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护生职业安全认知现状与课程满意度研究

2018-10-09侯晨辉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护生正确率

柳 璐,谭 婳,侯晨辉,任 美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

面对日趋严重的职业暴露、医患矛盾、社会压力等护理职业风险,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护理人员需要面对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社会心理性等一系列复杂的职业风险。护理人员只有正确认识职业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安全意识,掌握系统的职业安全法律法规、防护知识和应对策略,才能适应护理临床的实践需要。本研究对高职院校护生职业安全的认知现状、课程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护理职业安全的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考核方法改革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郑州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016级在校生中抽取206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0人,女生166人,年龄18~21(18.73±0.785)岁。

(二)调查工具

护生职业风险认知调查主要借鉴邓璐璐等开发的《护生风险认知调查问卷》,经多位临床和教学一线专家讨论对问卷进行二次开发。问卷包括30个题项,采用三级评分,分别对应0、0.5、1三个分值。统计职业风险认知总分和相关法律、规章制度、风险管理、防护知识等四个方面的分项得分。

护理职业安全课程评价为自行设计量表,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课程满意度评价和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共包括20个题项,设置“很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很不同意”5个选项,分别对应0、1、2、3、4分值。

(三)调查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护理职业风险认知和护理职业安全课程评价的描述统计分析,通过强迫回归法验证课程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二、结果

(一)护理职业风险认知评估

职业风险认知评估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得分均值为15.7±4.755,将得分均值除以满分标准得到护生的认知正确率,护生总体认知正确率为52%。其中:相关法律得分均值为3.23±0.928,认知正确率为54%;规章制度得分均值为2.49±1.501,认知正确率为41%;风险管理得分均值为6.5±2.103,认知正确率为54%;防护知识得分均值为3.49±1.235,认知正确率为58%。

(二)护理职业安全课程评价

课程总体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24.3%的护生选择“很同意”,48.5%的护生选择“同意”,25.2%的护生选择“中立”,分别有1%的护生选择“不同意”和“很不同意”。护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评价情况见表1,每道问项选择的情况见表2。

表1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评价情况

表2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评价选择情况 单位:%

(三)护理职业安全课程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选择安全氛围、课程认同和自我效能作为自变量进行课程满意度回归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安全氛围对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课程认同和自我效能对满意度的影响显著,共线性诊断所有变量的特征值均大于0.1,条件索引小于30,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护理职业安全课程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见表3。

表3 护理职业安全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

注:R2=0.417,F=17.529

三、讨论

(一)完善护理职业安全课程设计,培养护生职业安全意识

本研究调查显示:护生职业风险认知正确率仅为52%,表明护生缺少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安全培训;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等记忆性内容得分偏低,表明护生缺少职业安全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较差;防护知识认知正确率最高,表明护生更倾向于学习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职业安全知识。上述结果反映了护理职业安全教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少专门的护理职业安全课程。护理职业安全要求护生掌握法律法规、实践操作和心理调节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然而,本研究调查的高职院校尚未开设专门的护理职业安全课程,只是在基础护理学等相关课程中引入了部分职业安全内容,缺少系统的护理职业安全培训。二是重知识灌输,轻意识培养。护理职业安全意识对护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规范护理操作、正确应对职业风险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调查的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注重传授操作技能,忽视了对护生职业安全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因此,本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认识护理职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应开设专门的护理职业安全课程,为学生传授科学、系统的护理职业安全知识。另外,应当加强护生护理职业安全意识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应用护理职业安全知识和技能。

(二)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课程总体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有24.3%的护生选择“很同意”和48.5%的护生选择“同意”,这表明护生对目前开设的护理职业安全课程基本满意。在教学内容方面,护生的认同度最低(65.5%),表明被调查院校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更多改革。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16.5%的护生选择“不同意”,表明护生在理解现有教学内容方面存在困难。对于课程结构和进度安排,5.8%的护生选择“不同意”、31.1%选择“中立”,表明护生对目前的课程安排存在质疑。对于学习目标,4.9%的护生选择“非常不同意”,表明部分护生缺少对职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方法方面,对于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提供的学习材料,护生选择“同意”的比例均高于40%,表明护生基本认同现有的教学模式。在考核方式方面,41.7%的护生选择“中立”,表明护生对现有考核方式存在保留意见。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护理职业安全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用临床案例丰富护理职业安全课程内容,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通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培训提高护生应对职业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培养护生的自我效能和课程认同感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和课程认同是影响护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身从事特定行为达到预期结果的感觉和信念,更高的自我效能会激发护生对职业安全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职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他们掌握职业安全知识与技能。课程认同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支持开设护理职业安全相关课程、更强烈的课程学习动机、更积极的课程互动意愿、更正面的学习内容评价。建立良好的职业安全氛围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应对能力。安全氛围的统计结果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本次调查的护生缺少实际的临床经验,仅通过课堂教学很难培养他们对安全氛围重要性的认识。应帮助护生明确职业安全的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安全意识,引导护生更多参与课程互动,从而提高护生的课程认同;应增强护生自觉使用职业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意识,提高他们应对护理职业风险的自我效能;应提高护生对安全氛围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临床实践培养他们营造正面氛围的能力和自觉性。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护生正确率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生意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生意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