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2018-09-30梁宇程

商情 2018年41期
关键词:创新体系资源开发生态农业

梁宇程

[摘要]资源型区域经济依托资源而兴,围绕资源产业化而发展。目前,遇到了诸多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又提出以资源换优势,以资源换发展,如何使资源型区域得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我国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区域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探索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提出了一些思路,为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资源开发;资源产业化;创新体系;城镇网络化;生态农业

一、引言

我国的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建国后为改变东西畸形的经济结构,国家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兴建了一批矿产资源基地,因此这些区域都打上了浓厚的计划经济烙印。

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西部许多省区都将资源型产业确定为发展的重点。国内诸多学者也倾向于认为,西部应选择资源产业尤其是矿业作为主导产业。例如,萧灼基教授认为,西部要充分利用资源,还提出“以资源换资金”的观点;有的同志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选择自然资源开发业,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业作为龙头产业,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有的同志认为,矿产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但在具体操作时有一个我们不得不注意的问题,即如何能保持该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又提出以资源换优势,以资源换发展,如何使资源型区域得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我国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区域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探索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提出了一些思路,为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对策。

二、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概述

地球上的资源总体上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其中,可再生资源包括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可再生物质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即可耗竭资源)包括可耗竭能源资源和可耗竭矿物资源。所谓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再生的资源。当人类的消耗速度不大于其再生速度时,这类资源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地球上储存的可再生资源主要形式有:森林资源、牧业资源、渔业资源等。另外,因为环境资源也是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能量,所以也就具有了自动恢复人类活动所造成影响的能力。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可耗竭资源)是指一定的时间内,不能再生的资源。它们是在地球变迁的过程中,所生成的各种矿床,人类把它们作为资源予以利用。主要包括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因为其再生速度与人类的消耗速度相比是非常缓慢的,几乎为零。所以我们把这类资源称为不可再生资源。对于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尽管还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开发资源要既能保证当今人们的需要,又能保证后代子孙发展的需要。

(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是资源型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基础。资源型区域是随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区域,由于资源种类的不同,资源型区域又可分为石油工业区域、煤矿工业区域、锡矿工业区域、森林工业区域、旅游区域、特种农产业区域等等多种类型。这些区域在发展和建设方面虽然遵循一般区域发展和建设的一般轨迹,但由于其区域发展的条件和背景的不同,资源型区域的发展又有其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集中表现在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两个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因此要认识资源型区域存在的问题,寻求其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资源型产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依据世界各国及我国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出,许多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区域经过一段时期的繁荣之后,极易陷入衰退,甚至一蹶不振。

1.资源型产业尤其是矿业具有成本递增的特点,当资源开发到一定深度后,难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益。而且,如果一个地方长期以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业作为主导产业,由于自然资源(矿产、大多数能源等)的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枯竭势必导致区域经济的衰退。

2.资源型产业对农业的“反哺”效应不强,同时其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同样的投资能吸纳的劳动力少,而严峻的户籍制度又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延缓了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进而制约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起飞、社会的发展。而且,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的约束,资源型产业的产业关联作用难以发挥。

3.资源型产业主要为初步加工业。其特点是: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小,在国内外市场上,产品销售量增长缓慢,生产停滞,设备利用率低、更新缓慢,劳动生产率低。地方经济极易失去活力,再加上当地生活、生产条件差,导致区内资本外流,外地投资更是望而止步。地区经济每况愈下。

四、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路

在现代市场经济格局下,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新的内涵: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取决于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通过竞争在国内乃至国际大市场中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博奕规则创新等。

(一)培育和完善区域创新体制。

以往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的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资源开发体制,只能使西部省区停留在“资源大省”和“经济穷省”的地位,难以实现“大开发”的目标和战略,因而体制创新就成为西部自然资源开发的关键。西部资源开发配套政策体系包括地区政策、产业政策、企业政策、富民政策、投资政策、引进外资政策、开放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等。如地区政策和产业政策,要有一定的产业倾斜,而且要有一定的地区倾斜,形成“产业带区域,区域促产业”的发展格局。一方面要求西部在开发资源时,要实行地区和产业倾斜,选取区位条件良好,有一定经济基础或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及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为“增长极”;另一方面国家可实行产业转移辅助政策,因为,资源衰减是客观规律。可尝试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建立一个国家资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用于四个方面:一是支持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二是支持发展新兴的接替产业;三是矿山关闭后,用于下岗工人的再培训和安置;四是矿山开采引起地面塌陷后,要进行地面恢复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同时应看到,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光有开发政策和体制创新远远不够,必须考虑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以保证西部资源的持续高效开发利用。目前,可考虑制定“西部自然资源开发条例”。

(二)实行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化、区域一体化、培育区域竞争优势。

促进区域优势产业成长要有新的思路。资源型区域的开发和发展,应实现区域内资源比较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化,培育区域内有效核心优势,促进优势产业成长。实现优势的转化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即产业优势存量扩展和資源开发价值的重新定位。前者指充分发挥已形成的产业优势的扩散效应或波及效应,加快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如青海省的钾盐生产,经过40年的发展,其氯化钾的产量已突破40万吨,但与国内几百万吨的需求差距很大,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上下些功夫,完全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产量,从进口市场中夺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后者指在对资源的经济价值重新评估的基础上,使资源开发摆脱原有供给结构的约束,转向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区域优势产业的结构重组,实现资源开发与市场开发结合的资源开发模式,并最终培育出本区域优势产业。如新疆吐鲁番的葡萄,1999年有近7000吨葡萄干积压;同时美国的葡萄干以高五六倍的价格在我国市场非常畅销。因此,应对葡萄这种资源重新定位,应有创新思路:一是向东南沿海直销鲜葡萄,二是大力提高葡萄干的品质与包装,三是搞深加工即开展葡萄酒和葡萄饮料的加工,四是把葡萄和旅游业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创新体系资源开发生态农业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研究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创新优势学科平台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