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党报报头来历及变迁
2018-10-08朱建华
朱建华
(作者系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光谷编辑部主编)
报头,是一报之首,代表一张报纸的品位和风范,历来受报人和读者青睐。鉴于报头的重要地位,各大媒体或请伟人领袖、高官政要、名人大家题写报头,或选择他们的手笔墨宝制作报头。湖北党报报头是荆楚报业文化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其中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报头是集纳的鲁迅字体而成,这是省级党报中为数不多的非“毛体”,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报头由毛泽东亲笔题写,这是湖北党报中唯一由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报头。“毛体”即以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书法体系,其奔放、纵横驰骋、笔墨潇洒淋漓的书法形式,成为中国书法之林中独特风景。湖北17家党报中,有多家地市党报用的就是“毛体”。
一、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报头
《湖北日报》是中共湖北省委的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7月1日,报头“湖北日报”四个字是从鲁迅先生的笔记里摘抄下来的。
在筹办《湖北日报》过程中,用谁写的字作为报头是个重要问题。据老报人冉中同志回忆说,当时对用鲁迅的手迹选拼报头的提议,大家听了都拍手赞成。不久,从鲁迅手迹的影印件中挑出认为比较满意的“湖”、“北”、“日””、“报”四个单字,确定作为《湖北日报》报头。
历史上《湖北日报》换过报头。1949年8月5日《湖北日报》改出《湖北农民》报时,报头字是当时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袁振的手迹。9月1日《湖北农民》的报头是袁振另行书写的。1950年6月1日《湖北农民》报恢复为《湖北日报》时,报头字是请朱德题的字。两个月后,8月1日的《湖北日报》报头字,则是用毛泽东同志的手书选拼的。
后来的《湖北日报》又换过几次报头。1952年10月1日,又改用鲁迅手迹,是另行从鲁迅手迹中选拼的。1967年1月15日开始,报头字是从毛泽东的手书选拼的。但此次的报头,与1950年8月1日使用的毛泽东手迹的字迹不一样。1977年11月24日,报头字采用了华国锋的题字。1981年1月2日,报头字又重新启用1952年10月1日改用的鲁迅手迹选拼。
1984年《湖北日报》创刊35周年前夕,报社新闻研究室的同志听说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注:1993年11月,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2000年5月,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工业大学及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武汉理工大学)的文尚光,1949年《湖北日报》创刊时在报社工作,以他曾经编过的《湖北日报》为背景,拍摄过一张半身照,照片上报头的字非常清晰,是《湖北日报》创刊时用鲁迅手书选拼而成的报头。报社领导相当重视,当即决定在6月30日,即《湖北日报》创刊35周年的前一天,恢复使用1949年7月1日《湖北日报》创刊时所用的报头,具体是将原来的从右至左改成了从左至右。这个报头一直沿用到现在。
鲁迅先生的书法功力极深,深受人们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绝大多数中央和省市大报采用“毛体”作报头的情势下,《湖北日报》为什么没用“毛体”作报头呢?老报人冉中对此作了这样的解释:毛主席多次来湖北视察,湖北省委与湖北日报社领导曾不止一次地请他老人家为《湖北日报》书写报头,但毛主席均以尊重鲁迅先生手迹为由予以拒绝。
二、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报头
《长江日报》早年为中共中央中南局机关报,现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5月23日,报头由毛泽东亲笔题写。《长江日报》是湖北唯一由毛泽东亲笔题写报头的媒体。1949 年 5 月 16 日武汉解放,5月23日《长江日报》创刊,《长江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湖北解放后创办的第一份党委机关报。
据后来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陈楚回忆:刚到天津,我和廖井丹商量,到武汉办报叫什么名字。最先想叫《中南日报》或者《华中日报》,后来考虑不用地名叫报名。过去的报名也不都是用的地名,如山东的《大众日报》、延安的《解放日报》、重庆的《新华日报》。因为武汉在长江中游,以前又有由周总理、董老领导的长江局,有革命历史传统,干脆就叫《长江日报》吧。不久我们到了北平,住在新华社。5月上旬,廖井丹在北平持林彪亲笔介绍信到西山,即香山双清别墅,请毛主席题写报名。
廖井丹是长江日报社首任社长,后来曾任中宣部副部长。他回忆:“我去时是上午,毛主席在休息,信交乔木同志,我们等着。晚间报头写好,我即持返城内,未亲见毛主席。”后来,廖井丹拿了毛主席题写的报头,交叶兆琪、艾虔去天津新华书店印刷厂制成锌版。在天津成立的武汉市军管会南下时,报头原件和锌版由叶兆琪带到汉口。
1984 年 5 月曾出席《长江日报》创刊35 周年纪念会的艾虔,回忆了报头的制版过程:“当时武汉市军管会已在天津成立,我在军管会秘书处工作。报头一共写了三张,我都看到了,其中一张上面还写了‘此张较好’几个字。报头是我与叶兆琪(南下后任长江日报社秘书长)送到天津新华书店印刷厂拍照制版的。”
2009年《长江日报》创刊60周年时披露了一段往事。1953年2月18日,《长江日报》在1版头条和2版头条刊发批评、处理罗瑞在任武汉市硚口区公安局局长期间,敲诈勒索,违法乱纪的报道,这赢得毛主席称赞。这篇批评报道,毛主席阅后称赞:“《长江日报》不错嘛,批评得好啊!”那时正是毛主席解放后第一次来武汉。
武汉解放之初,中共武汉市委没有机关报,由《长江日报》兼武汉市委机关报。1952年1月1日,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创刊。1953年1月1日,中南局《长江日报》停刊,《新武汉报》更名《长江日报》。1961年5月1日,《长江日报》停刊,机关报性质的《武汉晚报》创刊。1967年1月21日,《武汉晚报》停刊(后在1984年9月复刊),《长江日报》以武汉市委机关报复刊并出版至今。
“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报名”的信息,自2010日1月1日起才与“影响有影响的人”的办报口号与报名题字及创刊信息一同出现在报头上。这进一步增强了这份城市大报的历史厚重感。不论是早年作为中共中央中南局机关报,还是后来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报头字体始终没有变过。有研究书法的专家评说,毛主席题写的《长江日报》报头,书写磅礴大气,恣肆汪洋,有着即将君临天下,率众开创新中国的豪气,是书法中难得的精品。
三、地市党报报头中的“毛体”
湖北的地市党报中,宜昌、黄石、荆州、荆门、鄂州、孝感、咸宁、恩施、仙桃、天门10家报头用的是“毛体”,但各家情况也不完全相同,《三峡日报》的“毛体”看起来更飘逸一些,《荆州日报》的报头是在《广州日报》报头的基础上另找了一个“毛体”的荆字拼成,《咸宁日报》报头上的“咸”字系后人仿写的“毛体”。
《三峡日报》(原《宜昌日报》)是中共宜昌市委机关报,始建于1949年8月9日。2006年1月1日起由《宜昌日报》更名为《三峡日报》。背景为当时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宜昌已成为海内外瞩目的城市。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将宜昌建设成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提出将《宜昌日报》更名为《三峡日报》。清代书法名家杨守敬的玄孙杨小强的书法作品,早年在《宜昌日报》报头征选被选中。《宜昌日报》正式更名前,公开有奖征集《三峡日报》报头。据《三峡日报》的同仁介绍,现在的报头是“毛体”,不过做了“瘦身”处理,看起来更加飘逸。
《黄石日报》是中共黄石市委机关报,1952年8月15日创刊,前身为《工人报》,1956年12月1日更名为《黄石日报》。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黄石日报》给予了无限关爱,已故国家主席、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的李先念亲笔题写了最早的报头——《工人报》。196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欣然题下《黄石日报》四个遒劲的大字。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黄石,在百忙之中也为《黄石日报》题写了报名。现在的《黄石日报》报头用的“毛体”。
《荆州日报》是中共荆州市委机关报,历史可追溯到1959年。《荆州日报》现在报头是在《广州日报》报头的基础上,另找了一个“毛体”的荆字拼成,而《广州日报》报头是由毛泽东亲笔题写的。
《荆门日报》是中共荆门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6年5月,前身为《荆门报》。1984年复刊。1993年10月1日,《荆门报》正式更名为《荆门日报》。《荆门日报》现在报头用的是“毛体”。
《鄂州日报》是中共鄂州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84年10月1日,前身为《鄂州报》。1995年改称《鄂州日报》。《鄂州日报》现在的报头用的是“毛体”。
《孝感日报》是中共孝感市委机关报,于1958年10月1日创刊,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孝感通讯》。1970年5月1日《孝感报》再次复刊,1990年改为《孝感日报》。报社先后采用董必武、郭沫若、沈鹏(著名书法家)、汤文选(孝感人,中国画领域重要的代表性画家)题写的报头。《孝感日报》现在用的报头是“毛体”。
《咸宁日报》是中共咸宁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66年7月1日,前身为《咸宁报》。创刊之初,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亲笔题写了《咸宁报》的报头。此后,胡耀邦在1985年、赵辛初(曾任湖北省委书记、粮食部部长)在1988年分别为《咸宁报》题写过报头。《咸宁日报》现在的报头用的是“毛体”,“咸”字系后人仿写,其余则是集纳毛泽东的手迹而成。
《恩施日报》是中共恩施自治州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1日,前身是《恩施新闻》。1984年4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鄂西时为《鄂西报》题写报头。1996年11月12日,《鄂西报》更名为《恩施日报》。《恩施日报》现在的报头用的是“毛体”。
仙桃日报社成立于1987年2月,《仙桃日报》创刊号问世即正式出报于1987年10月20日。《仙桃日报》创刊之初为《仙桃市报》,报头为书法家吴丈蜀所题。1995年后,报头为朱穆之(曾任新华社社长、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题写。1997年,《仙桃市报》升格为《仙桃日报》,报社公开征集报头信息,市委会同报社从1000多件应征作品中遴选50余副优秀作品,最后确定毛泽东的字体为《仙桃日报》报头。
《天门日报》是中共天门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前身是《天门报》,1988年7月1日复刊,1996年1月1日改为《天门日报》。《天门日报》现在的报头用的是“毛体”,系复刊时根据毛泽东书法的字体拼整而成。
四、其他地市党报报头来历及变迁
襄阳、十堰、黄冈、随州、潜江5个地市的党报报头,现在用的是非“毛体”。其中《襄阳日报》用的是书法家米芾的字,《黄冈日报》《潜江日报》用的是鲁迅的字,《随州日报》报头由董必武题写,《十堰日报》报头的字则是公开征集而来的。
《襄阳日报》(原《襄樊日报》)是中共襄阳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9月10日。襄樊更名为襄阳后,原《襄樊日报》于2010年12月9日改名为《襄阳日报》。《襄阳日报》报头集自宋朝书法家米芾的墨迹。选用米芾的字做为报头,源于米芾与襄阳的渊源。米芾,字元章,祖籍山西太原,后迁湖北襄阳。米芾,是中国美术史上开宗立派的人物,其对后世书法、绘画的影响举足轻重。襄阳米芾纪念馆原名 “米家庵”,是为纪念米芾而建的祠宇。《襄阳日报》曾刊文“没有米芾就没有襄阳的中国书法名城的称号”。
《十堰日报》是中共十堰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0年7月1日,前身为《郧阳报》。1996年年底,《十堰日报》筹划改成对开大报,并向全国征集报头。时任十堰市竹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争鸣题写的新报头入选。2010年,在《十堰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余争鸣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历来党报的报头都是国家领导人、著名学者或者大书法家题写的,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书写的字,竟然会被作为地市级党报的报头,我真不敢相信!”
《黄冈日报》是中共黄冈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8年7月7日。1993年1月1日由4开双日刊改为4开日报,1996年1月1日扩为对开日报;2006年10月16日出版全彩报纸。《黄冈日报》现在的报头是集纳鲁迅的字体而成。
《随州日报》是中共随州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85年1月1日,2000年7月24日由县市报升格为地市报,2001年1月1日由4开4版扩为对开4版大报。《随州日报》报头由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写。1960年,董老视察随县,当时题写了《随县报》、《随县日报》。后来随县改为随州市后,从董老手迹挑选州字,组成现在的《随州日报》。董必武是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潜江日报》是中共潜江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6年8月,1993年复刊,前身是《潜江报》。《潜江日报》现在的报头是集纳鲁迅的字体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