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阙在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上的艺术表现

2018-10-0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楼阁厅堂柏树

(河南省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南阳 473000)

阙,门观也。——《说文》。徐锴曰:“以其阙然为道,谓之阙。以其上可远观,谓之观。”阙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是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为帝王宫廷大门外对称的高台,一般有台基、阙身、屋顶3部分,有装饰、缭望等作用。保存至今的汉代门阙实物均为墓阙,除少量在河南、山东外,大部分集中于四川,时代亦属东汉。

1 汉画像石中的阙

出土南阳方城县东关画面刻一阙,双层,阙顶之左立一鸱鴞(图1)。

楼阁阙(图2),出土南阳赵寨砖瓦厂[1]。画面上刻一楼阁阙,两柱间刻一铺首衔环,以示门厅,厅上有两个对称的望亭。

图1 阙(172 cm×52 cm)[1]

图2 楼阁阙(166 cm×44 cm)[1]

阁楼、铺首衔环(图3),出土南阳唐河县石灰窑[2]。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刻以楼阁,四阿式顶,有双柱,柱两侧各置柏树一株。上有双层望亭,为阙形,顶上刻风鸟。厅中男主人凭几而坐,其右侧一侍卫执金吾,侧身而立,左侧一人戴冠着长袍,侧身面向主人,躬身跪拜。画面下部刻铺首衔环。

阁楼、铺首衔环(图4),出土南阳唐河县石灰窑[2]。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刻以楼阁,为四阿式顶,有双柱,柱两侧各置柏树一株。上有两个对称双层望亭,为阙形。为单柱双层,上刻有风鸟,阁内女主人凭几而坐,其左侧立一侍女举撙侍奉,画面的下部刻一铺首衔环。

出土南阳方城县东关画面刻一阙,双层,阙顶之左立一鸱鴞。

图3 阁楼、铺首衔环(144 cm×57 cm)[1]

图4 阁楼、铺首衔环(102 cm×55 cm)[1]

楼阁人物(图5),出土南阳唐河县针织厂[2]。画面刻一楼阁,下层为一厅堂,有双柱,柱头均有斗拱,为一斗三升,厅堂上部有两个对称的望亭,为阙形,厅堂内有二人,一人扶几而坐,一人侧身拱手跪拜,厅坡两侧各有一风鸟,厅柱两侧各置柏树一株。

图5 楼阁人物(110 cm×84 cm)[2]

楼阁人物(图6),出土南阳唐河县针织厂[2]。画面为一厅堂,厅柱头有斗拱,为一斗三升,厅堂上有两个对称的望亭,为阙形,两望亭之间的房坡上各有一羽人飞舞,厅堂内,左有二主人跪坐,右有一人侧立,柱外为乐人,左柱外侧有一人站立,人与柱之间置柏树一株,厅坡和望亭两侧各立一风鸟。

图6 楼阁人物(110 cm×84 cm)[2]

阙、厅堂、人物(图7),出土南阳唐河湖阳新店[2]。画面两端各有一阙,中为厅堂,厅堂与阙之间各有一执笏门吏,厅内左置一几案,其后鬓女跽坐,右为一侍女,高鬓着长衣,双手捧奁而立。

图7 阙、厅堂、人物[2]

2 汉画像砖上的阙

甲第(图8),出土南阳唐河谢庄[3]。右为高大楼阁,堂上两人对坐,一人执笏,一人执鸠杖,中置酒樽,耳杯,作宴饮状,中间为双阙,阙中间有一执盾守护门吏。

图8 甲第(43 cm×90 cm)[3]

双阙、门吏(图9),出土南阳邓州[3]。画面两端各有一阙,中间有两执棨戟门吏,阙两旁各有一株长青树。

图9 双阙、门吏(37.5 cm×37 cm)[3]

阙、门吏(图10),出土南阳新野樊集[3]。画像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阙,阙间饰云气,柱旁有柏树两株;下部一门吏着袍戴冠,持戟而立,门吏下有一獒,颈系铁链,竖耳翘尾。

阙、门吏(图11),出土南阳新野樊集[3]。上为阙,下有三门吏,两门吏拥盾相向端立,一吏持棨戟,作躬身迎接状。

图10 阙、门吏(110 cm×24.5 cm)[3]

图11 阙、门吏(102 cm×25 cm)[3]

牛虎斗(图12),出土南阳新野樊集[3]。画中有单檐双阙,柱间饰云气纹,中为兽斗,猛虎身上满饰斑纹,振爪,翘尾,做扑擭状,一牛奋蹄曲颈,向前猛冲。

图12 牛虎斗(35.5 cm×111.5 cm)[3]

牛虎斗(图13),出土南阳新野樊集[3]。图左右有双阙,阙之间为兽斗,一虎瞪目张口,向牛猛冲,牛耸肩翘尾,挺角猛冲,上有一方相,张口吐舌,牛虎之间饰一蟾蜍,鼓目,长尾,画中饰云气纹。

图13 牛虎斗(35.5 cm×111.5 cm)[3]

3 现保存完好的部分阙

四川雅安高颐阙[4]。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墓阙,高颐字贯方,曾任益州太守等职,因政绩显著,卒后,汉皇敕建阙以表其功。正中脊部刻一鲲鹏,阙间有高君宋碑及巨型石辟邪。阙前两具石兽雌雄各一,称“天禄”“辟邪”,似狮非狮,似虎非虎,肩生双翅,昂首、张口、吐舌,威猛雄健,为东汉石刻精品。高颐阙是全国唯一碑、阙、墓、神道、石兽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葬制实体,其阙身则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雕刻惟妙惟肖最为精美,内容最为丰富的珍贵古迹,是研究汉代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地震史的珍贵文物。

山东济宁武氏祠阙[5]。武氏祠为汉代祠堂和墓地,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4组40余石。石阙和石狮系墓道的设施,对阙对称,间距4.15 m,由基座、阙身、栌斗、阙顶组成。重檐平伸,顶刻四坡瓦垄,傍依单檐子阙,通高4.30 m,基座各宽2.58 m,厚1.4 m,通体刻画像及花边纹饰。

猜你喜欢

楼阁厅堂柏树
柏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鸟儿和乌柏树
紫檀木边嵌玉 石楼阁图挂屏
秋夜(1)
他用筷子搭起心中的楼阁
登堂入室
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亭台楼阁知多少
一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