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手术疗效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

2018-10-08侯啸宇

医药前沿 2018年28期
关键词:根治术胃癌辅助

侯啸宇

(广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 638300)

胃癌是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治疗胃癌的唯一手段。据研究报道,腹腔镜在胃癌早期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广泛用于进展期胃癌治疗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效果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具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有效清除淋巴结,切除肿瘤[1]。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有远、近端胃切除术及全胃切除术三种方式,由于手术技术难度大,国内外对该术式研究少,是目前临床研究胃肠外科的热点。本为旨在探究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医治的8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者均经病理确诊是胃癌,超声、CT显示淋巴结转移范围仅第1、2站,手术耐受好;排除肿瘤直径>10cm及浆膜层侵润面积>10m2的患者。按有无并发症分为两组,观察组(无并发症)43例,男女比例20:23,年龄26~78岁,平均(61.25±5.12)岁,TNM分期:Ⅰ期18例,Ⅱ期16例,Ⅲa期9例;对照组(有并发症)43例,男女比例24:20,年龄25~74岁,平均(60.35±4.13)岁,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20例,Ⅲa期8例;对比两组资料为显示高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根治术治疗,行全麻,取平卧位,10mmTrocar置于脐下作观察孔,5mmTrocar分别置于左右腋前线下处作牵引孔,12mmTrocar置于右侧腹直肌脐上作主操作孔,并于左侧置5mmTrocar作牵引孔,在5个V形穿孔行镜下操作;大网膜分离,胃网膜右动静脉行根部离段,将幽门、肠系膜周围淋巴结群清除;胃右动脉根部离断后,十二指肠球游离,腔镜直线切断十二指肠,向左牵开胃标本,对肝固有动脉、肝总动脉、腹腔干及脾动脉周围淋巴结清除;胃左动脉根部切断后,打开右侧膈肌,对贲门右处清扫淋巴结群。在上腹中心作6cm切口,胃标本切除后,采取Ⅱ式胃空肠毕吻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指标:肛门排气、进食流质的时间、疼痛程度、淋巴结清除量;(2)生存质量;(3)并发症情况。

1.4 评定标准

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分值0~10分,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按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OO)评定生存质量,从生理、心理、精神、执行能力、社会关系等领域方面评价,总分100分,评分与生存质量呈正比。

1.5 统计学应用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手术疗效指标比较

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淋巴结清除量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手术疗效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手术疗效指标比较(±s)

注:组间比较,aP<0.05。

组别(n=例数)肛门排气时间(d)进食流质时间(d)淋巴结清除量(枚)VAS评分(分)观察组(n=43) 3.90±1.32 3.26±1.84 28.26±11.63 3.37±1.02a对照组(n=43) 3.95±1.21 3.32±1.13 27.33±10.42 4.21±2.21 t 0.1831 0.1822 0.3905 2.2630 aP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总体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s,分)

注:组间比较,aP<0.05。

组别(n=例数)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精神状态 执行能力 社会关系观察组(n=43) 72.32±8.14a 70.26±5.41a 69.25±4.23a 75.56±5.28a 78.26±6.24a对照组(n=43) 62.03±4.26 64.26±7.14 60.22±7.33 64.23±4.26 65.51±8.14 t 7.3445 4.3921 6.9968 10.9512 8.1516 aP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对照组并发症情况分析

对照组43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16.28%),其中1例(2.33%)十二指肠残端漏,2例(4.65%)吻合口漏,1例(2.33%)胰漏继发感染,2例(4.65%)胃瘫,1例(2.33%)下肢深静脉血栓;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得以痊愈出院。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均采取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淋巴结清除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这与杨宏[2]文献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提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后恢复,提高淋巴结清除率,且术后减轻疼痛。本研究中观察组VAS优于对照组,考虑与术后并发症有关,并发症引起的对照组术后疼痛。同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存质量总体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分离解刨、切割止血等操作均由超声刀、切割闭合器完成,消化道利用上腹辅助小切口标本重建[3]。超声刀具微创性,减少术中出血量,不易损伤周围组织,可完全裸化血管;术中胃左右动脉、胃网膜右动脉经血管夹闭塞离段根部,超声刀凝段其余血管,不仅简化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又不影响手术视野[4-5]。在腹腔镜辅助下,可清晰观察到解剖层次结构,有利于提高淋巴结清除率,通过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可清晰显示神经、脉管与筋膜结构,帮助其在间隙内游离,减少出血,进而打开血管鞘,对大血管周围淋巴结彻底清扫,血管完全裸露,用钛夹、腔镜切合缝合器对大血管根部结扎,以达到根治肿瘤目的。另有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出现7例并发症中,主要有十二指肠残端漏、吻合口漏、胰漏继发感染、淋巴瘤、胃瘫以及肢深静脉血栓,总并发症发生率16.28%。手术范围、手术方式、医生手术经验及患者自身等因素,可能均是造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在该术式中,解剖胰腺上缘后间隙是手术重、难点,由于胰颈在腔镜视野下凸起,需下压胰颈以露出胰颈上缘后间隙,易损伤胃周血管或胰腺,致使术后出现淋巴漏或胰腺漏等并发症。

总结上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手术疗效显著,可彻底清除淋巴结,加快患者康复,生存质量良好;但术后可能会出现十二指肠残端漏、吻合口漏或淋巴瘤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根治术胃癌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