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向添加在GnRH-a治疗内异症中的相关研究

2018-10-08王何珠凡辉

医药前沿 2018年28期
关键词:内异生育疗程

王何珠 凡辉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妇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妇科常见病,其形态多样,随女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及生活。随着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腹腔镜已成为内异症诊断和治疗的首选,但由于其术后复发率较高,仍然困扰着广大患者。因此,如何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内异症研究的热点。随着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广泛研究,其已成为内异症术后预防复发的主要手段,但其引发的低雌激素状态所致的围绝经症状及骨质丢失等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长期应用。为了减少相关副作用,目前多主张在应用GnRH-a时,添加少量雌激素以缓解其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反向添加,但目前对于理想的反向添加尚未得到一致公认。

本文以潮热出汗、阴道干燥、关节疼痛等指标为依据,结合本院近1年来内异症患者术后在应用GnRH-a,根据是否联合芬吗通,分析反向添加在GnRH-a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内异症患者40例,所有手术均保留生育功能(腹腔镜保守手术),术后均病理学证实为内异症,并根据美国生育协会修正(r-AFS)的标准临床分期为Ⅱ期以上(不包含合并子宫腺肌症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独应用GnRH-a 20例,B组应用GnRH-a联合芬吗通20例。A组年龄28.7岁~40岁,B组年龄29.5岁~39.8岁;所有患者术前3个月内未服用任何激素类药物,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等基本正常,均无内外科合并症。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月经周期、孕产次及内异症期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发生率的比较

1.2 研究方法

将术后内异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非添加组,在术后第2天皮下注射GnRH-a 3.75mg,(化学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1次/28天/疗程;B组为添加组,在皮下注射GnRH-a,同时口服芬吗通(雌二醇1mg和地屈孕酮10mg),1片/次/d,28天/疗程,均完成六个疗程。随访患者相关症状及一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 结果统计

分别于治疗6个月期间随访两组患者在潮热出汗、阴道干燥、骨关节痛及盆腔疼等症状发生率,并了解饮食、睡眠、性欲减退等情况,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一般情况及分期比较

评估两组患者年龄、r-AFS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饮食油腻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

2.2 随访结果比较

A组出现潮热出汗、阴道干燥人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骨关节痛、盆腔痛、失眠及性欲减退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内异症是困扰育龄期女性的一种常见妇科病,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及生活,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但多数患者仍有一定的生育要求,所以多采用保守性手术。有文献报道,内异症保守手术后5年复发率达40%~50%[1],而复发后再次手术难度加大,且并发症增加,所以术后药物辅助治疗和长期管理是减少复发的关键。GnRH-a、米非司酮、避孕药等[2]是目前内异症治疗的主要药物;也有研究表明紫草素[3]在大鼠内异症模型中可促进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从而减少复发。而GnRH-a作为目前最有效的辅助药物,多国指南表明GnRH-a无论单一或联合用药,其治疗期限可达6个月,甚至更长。但随着GnRH-a长期应用,尤其是单一使用者,出现了明显围绝经期症状。因而多数学者提出了反向添加,但目前对于反向添加的治疗时机及剂量尚无统一定论。

对于内异症患者来说,由于其病情轻重程度不一,对于生育的要求也不同,个体化治疗(手术和药物)及其长期管理是目前提出的最新治疗理念;此外,在GnRH-a治疗过程中是否通过监测相关激素水平来判断反向添加时机及剂量仍有待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内异生育疗程
罗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7至2017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特点及发展趋势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内异方抑制信号通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缺氧及炎性微环境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内异康复片调控GPER-Ras-STAT3通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机制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治子宫脱垂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