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8-09-29吴美清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2期

吴美清

[摘要] 目的 研究维持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方法 该次选择对象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对其内瘘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时间在2016年8月—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其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分析影响内瘘失败原因。结果 观察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见,年龄、BMI、血磷水平、纤维蛋白原、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均为影响内瘘失败的原因。结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败原因较多,而通过分析失败原因后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内瘘成功率,值得研究。

[关键词] 维持血液透析;内瘘失败原因;护理干预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6(b)-0152-02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为主要的血管通路,具有较多优势,如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概率低、穿刺成功率较高和维持通畅时间较久等,现已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1]。但由于动静脉内瘘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内瘘失败,内瘘失败后不仅对透析效果造成影响,同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情况。因此,需有效分析内瘘失败的原因,并根据其不同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由此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护理质量[2]。该院对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80例内瘘失败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例数80例,采用抽签或随机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例数分别为40例。观察组男、女占比各为28∶12;年龄段在25~85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55.09±1.13)岁。对照组男、女占比各为29∶11;年龄段在26~85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55.98±1.36)岁。两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方法 该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料以及病房环境护理等内容。

1.2.2 观察组采用方法 该组研究对象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内容:①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对于血管较细的穿刺选择应以远离吻合口10 cm以上部位作为动脉穿刺部位,与此同时采用用绳梯法进行穿刺,该种穿刺方法能够使血管通路的损伤得以减轻,使通路狭窄发生概率下降。②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穿刺前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应对其实施对症治疗,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和血糖水平能够降低动静脉内瘘失败概率。③血管保护:在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前,应对患者造瘘侧肢皮肤进行有效清洁,从而保证手术创面处于的清洁、干燥的状态,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应禁止在患者造瘘侧肢皮肤部位实施穿刺,其原因是由于在该部位实施穿刺易导致患者血管受压;由于患者术后一周内易发生软组织损伤情况和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易导致患者肢体发生水肿,应叮嘱患者在穿着方面以宽松衣物为主[3-4]。术后禁止屈伸患肢,适当抬高患肢,适当活动内瘘侧手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内瘘成熟。④预防血液黏稠:术后给予患者适量的分子肝素鈉,由此保证患者术后血液循环,以防血栓的形成[5-6]。⑤加强检查:术后需对患者各项情况进行观察,若患者术后出现血流量不足和内瘘闭塞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检查,根据其发生原因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败原因。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2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服务态度(95.98±1.23)分、沟通(93.09±1.23)分、护理操作能力(95.58±1.12)分、健康宣教(97.76±1.09)分,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见表1。

2.2 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败原因

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见,年龄、BMI、血磷水平、纤维蛋白原、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均为影响内瘘失败的原因。如表2。

3 讨论

血液透析为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常应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最主要的血管通路,虽然其具有较多优势,但部分患者仍在术后出现血管通路狭窄和栓塞现象,进而导致其内瘘失去功能[7-8]。为了能够提高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成功率,应对其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经Logistic多因素可知,影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败原因主要以年龄、BMI、血磷水平、纤维蛋白原、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主[9]。其中高龄患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血管弹性差、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血管硬化等,给手术治疗增加了难度,导致手术治疗失败;而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常伴有血管内皮损伤情况,且血管周围易受到脂肪的影响,导致其失去弹性,增加手术失败概率;血磷水平的上升易导致患者血管内膜水平形成钙化,对于严重钙化患者易导致其术中血管内膜脱落,导致其动静脉血管顺应性交叉,在实施手术时易形成血栓,最终导致手术失败;而对于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其血糖和血压水平较高,易对动静脉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使血管狭窄或栓塞,最终导致手术失败。而通过分析上述因素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10]。

该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服务态度(95.98±1.23)分、沟通(93.09±1.23)分、护理操作能力(95.58±1.12)分、健康宣教(97.76±1.09)分,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见,年龄、BMI、血磷水平、纤维蛋白原、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均为影响内瘘失败的原因。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败原因,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 苏小平, 吴小青. 维持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23):104-106.

[2] 陈丽.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J]. 中国血液净化, 2013, 12(10):576-578.

[3] 赵国静.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7,7(4):288-289.

[4] 何静.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1):96-99.

[5] 李伯娟.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率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6, 29(4):162.

[6] 马丽波.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25(4):227-228.

[7] 王虹燕,肖江琴.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25):4943.

[8] 王熒, 郑海英, 赵珊珊.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13):1998-1999.

[9] 宋美华.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8):11407-11408.

[10] Avino P,Capannesi G,Rosada A, et al.Multivariate analy sis applied to some elements in human fluids and whole blood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determined by INAA[J].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An Inter national Journal Dealing with All Aspects and Applications of Nuclear Chemistry,2013,298(3):1957-1968.

(收稿日期:2018-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