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实施

2018-09-29吴秀莲

读写算 2018年8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生物课堂探究性学习

吴秀莲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 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086-01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新教材强调探究活动,好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让课堂氛围积极热烈,而且与此同时也能够掌握探究技能,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要让学生课后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大部分教学时间都在课堂。那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呢?

一、对课文中的科学发现史实施探究性教学

科学发现史是最为常见的探究性教学的教学内容。高中生物新教材增添了大量科学史实的内容。新课程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生物科学史蕴含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与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探究有相似的特征,都要经历问题、假设或猜想、实验、论证、解释等环节,只不过“科学家为了求知而探究,学生探究是为了求知”。让学生更积极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另一方面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态度情感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有所感悟,最终达成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完美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现在课本中涉及的科学发现史的内容并不少,如细胞膜的结构的探索历程、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基因分离规律的揭示等,但由于课本内容的局限,往往学生不能直接从课本中来获得探究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去理解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界的轨迹,了解科学家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的问题,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感悟和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对课文中抽象知识点通过探究性教学得以突破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某些知识点对于普通学生的理解而言是有一点难度的,一方面这些知识点比较抽象,日常生活中无法观测;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也无法在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实验。所以对于这样的知识点教师往往是向学生灌输结论,而学生往往是囫囵吞枣般地记住了结论,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石,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问题相对具体化;运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与探究过程,让他们自己发现、获取和巩固生物学知识。

例如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一节,首先根据上学期知识设问:“细胞核中的信息怎样传递到细胞质中?”让学生猜想、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蛋白质的合成形成正确认识。在进行这个内容的教学时,以前我以讲授法为主,认为没必要探究,而从最后学生的反馈情况可以看出,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后,学生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比普通的传授式教学有了很大的提高,即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分裂、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生物的进化等都是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并且无法通過实验让学生进行感知的内容,这些都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层次探究训练,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三、课堂中点滴渗透探究性教学

有老师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课都能进行探究,都需要进行探究”,确实如此,如果只需要学生了解一个结论的知识点我们也没必要花很大的精力让其去进行探究。但是,我们必须要把探究的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把探究的训练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每节常规的课堂教学中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个或几个的诱思点,需要教师去发现与引导。而诱思点的解决不一定需要实验论证,也可以通过资料分析,甚至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加以解决。

例如:细胞膜的结构,我给学生很多实验事实资料,如:科学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把细薄膜分子分开后铺在水面上,面积增加一倍、冰冻蚀刻照片显示细胞膜分子之间有镶嵌关系等,让他们阅读与分析,经过小组讨论最后汇报。这过程本身就成为一个发展、开放的动态探究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层层地提出疑问,学生在阅读资料时,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观点,而是不断地将阅读资料中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其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不断推出新的关注焦点,是推动问题得以解决的最终动力。这样的学习过程,参与主体在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的同时,理解和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深刻理解探究是怎样导致科学发现的、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等一系列与科学的本质有关的问题,与此同时,参与者的科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可得到培养和强化。

四、结语

通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国,范国军.高中生物学探究式教学初探[J].中学生物学,2005(09).

[2]黄莉华.高中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4(01).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生物课堂探究性学习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