办了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优秀毕业设计展。
会议闭幕式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卢峰教授主持,他总结了会议的成果。最后,2019年“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教育学术研讨会”承办学校贵州民族大学介绍了学校概况,热诚欢迎大家明年相聚贵阳。
此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各个院校通过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为西南地区建筑类院校发展自身特色以及建筑类学科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撰稿人:申钰文赵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