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周病应用口腔正畸的效果观察

2018-10-08许驰强

医药前沿 2018年28期
关键词:牙周病前牙牙周

许驰强

(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四川 内江 641000)

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龈病、牙周炎两类,是一组因疾病因素、营养不良、创伤性咬合、菌斑、牙石等因素致使牙龈、牙槽骨、牙骨质、牙周韧带等牙支持组织发生炎症病变性疾病,是临床口腔科常见、多发性疾病[1]。患者主诉为牙龈出血、肿痛、牙齿松动及移位、牙槽骨吸收、口臭,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该疾病早期无典型症状,易被忽视,易导致牙周组织炎症反复发作,使患者咀嚼功能出现障碍,牙齿畸形,影响患者口腔美观,给患者心理、生理均造成极大的痛苦,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因此,对患者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口腔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本文选择本院口腔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6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牙周病患者给予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选用本院口腔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6例牙周病患者。实验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41.8±4.3)岁。对照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42.3±5.1)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个组别,两组患者疾病类型、症状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均符合WHO中关于牙周病的诊断标准;(2)均经X线摄片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明确诊断;(3)患者存在牙间隙增大、牙齿移位、倾斜、牙龈萎缩等症状;牙齿松动为Ⅰ~Ⅱ度;(4)患者均清楚实验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者;(3)妊娠期女性、意识障碍、配合度低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告知患者应常漱口、刷牙,保证口腔清洁,对患者给予牙周洁治术结合龈下刮治术,消除患者菌斑、牙石等致病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减轻牙周炎症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进行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腔正畸治疗。待患者牙周炎得到有效控制时行口腔正畸治疗,均接受直丝弓矫正技术,对患者进行磨牙处理,粘结颊面管,不进行带环处理,于稍靠近牙龈的前牙处粘结托槽,采用钛镍圆丝对患者牙齿进行初步排列,采用8字法结合末端回弯将尖牙向后连续结扎,采用澳丝摇椅弓或多曲弓将患者上下前牙压低,整平牙弓,提高其支抗能力,采用50~100g的轻力滑动法收敛前牙,根据患者牙周组织剩余情况及患者耐受能力,通过间断加压法调整正畸力。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拍片,密切关注牙槽骨重建情况,定期进行牙周清洁,1次/3个月,持续治疗6~10个月。矫正完成后采用改良式Hawley保持器进行固定,定期复诊,避免病情反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牙龈指数、前牙覆牙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治疗总有效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国生化药物杂志》文献中的方法将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好转、无效[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牙齿吻合度良好,牙齿稳定,未见松动,将x线检查显示牙槽骨吸收症状基本消失,牙间隙恢复正常,未见炎症反应;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轻度牙齿松动,经x线检查显示牙槽骨吸收症状明显减轻,牙间隙缩小,脓肿消失,有轻微炎症反应;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牙齿移位、松动、畸形,牙周组织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临床症状恢复情况

实验组牙龈指数、前牙覆牙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分别为(0.3±0.1)、(2.9±1.8)mm、(28.6±3.8)%、(3.0±0.4)mm、(2.4±0.4)mm;参照组牙龈指数、前牙覆牙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分别为(1.0±0.3)、(4.9±1.6)mm、(67.6±8.9)%、(4.8±0.6)mm、(5.0±0.8)mm;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牙周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多,增加了口腔不良事件发生率,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牙周病发病率高,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病主要与局部因素(牙石、菌斑、磨牙、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全身因素(营养不良、药物因素、家族遗传、疾病因素)两大原因相关,是危害人类牙齿及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该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会破坏牙周组织,使患者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最终导致患者牙齿移位、松动,影响患者面容美观,且伴随着牙周脓肿、疼痛、牙齿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咀嚼功能,进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寻找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是临床口腔科一直关注的重点。临床上常采用洁治、刮治、根面平整、抗感染等常规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牙周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痛苦,但对改善患者牙齿畸形、松动、恢复患者咀嚼功能的效果不明显。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卫生意识的加强,口腔正畸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口腔正畸是一种通过矫正装置调节牙齿、颌骨、神经肌肉的关系促进牙齿复位、稳定、保证口腔美观的治疗方式,操作便捷,能促进松动移位牙进行复位,使牙齿排列整齐,有效控制菌斑、牙石的形成,减轻牙周炎症反应;还能改变牙长轴及受力方向,消除创伤咬合力,改善患者咬合无力的症状,促进牙周组织恢复,改善患者咀嚼功能[3]。在应用口腔正畸治疗时,应在患者菌斑、炎症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应用,在矫正期间应注意口腔清洁,及时复诊,防止炎症反复发作。经研究得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牙龈指数、前牙覆牙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等指标与对照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牙周病患者给予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牙齿复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牙齿咀嚼功能恢复,保持口腔美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牙周病患者中推广。

猜你喜欢

牙周病前牙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