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的文化馆建设思考

2018-09-29黄乐南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

黄乐南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是为了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文化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看如何加强文化馆建设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文化馆;人民群众

文化馆与其他的公共服务场所不一样,它具有多变性、灵活性等特点,加上它独特的自身功能定位,使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来越重视,而如何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机制完善、设施先进、服务优良的基层群众文化馆,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问题。

一、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之首的文化馆建设尤其重要。

1.文化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体系包括了省、市、县(区)文化馆及乡镇(街)综合文化站和村(居)文化活动室五级网络体系,构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2.文化馆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龙头和骨干。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文化馆的职能极其丰富,提供服务的方式包含设施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化服务,服务的内容包括普及文化艺术知识、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基层文化骨干、开展社会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多樣性、综合性、互动性、灵活性的特点。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社会文化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3.文化馆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文化馆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资源和依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群众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核,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文化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文化馆为群众打开通往艺术的大门

近年来,很多文化馆充分利用阵地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深入推进免费开放,文章以某文化馆为例,大力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手段与方式不断创新,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彰显出诸多亮点,为群众打开通往艺术的大门①。

(一)扎实推进免费开放工作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和窗口单位,某文化馆自2011年以来不断深入推进免费开放工作。建立了免费开放公示制度,编印和发放《文化馆免费开放指南》以及宣传海报。根据群众需求不断调整和充实免费开放服务等内容。

(二)全面开展各类公益培训

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为宗旨,广泛开展各种公益文化讲座和艺术培训。某文化馆开设了书法、剪纸、面塑、摄影、戏曲、表演、音乐舞蹈、声乐、器乐、绘画、等10余种培训项目,每年培训学员1500多人,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

(三)精准服务群众文化活动

一是按照“文化主导、部门联姻、广泛参与”的原则,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形成了社区活动日日有、文化培训周周有、文艺演出月月有的浓厚文化氛围。二是打造精品文化,创作优秀作品。“十二五”期问,区文化馆注重打造文化精品。如,2016年创作儿童舞蹈《操场球趣》《拳击小兔》《我们都是好朋友》《刷刷乐》《变变变》等节目在全省艺术表演中取得优异成绩。三是群众文艺团队建设成绩喜人。打造了一批国家、省、市知名的品牌团队,如:天籁女子合唱团、银之声合唱团、火花艺术团、天方艺术团、花鼓女艺术团、天乐葫芦丝队等。

(四)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和弱势群众开展贴心服务

该文化馆通过各种途径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弱势群众,开展艺术培训辅导,文化活动讲座,举办外来务工人员专场文艺演出等,联合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开展送电影、送演出、送图书等流动文化活动到工地。在文化馆内安装无障碍设施,尽可能为弱势群体提供文化活动场地。

(五)面向农村、社区的文化惠民服务形式多样

采取群众点单家门口看戏的方式坚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同时联合入驻崔岗艺术村的艺术家们定期开展“送艺术”到乡村校园的活动。

(六)加快基层文化队伍和三级文化馆体系网络建设

“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区、乡镇(街)、村(居)三级文化馆体系网络全覆盖,基层文化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区现有文化辅导员124名,文化志愿者286名,30人以上规模而且活动正常的群众性文化队伍94支,其他群众性队伍190余支。举办各类文化辅导员培训班60期,累计培训人数1万余人次。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加强文化馆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给文化馆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对文化馆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服务水准。“十三五”期间,要按照“软硬件”并重的原则,着力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基层文化馆建设和免费开放的经费投入,特别是要支持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努力培育群众文化骨干队伍。逐步形成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品牌系列,使群众文化骨干队伍活动规律化、辅导常态化、演出合理化。加大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与辅导,有计划的努力培育区、街两级既懂文化、文娱,又懂活动管理的群众文化管理队伍。

二是要提升文化内涵,增强文化魅力。文化馆是人民群众接受文化艺术教育的殿堂和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一定要提高文化品位,文化内涵。提升设施文化内涵,提升产品文化内涵,提升服务文化内涵,提升文化馆人自身文化内涵。使文化馆不仅为社会提供普及性的文化艺术服务,更要为社会提供高端的文化艺术服务。这样文化馆才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三是要转变思想增强创新意识,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文化馆的价值也在于创新。文化馆应以创新促发展,激发工作热情,释放工作活力,推进文化馆工作在新常态下发挥更大作用。要从工作理念、发展思路、体制机制、活动载体等方面认真谋划工作创新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要在免费开放项目的设置上求创新:要在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供给机制上求创新:要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和品牌文化活动打造方面求创新:要在群众文艺创作和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推广上求创新: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进行创新:要在建立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上进行创新:要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手段上进行创新。文化馆通过自己的文化创新,带动和促进社会的文化创新和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国家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推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是文化馆人要振奋精神,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实现文化馆建设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升级,切实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让党和政府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文化馆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可促进人们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认识,逐渐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尤其是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文化内涵,转变思想增强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馆的积极作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猜你喜欢

基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
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
基层文化馆如何在新时期开展群文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浅谈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贡献
如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衡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探析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