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中安顺屯堡聚落防御体系研究*

2018-10-09周政旭胡雅琪ZHOUZhengxuHUYaqiGUOHao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屯堡碉楼村寨

周政旭 胡雅琪 郭 灏 ZHOU Zhengxu, HU Yaqi, GUO Hao

0 引 言

从人类构建生存环境之始,安全性就是聚落营建考量的重要因素[1-4]。特别是对于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堡寨聚落而言,营建中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强化村落的防御性能,其中,明初实行的卫所制度所设立的屯堡聚落在防御性方面体现出十分突出的特色,学者对北方长城沿线和东南海防沿线的卫所屯堡聚落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5-8]。明初中央亦在今贵州省境内密集设立卫所屯堡,以保障通往西南边陲的重要交通线,同时,确保了中央对周边的土司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迄今在黔中安顺地区仍有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屯堡聚落,因其以军事移民身份强势入驻,难免与周边聚落常年冲突,因此屯堡聚落更需要重视聚落防御体系的构建。同时,黔中地区以山地为主,多为喀斯特地貌,屯堡聚落虽处在黔中一带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但多数聚落也是靠山或依山而建,决定了屯堡聚落颇具特色的结合山地布置的防御系统。与长城沿线以及东部海防前线的卫所屯堡一样,黔中地区的屯堡聚落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此前已有学者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视野对黔中屯堡作了研究[9-12]。本文基于对黔中30余个屯堡的实地调研测绘数据,结合屯堡聚落形成演变的历史背景,尝试对屯堡聚落防御体系——其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进行进一步的阐释。

1 背 景

明初建制时,为抗击云南地区的元朝残余势力,朱元璋下令南征。洪武十四年,命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南下,平定西南叛乱,史称“太祖平滇”“调北征南”。《明实录》记载:“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率大军由辰、沅趋贵州,进攻普定,克之。罗鬼、苗蛮、仡佬闻风而降。至普安,复攻下之。乃留兵戍守,进兵曲靖。①”洪武十五年,云南叛乱虽已平定,但朱元璋为保云贵地区的常年太平,“上谕友德等以云南既平,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扼要害”②,命军队在西南地区原地筑城镇守,并设卫所制度,湘、黔、滇一线大量屯堡由此而生。随即,朱元璋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儿迁至戍地,并为无家眷者安排妻子,以助其终身安顿于西南驻地。屯堡规模逐渐扩大,由之前的士兵将领发展为军户。实行屯田制,各屯堡自力更生,军队操练与耕作并重,“三分守城,七分耕作”。

自设立之始,屯堡聚落就成为周边少数民族敌视的对象,频繁遭受战乱,大小战事从未间断。明中后期,因为卫所屯田税赋较重等原因,屯堡兵众脱逃、匿籍等现象层出不穷,态势十分严重。“贵州卫所、站、堡、旗甲军人往差逃亡,十去八九”③,“贵州自国初置军卫设屯田……百八十余年以来,地方多事,逃亡事故,十去七八。坐是田地荒芜,子粒无征,节年逋负,追并峻严,而官军并困矣”④。清朝废除前朝卫所制度,“改卫并州”,屯堡由“主流军事集团变为地域农民集团”[13],失去了国家主流力量的支撑,更因受到新政权力量与原周边少数民族的双重力量的挤压而处于“边缘”境地。尤其是在晚清咸同之乱时期,贵州地区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动荡战乱,此时,屯堡地区出现大量碉楼和“坉”,聚落个体的防御性得到强化。

2 聚落选址的防御性考量

黔中一带原本分布有众多少数民族聚落,明初卫所军士强势入驻后,往往占据耕作与交通条件较好的位置,在黔中地区贵阳经安顺入滇,沿交通廊道密集分布,同时,选址时对防御性能进行了充分的考量。具体的选址可分屯堡、铺、哨类别加以讨论。

早期屯堡以戍守和屯田为主要功能,多由军营就地屯戍演变而来,因此选址的特点是在多山的贵州地区选择可作为“据点”之处,并使军营适应山地环境。在屯堡军民的生活中,农耕与防御并重,因此,选址时往往从耕作条件和防御性能两个方面进行考量。贵州屯军多种植水稻,为满足屯田需要,水源成为屯堡选址的最重要因素。屯堡最佳选址是河流纵横、有充足水源之处,占据了大量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较为肥沃的地方。这些宝贵的贵州田坝地区为屯田耕种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从聚落防御性方面考量,屯堡选址常位于交通枢纽与地形要害之处,往往背依山峦、扼守通道,占据地形条件适于作战的地区,同时,利用周边山水格局,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

铺则是驿站之间的联系点,“(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十里设一铺,每铺设铺长一名。铺兵,要路十名,僻路五名或四名,于附近有丁力田粮一石五斗之上,二石之下点充,需要少壮正身。”⑤铺多为驿站之间传递军文、运送粮草、接送官员之用,因此沿驿路密集布局,各铺之间距离近,各路均有布置。

哨是为侦查、警戒所用的,哨分为驿哨、边哨两类。驿哨负责巡查驿道驿路与屯堡驻地范围内的可疑人员,防止外敌潜入区域内部。其选址主要位于驿道两侧,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宽阔之处,便于侦查,及时通传。边哨负责监视外部土司蛮夷,以发现异动及时通知军队,因此边哨选址位于屯堡驻扎营区与土司蛮夷的交界之处。

3 防御要素

安顺屯堡聚落在营建初始就把防御性作为极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从对自然山水要素的利用到对寨门寨墙、巷道民居等人工要素的营建都体现了屯堡聚落的防御性,后期更是出现了极有防御特点的碉楼和坉等要素。每个要素各具特色,承担不同的防御功能,结合自然山水地貌共同构成屯堡聚落的防御体系。

3.1 山水

山水作为大自然的基底,是村落选址的重要考量因素,是村落营建时需要结合的重要条件。山和水分别对村落布局、气候、人的生活方式等产生影响,更是组成屯堡防御体系的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

山是村落的依靠,常在村落背后形成屏障,保护村落。山路崎岖、密林丛生的自然条件可以隔绝外人的入侵。山体陡峭险峻,易守难攻,在山上营建村落或营地可形成天然的军事险要之所。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此处山中多有溶洞,而这些洞穴可成为附近村民的临时避难所。此外,山中物产丰富,能为村落营建提供建筑堡垒建造材料,以及冷兵器时代的防御武器原料。山体还具有调节村落气候的功效。

水是保证村落居民基本生活与农田灌溉的必需资源,是维持屯堡聚落基本生存生活的必需要素。村落周边的河流亦可作为天堑,形成天然屏障,为外敌入侵之路创造困难,保护村落。独特的水势地形还可以形成更具防御性能的“水坉”。

3.2 寨墙寨门

寨墙是村落尺度的第一道屏障,寨门更是进入村落的关键环节。屯堡由军事体制转变而来,聚落形制多由军营转变而来,因此寨墙拥有规整的形制。最开始关于军事据点的营建记载为“诏垣等自永宁抵毕节,度地里远近,夹道树栅为营”⑥,后随着屯驻的固定而逐渐演变为因山垒石筑城。从现存遗址和当地人的叙述中可知,历史上众多村落城墙结构清晰,沿外围一圈形成近方形的墙体保护村落。屯堡村落选址多与山体相连,背靠一山或夹于两山之间,因此依山而建的屯堡村落,也常见未完整闭合成圈的寨墙。村寨结合山势起伏设置寨墙,常于河谷开阔处构筑寨墙,寨墙顺山势而上,消隐在山间。寨墙扼守自然防御条件最薄弱的位置,与山体镶嵌、围合,形成村落外围的保护要素,成为除山水屏障外,阻挡敌人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寨门位于村寨重要出入口处,根据地形山势、村落布局、军事需要等因素设置。寨门功能类似于城门,是连接村寨内外的关键要素,也是抵御外人入侵的重要建筑。村落通常有2~3个寨门,主寨门作为村落与外界沟通最主要的通道,也是防御构筑最坚固的一道寨门,另外1~2个次门为日常次要出入口,可在必要之时提供逃生之路。主寨门常常与村落最重要的公共空间结合,成为屯堡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早期是军事集中操练防御的场所,后来则多为集会和村落公共活动所用(图1-2)。

屯堡村落取材于当地,常以体积大、质量优良的石材建造寨门寨墙,构成村寨外围重要的线性防御系统。厚石垒筑形成坚固的外围防御,将村落保护在寨墙之内。寨门高5~6 m,入口宽度狭窄,多为2~3 m,紧凑的尺度更利于阻挡外来入侵者,提高寨门寨墙的防御性能。

另有部分村寨由于村落的生长扩张,原先的寨墙已不复存在,如今只能寻得残垣或基址。取而代之的是扩建后不断向外延伸的民居外墙。新建的外缘民居外立面统一形成高墙,在此外墙面上少开甚至不开窗,仅设置一些射击孔。外围这些相连的民居形成了类似于寨墙的村落外层防御线,在抵御外敌入侵时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图1 吉昌屯寨墙寨门Fig.1 walls and gates of Jichangtun Village

图2 雷屯寨墙寨门Fig.2 walls and gates of Leitun Village

3.3 巷道

巷道是屯堡聚落防御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由军营演变的巷道还是其他的村落巷道布局形式,均对其防御特性有充分的考虑。

早先的街巷布局多数由军营演变而来,多条次级巷道在一侧或两侧与主街相连,次级巷道直接与各院落相连,或进入次级巷道后又分化为多条支巷,形成街巷丰富、分级明确的巷道布局。通过街巷布局将村寨细分为多个小的防御单元,且常在各巷道口设置巷门或其他防御设施,以构成寨门—主街—次街—院落层层设防的巷道防御体系。例如鲍屯、九溪、雷屯、吉昌坉等。

后期随着村落格局的演变,巷道布局也从类军营式变为错综复杂的迷宫式。如本寨,一条主街连接寨门,多条道路网状分布,巷道迂回蜿蜒,没有明确的分级和清晰的街巷结构,外敌在入侵时极易迷失于迷宫般的巷道之中难以脱身。

村寨中少见“十字”交叉的巷道,多为“丁字”型交叉巷道。“丁字”交叉将形成更多巷道路口,迷惑进入村寨的敌人,分化其攻击。并且“丁字”路口可形成“Z”字型拐角,防御者可利用建筑墙体作为掩护,控制街巷中的敌人[14]。

屯堡聚落里的巷道由各院落围合而成,通过建筑进退留出大大小小的空间。大空间作为广场,形成公共空间,小空间常为防御躲避之用。如高官堡中,街巷内房子后退,每户宅门与外墙形成一定角度,外凸或内凹,产生高约半米的垂直于巷道的墙体,当敌人从巷口入侵时,防御者有藏身之处,有利于防御和攻击。

3.4 院落民居

屯堡最初是由江淮地区移民至此,因此,大量民居建筑保留了江淮地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布局形式。但屯堡民居内院面积较小,布局紧凑,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比例、建筑高度及内院宽度的比例均使民居布局呈现封闭紧凑的态势。院落入口多数位于次街或更深的街巷上,鲜有朝向主街大门的。个别入口方向朝向主街者,也常在入口处筑石墙屏障作为掩护(图3)。

图3 典型屯堡民居的高墙院落Fig.3 high-wall courtyard of typical residences of Tunpu

屯堡地处的黔中地区多山多石,且该地岩石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岩层外露;二、材质硬度适中;三、节理裂隙分层[15]。这些特点促使屯堡地区大量采用石材作为建筑的基本材料。因此,屯堡民居外墙均为厚石垒筑,厚约500~600 mm。外墙少开窗甚至不开窗,开窗均为较小的窗户,且位于墙面较高的位置。建筑内墙由木板和石裙板嵌于木构架中,厚约100 mm,大面积门窗可保证室内采光通风,整体格局为内向式的院落形态。

此外,建筑外墙常设有射击孔,尤其是在入口大门两侧。有些射击孔直接与建筑室内相通,增强了院落建筑自身的防御性能。这些特点使得每个院落单体成为最小一级的防御单位,作为军民抵御外来入侵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屯堡聚落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5 碉楼

据地方志的记载和当地人的叙述,现在屯堡中常见的碉楼出现的时间一般不早于清朝中期。屯堡碉楼大量出现于“咸同之乱”之时,民国之后碉楼的建设则更为兴盛。为应对周边复杂的形势,尤其是咸同年间多年战乱袭扰,各村落开始举全村之力兴建一些供瞭望用的碉楼,或由村中住户自己兴建碉楼,以保自身安全。

屯堡碉楼常与院落组合而建,是对院落防御单体的强化,同时,碉楼也是屯堡防御体系中极为重要且独特的要素。碉楼与院落内建筑的布局关系有合有分,多数碉楼与院落中的厢房或倒坐相连,部分碉楼直接与正房相连,均由屋内直接进入碉楼内部空间,便于战时退居碉楼进行防守。也有少数碉楼位于院中,入口与建筑相离,由内院进入碉楼内部。大多碉楼层数可达3~4层,总高度普遍高于院落中的其他建筑,成为村落中的制高点,承担村落内哨所的功能。碉楼外墙亦由石材垒筑,墙厚可达到800 mm以上,成为坚固的堡垒。外墙上每层均设有多个射击孔,有十字形、I字型、T字型多种样式。为保证基本的通风采光功能,满足战时观察外界敌情的目的,碉楼各层外墙基本均有开窗,开窗形式为外窄内宽的梯形,该形式既能保证外墙上最小的窗口面积,以缩小暴露于敌人可攻击范围内的非石墙区域,又能满足更大的采光需要,使室内人员拥有更大的视线可监视范围。

图4 本寨村的三座碉楼院落Fig.4 three watchtowers in Benzhai Village

碉楼作为各村落中承担重要防御功能的大型单体要素,其在村落中的布局也十分考究,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村落中的碉楼分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大多数村中有且仅有1座碉楼,并且这些碉楼往往位于村落较为中心的位置,或者居于村中地形最高处,它承担了整个村落的放哨功能,居于中心或高处能有更好的视线条件,利于监视全村与村外的动态。如鲍屯、山旗堡、高官堡、石板房、猴场等;二、村落中分布3座左右碉楼,其布局呈某种态势,扼守住村内的重要位置,相互呼应,组合形成整个村落的哨所防御系统。如秀水村,村内分布三座碉楼,分别位于聚落中轴最高处和山脚下左右两个端点处,三者分别扼守一处要害,形成三角形态势,共同组成村落中的碉楼防御系统;三、同一村落内分布大量碉楼,有经济实力的村户均在自家院落营建碉楼,最终形成“一村数碉”的模式,其典型代表即为本寨。本寨村内尚有7座完整的碉楼,由迁移至此的富户望族自行营建而成。7座碉楼近乎均匀地分布于村寨中,各自承担片区内的放哨防御功能(图4)。大量碉楼保证了自家的安全防御性能,在外敌入侵之时,可保证村民完全退守至碉楼之中进行防御,组成了完整而坚固的碉楼防御体系,成为本寨最具特色的防御形式(图5)。

3.6 坉

“坉”是结合天然山形水势人为构筑的防御工事,作用类似于堡垒,是战乱时人们最后的避难所。小到几百平方米的山洞或山顶坉垒,大到退守山间的整个村落,都可被称为“坉”。“坉”与“屯”所指并非一物,此处的“村坉”与屯堡中的“屯”所指的也非同一种村落,范增如先生曾对“坉”和“屯”的区别加以强调。“屯”是“屯戍”和“屯田”,“坉”是后期的“避乱之所”,因此“坉”多位于山中或在偏僻和险要的地势之处,选址和营建均突出“躲藏”的特点[16]。

屯堡地区的“坉”大量出现于明末清初之后,旧《镇宁县志·堡垒》中记录了一百三十余个山坉,几乎都建于咸同年间。当时黔中地区遭受多年战乱袭扰,加上清政府推行的“坚壁清野”政策等多重历史因素,促使士民开辟更加安全的避难退居之处,因此各村均在附近结合自身山水地势的特点营建各类“坉”,以求自保。

安顺地区多为喀斯特地貌,整个地区遍布不超过150 m的小山峰,且山中常分布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溶洞[17],这种特殊的地质地貌为屯堡村落“坉”的营建提供了天然的优势。根据营建位置和所利用的自然地势特点,“坉”主要分为“洞坉”“山坉”和“水坉”三种类型。

“洞坉”是利用天然山体洞穴,经过人工掩蔽而形成的室内避难所。因所用溶洞原本的不同特征,“洞坉”的大小不一。较大的“洞坉”可容纳数百人同时避难,更有作为长期居所的洞穴。但“洞坉”一旦被敌人发现,极易受到火攻和毒攻,若不能及时逃离,避难所将成为丧生之处。如秀水村,原名水洞村,因村落后山上有一自然山洞而得名,该山洞即为村落的避难所(图6)。

“山坉”多建于山顶,山体陡峭,易守难攻,提高了“山坉”作为堡垒的防御性能。“山坉”的营建通常是在山峰最高处开辟出小面积平地,四周以石砌筑一圈高墙,隔离外部攻击,并在墙上设置射击孔,作为战时的掩体。“山坉”的特点是居于高处,敌人不易到达,但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水源,容易在退守久战的过程中缺水缺粮。“山坉”在屯堡各聚落中十分常见,如鲍屯、吉昌屯、山京哨等。山京哨在村落西南侧的山顶上有一“山坉”,如今可寻得墙体遗迹。吉昌屯的“山坉”也叫屯军山,规模较大,形制也较为完整,我们认为它仍然有较大可能是在清中后期咸同之乱之后经过大规模的兴建形成的(图7-8)。

“水坉”是较为少见的一种形式,因为它对河道水流的走势有较为特殊的要求。“水坉”常见于三面环水或四面环水的陆地上,四面环水者相当于被水隔离的岛屿,四面水系成为“水坉”的天然屏障。三面环水者只需在与陆地相接一侧垒筑石墙或开凿河渠,则可与河流组成完整的四面围合的防御体系。当前发现的例子有周官屯,其村落前方恰临河流转弯处,天然形成一片三面被水围合的平地,村民在另一侧人工开凿一道河渠,形成四面临水的岛屿,成为周官屯独特的“水坉”防御(图9)。

4 防御性占据重要地位的屯堡聚落整体空间格局

图5 5个屯堡聚落的碉楼分布(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别为山旗堡、高官堡、鲍屯、秀水、本寨)Fig.5 distribution of watchtowers in 5 Tunpu Settlements

图6 秀水村的“洞坉”遗迹Fig.6 Dongtun (refuge in cave) Relics of Xiushui Village

安顺屯堡的防御性布局体现为在大区域尺度下形成与周边土司犬牙交错、各卫所屯堡之间守望相助的空间格局,以及每个聚落结合周边地形地貌,由各个防御要素组合形成聚落尺度的空间格局。依据选址不同和营建时间不同,可将屯堡聚落的防御体系空间格局分为四种类型:一、原生屯堡,类军营型;二、依山傍水,据险而居型;三、各自营建,“单院成堡”型;四、退居山谷,独自成“坉”型。

4.1 区域层面,选址和周边山水的关系

大区域尺度下,屯堡聚落沿滇黔大通道向两边扩展,占据最主要的道路沿线区域,扼守连接苗疆的交通要塞。并且,屯堡在向更大范围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周边土司犬牙交错的态势,从而更好地遏制了外围蛮夷的入侵,从大区域的地势选址,抵御外敌,完成“戍屯”的使命。各卫所之间也相互交叉,犬牙交错,相互遏制也互相照应。

图7 吉昌屯“山坉”屯军山Fig.7 Shantun (refuge on top of mountain) Relics of Jichangtun Village

图8 山京哨“山坉”和“洞坉”Fig.8 Shantun and Dongtun Relics of Shanjingshao Village

以一卫所涵盖的区域尺度视之,屯堡往往沿道路布置,串联成网,相互呼应,守望相助。驿路两侧每隔15 km设置一铺,2~3铺之间设置一哨,哨位于地势较高视野较好之处,及时为周边区域提供情报。以若干屯堡聚落积聚的流域尺度视之,如槎头河流域,沿河谷每隔一到两公里布置一个屯堡聚落,各聚落背靠山体,面向河谷,前方有大片田地,既能守望相助又有自己的屯戍空间,同时又共同扼守南边土司到平坝地区的通道。

4.2 聚落层面

基于聚落营建时间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以及聚落选址的差异,山、水、城、墙、筑、碉、坉等单体防御要素在众多屯堡中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点的聚落防御系统的整体空间格局。

4.2.1 就地驻守,类军营型

原生屯堡⑦最初用于屯兵驻扎,因此形制大多由军营演变而来,形成类军营式的空间格局。军营多为主次分明的格局,在主轴线上布置演兵场、指挥站,以连接多个次级单位。房屋行列式排布,外围有整齐的围墙。大部分原生屯堡的村落空间布局与军营十分类似,以主街为轴线向外辐射,由多条次级街道组织而成的组团空间串联于主街轴线,具有凝聚性和明确的层级关系。主街与村落外部由寨门相连,次街与主街由巷门相连,由次街至各个院落又有院门分隔。各层级形成独立的防御体系,层层防御,构成完整的村寨防御系统。

这些原生屯堡的选址类型多为靠山面水型。这种布局是屯堡村落常见的山水格局模式,也是防御性较强的一种模式。村落后方以山体作为防御屏障,村落两侧与前方设置寨墙,与山体相连,正面设置寨门作为村落主要出入口,寨门前方水系流过,补给村落生活和灌溉用水,形成村落外围的保护线。

鲍屯是典型的类军营式空间格局。据当地人叙述,鲍屯始建于洪武二年,是明朝最早期的屯堡之一,从其村落空间的布局可明显看出军营的痕迹。早期鲍屯被作为屯军的营房,中轴前部为演兵的教场,后方为指挥营房,左右两侧分列规整的军营。后期随着屯军家属的入住,寨内居住人员由军士变为军户,中轴的指挥营房也逐渐变为寺庙祠堂等公共空间,教场不再承担演兵的功能,整体格局在原先规整的军营布局的基础上稍有变化,形成典型的类军营式村寨空间格局模式。寨门、主街、教场(瓮城)、寺庙南北一线形成控制整个村落布局的中轴线,由中轴向两侧发散,左右各有4条巷道,组成8个次级防御组团。这种布局延续了军营明确清晰的层层防御组织体系,保持着较强的防御性能(图10)。

吉昌屯也是早期由军营演变而来的屯堡聚落,聚落呈类军营式的空间格局。吉昌屯的形制为百户所,早先宽14 m的主街是演兵的教场,主街两侧分别串联多条次级巷道,每条巷道为一小旗,排布多间居所。吉昌屯也是明显的中轴布局,寨门、主街、祠庙等重要的公共建筑和空间组成中轴线。村落整体格局形成主轴清晰、层级明确的结构,多个防御组团由中心轴线统领,共同组成吉昌屯的整体空间格局(图11)。

4.2.2 依山傍水,据险而居型

明末清初,为躲避战乱,大量屯堡⑧离开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村落营建开始向山上发展,形成大量“依山傍水,据险而居型”村落格局。此类村寨往往背靠一山或斜靠在两山之间,借用自然山体作为村落背后的防御屏障,前方水系流过,建筑沿多条巷道由山脚逐渐向山上展开。这种山水格局模式有较强的防御性,对选址的要求较高,需选择合适的山体作为营建村落的依托,且需有河流水系经过山谷前方,与左右两山形成三面围合。营建村寨时则在水系一侧形成较为封闭的高墙作为村寨外墙,于后方两山夹谷处设置寨墙,沿地势嵌入山中,即可形成全面闭合的村寨外围防御体系。

秀水村是“依山傍水,据险而居型”空间格局的典型村落。秀水村原名水洞村,由原生屯堡军民后代迁居形成。村寨据山扼河,背靠在两山之间,以左右两座山峰作为背后的屏障。村寨依山而建,院落建筑沿山脚至山上布置,建筑适应地形层叠而起,每栋建筑背靠山势,前临陡崖,在院落中可以清晰地看见前方的山谷田坝。村寨前方毗邻河流,历史上仅余一桥与外界交通,提高了外部进入村寨的难度,两山一水三面围合,村落建筑背山面水,形成了完整封闭的村寨防御系统。此外,村后山上有“洞坉”作为村落避难之所(图12)。

图10 鲍屯空间结构图Fig.10 spatial structure diagram of Baotun Village

图11 吉昌屯空间结构图Fig.11 spatial structure diagram of Jichangtun Village

图12 秀水空间结构图Fig.12 spatial structure diagram of Xiushui Village

4.2.3 各自营建,“多院成堡”型

清朝“撤卫并州”后,屯堡不再具有军队属性,成为普通屯堡民众聚居的村落,尤其是由各地屯堡后代迁居形成的衍生屯堡聚落,更加注重以个体为单位的防御要素的营建。此时新建的聚落大量采用“单院成堡”的模式,家族各自营建院落,兴建建筑时加强单体建筑的防御性,经济实力较强的家族开始在自家院落中建设碉楼。

本寨建设于清朝中后期,是由周边地区的各姓屯堡富户搬迁移居而来。村寨布局没有原生屯堡明确清晰的主次巷道体系,而是由家族各自营建自己的院落形成迷宫式的巷道布局。村寨内分布有众多碉楼。据研究,本寨碉楼原有11座[16],现存仍有7座,较为均匀地分布在村落中,这种一个村寨内出现大量碉楼的情况在屯堡聚落中较为罕见。可见本寨是典型的“多院成堡”的空间布局模式(图13)。

4.2.4 避难山顶、由坉成村型

前文已叙述了防御要素“坉”的特征,此处阐述的聚落类型是村寨整体作为避难所成为“村坉”的形式。这类聚落亦产生于清朝中后期,是屯堡士民避战躲藏的被迫之选。这种类型极为少见,整个村寨结合自然山体建设于深山沟壑中,建筑布局沿山谷排列,四周临山。村落营建时只需在山谷前后两侧设置一小段寨墙嵌入山中,即可与周围山体结合形成天然的村寨外围防御系统。

图13 本寨空间结构图Fig.13 spatial structure diagram of Benzhai Village

图14 云山坉空间结构图Fig.14 spatial structure diagram of Yunshantun Village

云山坉是现代保存最完好的“村坉”类型的聚落。据《安顺府志》记载,“咸丰末,石达开部经安顺,四乡多残破,炳奎与族人避之云就山寺以免。及苗民肆扰……乃聚邻近八寨之父老昆弟而晓之日:‘惟有就云就山之形势,赶筑墙垣,深沟高垒以相抗,庶可保身家于万一。’⑨”咸丰末年,金炯奎与族人为躲避“苗民肆扰”,迁至云鹫山中,雉堞建城自保,后又迁来众多乡民和逃难者,总共数千家退居于此。

鉴于云山坉是作为避难所“坉”所建的特点,它的村落空间格局极具特色,与其他屯堡村落有很大差异。首先,村落选址位于三座山峰所夹的山谷之处,山谷围绕云鹫山呈C型,村落沿山谷展开,整体自然空间格局成为独特的“山坉”模式。构筑村落时扼守住前后山谷,在前方设置高大厚实的主寨门,并向两边山体延伸出寨墙,村后相隔120 m设置了两道寨墙,与两侧山体密林组合形成坚固完整的村落四周防御系统。村寨内建筑沿C型狭长的主街布置,主要公共空间和商铺沿主街展开,部分建筑向两侧山上发展,形成山谷中独具特色的独自成“坉”的整体空间格局(图14)。

5 结 论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仍留存于黔中地区的屯堡聚落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其防御体系的构建很有特色。

首先,安顺屯堡防御体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层层防御,具体体现在大区域范围与周边土司犬牙交错的布局态势、各卫所之间相互渗透的分布结构、密集分布于每条驿道的屯堡守望相助又相互遏制的分布方式、每个村落选址时对周边山水格局的考量、村落内部寨墙寨门到巷道巷门的防守,以及各家各院组成的防御单体等方面。最终形成大区域扼守外界、聚落之间互助互遏,聚落外围由自然山水形成防御系统。聚落内部多个防御单体和防御性聚落布局结构形成内部防御系统,由大到小,层层防御。

其次,山水、寨墙寨门、巷道、院落、碉楼、坉等各具特色的防御要素共同组成了屯堡防御系统。其中各个人工要素的营建都结合了屯堡地区的地貌特点,形成结合山地的特色防御系统。山水于外围形成天然屏障;寨墙结合山势营建,嵌入山中;巷道大多层级明确,层层设防,支巷弯折如迷宫,创造了最有利的巷战条件;院落厚墙垒筑,独自为堡;碉和坉更是山地防御的独特要素,碉楼结合村落布局和地形形成凭高远眺和退守防御的哨堡,坉利用自然山水条件提供战时退守的最后一道保护。上述各个要素在防御体系中承担不同的防御功能,各个要素组合搭配形成不同类型的聚落防御系统的整体空间格局。

第三,原生屯堡是由军事据点转变为屯田据点,村落原型也是由军营演变而来,本身就具有防御性。其防御性可直接体现在村庄形制上,是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层层防卫的聚落布局形制。另外,聚落分布具有军队建制的序列,卫所屯堡层级拱卫与类军营式层层防卫的聚落形制共同构成原生屯堡的防御体系。

第四,屯堡的发展不是一时而成的,而是经历了明初到清末甚至民国时期数百年的历史进程才发展成为完整的屯堡聚落。因此,除原生屯堡以外,还有多种其他类型的屯堡聚落,而屯堡聚落的防御性也与特定的历史阶段紧密相关。明初,屯堡聚落由军事移民而来,以官方势力入驻贵州一带,处于强势地位,防御以屯兵和平定叛乱为主。明末清初“改卫并州”,屯堡官方地位消失,防御目标以平叛转为自保,防御方式由攻转守,原生屯堡不得不在逐渐的扩建中加强自身的防御性能。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各类“民建”所衍生的屯堡。清中后期,在常年的战乱中屯堡的防御性能更是不断强化,出现了大量“碉楼”“坉”等防御要素。

注释:

① 《明太祖实录》,卷141。

② 《明太祖实录》,卷143。

③ 《明英宗实录》,卷225。

④ 嘉靖《贵州通志》,卷3。

⑤ 《大明会典》,卷149《驿传五》。

⑥ 《明太祖实录》,卷190。

⑦ 明初“调北征南”设置的以军事屯戍为功能的屯堡聚落。这些聚落由官(军)方有组织、成建制地营建,在功能上是半军半农的屯戍驻地,在组织上直接从属于普定、安庄、平坝、威清等卫,一般认为此为最初的屯堡聚落的来源,可称为“狭义的屯堡”,本文称之为“原生屯堡”。

⑧ 明中期之后,因各种原因又自发形成了若干具备屯堡文化特质的聚落,它们尽管不具备“军事屯堡”的身份,但却与原生屯堡血脉相连、文化相通,并最终在六百余年的发展演变时间内逐渐成为一个发育出了完善的社会文化网络的完整文化区域。为研究方便,本文将其称为“衍生屯堡”。

⑨ 出自《续修安顺府志·金炯奎传》。

猜你喜欢

屯堡碉楼村寨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无蚊村寨丁屋岭
GHOSTS OF GUANLAN
震不倒的羌族碉楼
安顺屯堡地戏
屯堡人的春节
村寨——海坪彝寨
屯堡遗风
屯堡民居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