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与问题浅析
2018-10-08王娜娜
王娜娜
(作者系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虽然电视民生新闻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由于他的“民生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特点,深为各地百姓的喜爱。在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及时改正和调整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发展民生新闻。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产生
自1978年1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新闻资讯类节目《新闻联播》。由于强大的政治背景与政策的支持,中共中央明确规定,自1982年9月1日开始,重大新闻的首发平台必须是《新闻联播》,奠定了《新闻联播》作为新闻发布的重要地位。2003年7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正式开播,而各地方电视台想要在收视率市场分一块蛋糕,就必须立足于当地,与《新闻联播》的立足于世界的“大而要”有所区分,地方媒体的民生新闻的“小而近”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同时,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百姓阶层的人口占据社会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民生新闻是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宗旨的,这也符合绝大部分人的收视需求。
在民国时期,对“民生”一词做出解释的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立足国情将“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机、群众的生命”。而第一次提出“民生新闻”口号的则是创办于2001年的深圳报业集团的《晶报》。1958年,北京电视台播出的《英雄的信阳人民》,采用的是纪实的手法。这个可以说是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最早形式——纪录片。从传播学,文化,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对民生新闻进行审视,电视民生新闻凸显了新闻的贴近性与时效性,同时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兼具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特点,能够使受众产生地域与文化上的方位感,为民众开拓公共发言的空间,并且推动社会民主进程的节目类型。
二、各地民生栏目的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省份电视台都拥有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其中笔者截取部分地区的民生新闻栏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民生新闻栏目的收视率普遍较好,有的是电视台的王牌栏目,或者说是收视冠军,比如湖北电视台的《经视直播》以平民化的视角报道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时政服务资讯,一直保持高收视率;天津电视台的《都市报道60分》,收视率居天津第一;还有重庆电视台的《天天630》收视率也持续在重庆地区排第一。
表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生新闻栏目
表二:各地民生栏目一览表
笔者查阅与总结各地的民生栏目的相关资料,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各地的民生新闻栏目在命名上,都比较注重突出民生新闻的特点,有的立足于本地特色,有的还会以地名或省会名为栏目名称的一部分。比如,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和江苏的《南京零距离》。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体现地域特色,还可以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电视新闻栏目,体现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第二,民生新闻栏目也比较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交流,采取各种办法深入了解受众。比较传统的方法是在电视上留下栏目的热线电话,希望观众可以提供爆料线索和改进建议,有的民生栏目选择走进社区与居民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赠送小礼物感谢居民对栏目的支持。第三,很多民生栏目也在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的品牌美誉度。比如,《南京零距离》和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民生新闻栏目发展论坛,探讨发展战略。武汉市江夏区电视台的《百姓视点》栏目也尝试走进社区,构建强大的媒体社区人际关系网,这样不仅可以宣传自己,同时也方便联系群众。
三、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各区县电视台在信息资源和经济技术等方面,一般落后于省级电视台,要想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求得生存,各地方媒体便需要积极争取收视率和受众,于是开始了对民生新闻的积极探索。比如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武汉广播电视台的《百姓连线》、哈尔滨电视台的《都市零距离》。民生新闻栏目一直希望以区别于其它栏目的风格来拓展民生新闻的新形式,同时还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媒体融合,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广度,发展新闻线人,如划地区或社区指定新闻联络员等。在民生新闻升温发展的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很多民生新闻栏目的报道内容和从业者的素质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在未来越走越远,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1、狭隘的地域性
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会选择采用方言播报或者“说播”的方式,这点其实无可厚非,勉强可以算是民生新闻在“三贴近”方面所做的创新。民生新闻注重接近性,语言的接近性和地域的接近性几乎成了民生新闻的标配,民生新闻更应该注重的是新闻的内容,这才是节目本身应该下的功夫。很多民生新闻的内容大多都是家长里短,或者说是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柴米油盐的事情,“贴近生活”但是并不代表是简单地记录百姓生活情景。
这种美名曰“本土化”实则是庸俗化的现象,在民生新闻中却屡见不鲜,如何提高民生新闻的内容呢?笔者认为,应该将民生新闻的报道注入本地的文化基因,这个基因指的是本地传承已久的文化的民风民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色,如何寻找到这种文化特色是本地民生新闻的重中之重,也是区别于其他电视台或者说是上一级的省级电视台的根本。很多三级地市民生新闻栏目将眼光仅仅放在百姓身上,作为“传达器”的媒体,想要更多地服务到百姓,应该将中央的一些关于民生大计的政策传达给百姓,用通俗的语言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受众见面。还要注意的是,媒体不能将发生在本地的、比较严肃一点的、有关于政治意义或者有议论性的社会性的新闻排除在本土化之外,而看成时政新闻。
2、媒体被赋“权力”
在民生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就是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这些困难包括帮助农民工讨薪、房产户口的解决、道路上的路灯白天长亮……不是说媒体不可以报道这些内容,而是很多媒体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记者能做的是客观地报道和监督而不是解决问题,或者说是越过有关部门帮老百姓解决问题。很多老百姓在不知道求助于哪种政府部门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求助于媒体。有些事情通过媒体的报道有可能会得到较快地解决,有些部门也是因为有了媒体的报道,才重视起百姓所反映的问题。那么这样就会给人们一种这样的印象,找媒体解决问题,比找相应的政府部门或者维护权益的单位解决问题,更加的方便快捷,也更有效率。所以媒体有时候在一些百姓的心中充当了“衙门”,这反映出有些媒体在百姓心中的定位是不明确的,或者说使人们误会了媒体所拥有的职能。
这对于媒体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在自己的职责以内,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比如曾经有一则民生新闻的报道,市民求助于记者说,自己身份证上面的名字有误,希望记者予以解决。于是记者就同市民一起去了派出所,但其实在这个事件中,记者的出现是鸡肋,明明市民到派出所开具相应的证明,就可以改正身份证上的名字,而在这则报道中,记者全程参与记录了如何帮助市民解决身份证上名字的问题。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客观的记录者,而不是事件的参与者。记者变成一个参与者,也恰恰说明了在报道的过程中,记者的身份发生了越位,同时也将报道的“权利”转换为事件解决的“权力”。
民生新闻的记者,尤其要把握好平衡的报道的心态,不要充当“包青天”,更不要将个人的情绪参与到事件的报道中使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受到质疑。虽然做到完全的客观公正,这点对于记者来说是非常难的,但是记者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新闻记者是客观的记录者,新闻媒体要把握好舆论监督尺度,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不能超越自身的新闻本位。
3、农民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失语
改革的浪潮波及全国上下,媒体部门也开始实行体制改革。处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媒体的收视率关乎到广告商是否愿意在节目中投放广告,而广告和收视率又决定了栏目的生存。愈来愈激烈的媒体竞争导致了媒介资源越来越集中于资源发达的城市中部,这种“马太效应”使农村与城市在信息资源方面分布得越来越不平衡。虽然有关于报道农民的新闻,但是往往都集中在“农民工”这个群体,甚至给人们带来的一种印象就是“农民工”才是农民群体中最需要关注与帮助的,是农民群体的代表。而忽略了处在城市边缘地区的真正的以农牧业为生的农民,他们的利益和获取信息的权益被冷落了。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占五成左右的人口比例,但是有关于农民的报道与城市居民的报道比例却极度不平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居住在农村的农民的生存环境是比较封闭的,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与交换对他们来说,并不会太影响他们的生存状态,所以对外界的信息需求也就没有向城市居民那样强烈。其次,农村一般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区,交通不便利、路程也比较远,这也就增加了媒体采访的难度。记者每个月都会有固定的报道任务需要完成,而如果选择报道农村地区的新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对于按报道条数来拿薪资的记者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而且电视台一般都设立在城市中,记者接触的更多的人群是城市居民,他们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农民,缺乏对农民这个群体的了解和认识,那么在选择报道对象的时候,也就倾向于城市居民。再次,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而且也缺乏对媒体的参与意识,即使有需要媒体监督与报道的农村新闻也很少是真正的农民提供的,更多的是农村的有关干部联系新闻部门的记者进行采访,这样采访的内容又比较单一和程式化。农民群体缺乏话语精英,换句话说,也就是缺乏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的人,即使有需求,也很难引起媒体部门的注意。
最后,农民的相对保守的消费观与消费能力也是一个原因。电视台处于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广告商所针对的消费群体,在无形中也影响着媒体所报道的群体。很多广告商的产品对于农民来说吸引力并不是那么大,广告的产品无法席卷农村市场或者说占农村市场的份额很少。广告商往往亲睐于城市居民,报道更多的城市居民的新闻比农民更能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为电视台增加收益。那么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也就导致了农民这个群体很少被纳入到民生新闻报道的人群之内。
4、采访与编辑形式的弱化
在许多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记者所面对的新闻可能不像其他新闻那样多样化,往往可能是重复的报道内容。比如哪个小区发生了盗窃案、哪条道路路灯坏了、居民用水不便等问题。重复的日程性生活事件减少了民生新闻记者对新闻报道的热情,出现了新闻报道的“流水账化”,如何确定新闻的内容和怎么联系相关的部门解决问题,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程序”,这套程序可以帮助他尽可能快地完成更多的新闻报道。比如记者拿到新闻线索询问爆料人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到现场去拍摄几个画面,拍摄完毕后,回来录音一一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询问解决办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新闻”几乎都是这一套程序。
另一方面,记者在后期的剪辑过程中,也会出现对新闻的剪辑与制作的随意,因为每条新闻都有相对应的时长,这样就需要大概固定数量的画面进行填充,而有些新闻并没有多复杂,几个现场画面就可以解释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为了尽可能地延长时长,记者可能会拍摄一些无关紧要的和重复的画面填充进新闻里。
很多民生新闻记者不太注重采访和拍摄的艺术,往往希望尽可能快地完成新闻的采访与拍摄,节省时间。在采访的过程中,很少注意或者说有心去克服采访与拍摄过程中的种种缺点。面对采访对象,记者只希望尽可能快地了解到需要的内容,往往可能会忽略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神态和话语,甚至会选择与采访对象进行尽可能多的交流,因为这样会耽误新闻完成的时间。
5、民生新闻人才的缺乏
很多电视台的改革策略是“先入轨后完善”,这样就导致了电视台在人事管理上只能借助反馈和应急处理的机制,对从事的人员进行局部的检查调整,有些媒体单位对实习生的要求比较低,学历、专业、能力等都参差不齐,有可能会对新闻报道的质量有影响。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现在有300多所新闻院校,为记者这一行业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大量的实习生源源不断地在媒体中担任实习记者。这些新一代的媒体从业者或者说是实习生,他们并没有固定的月薪和劳动保障。在这种没有保障的工作环境中,导致了记者对这个行业并没有多少信心,人才的流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记者并没有长久地在这个行业工作的打算,有的甚至会利用职务之便实现个人的短期利益,同时,因为记者的工资的多少来源于稿件的数量,这样也会造成记者只求节目播出而失去了对新闻的严格标准的制作要求。
四、结语
电视民生新闻关乎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报道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记录了社会和百姓生活的改变。笔者文中并没有探讨关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和改进建议,只是较为简单地概括了各地民生新闻的现状,对于电视民生新闻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是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存在已久,但是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改善。特别是关于记者的从业状况这一方面令笔者忧。笔者希望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呈现,能够让更多的媒体从业人员重视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改善媒体从业人员工作环境能够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