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促进青年语文教师成长的策略

2018-09-29叶帆

读写算 2018年8期
关键词:成长青年教师语文

叶帆

摘 要 年轻教师有着一股非凡的精神力量和活力,推动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而部分青年语文教师经验不足缺少教育理论的指导,往往忙于教学工作,很少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使青年语文教师成长滞后。如何促进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让每位语文教师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家型教师的问题急于解决。

关键词 青年教师;语文;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072-01

一、发展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大事

罗曼·罗兰曾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可是现在,语文教师大部分不读书,或是因为工作紧张、家务繁忙没时间而望书兴叹。我们一边在羡慕诗词大会上“外卖哥”的精彩表现,一边叹息自己好像再没有捧书夜读的精神了。

多读书,能避免不懂点评学生回答的尴尬。学生们有的周记中谈到鬼谷子的智慧,我就去翻阅有关鬼谷子的书籍,发现很多学生喜欢阅读《明朝那些事儿》,我于是又去买了《三国那些事儿》来弥补自己对三国那段历史不熟的缺陷。一个学生非常爱写苏轼,但是每次都像写历年大事件一般,只是简单的摘抄,于是我向他推荐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然而他们关注点却也是深不可测,《时间简史》、《人间失格》、木心先生的诗歌、甚至《脑髓地狱》,越是关注走进他们,就越想和他们一起阅读。

不仅读,还要动手写。有一次,我在监考中,多出了一张答题卷,我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在规定的时间里,我也写一篇同题目的作文出来。很长时间没有写考场作文的我,终于明白了我们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出一篇立意好结构佳语言唯美又新颖的文章的难处了,写完后我自己给自己打了分,感觉也只是中等的水平。只有自己动手写作,才发现在时间紧迫的环境下能耐下心来选材找到最佳材料并将它写好是很难的,也才会发现我们平时讲的套路如同空话,那次的尝试写作也让我以后更加重视写作课的讲解,同时更能理解学生们写作的困境。

青年的语文教师,如果真的想学本领,想成为名师,就要在发展自己这条路上苦心孤诣,扎实深入,乐此不疲。激励自己成长,从而更加有益于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长,也更有益于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

二、细节不一定能决定成败,但细节能显示“深度”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关注教学细节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关键所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语这个细节也显得更加重要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语的设计应能让学生从课间的热闹逐渐安静下来,并逐渐对今天的课文感兴趣,所以语文老师要充分挖掘语文课堂资源,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课堂教学。

教学中的细节还在于提问,问题的设置不应过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为主,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大半问题要针对全班的学生来设计。最好还能做到根据问题的层次抽出不同的同学来回答,教师才能得到可靠地反馈信息,及时的掌握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语文课本中的诗歌和文言文课文,应加大“读”这个环节,并将这个细节放大,教师领读,男女分读,分角色朗读,听录音跟读,吊起他们对读的兴趣。很多的文言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小故事,可以让学生课下自选角色,研读文本,在课间利用5到10分钟表演课本剧,再让其他学生点评。

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教学细节,形成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精心打造教学细节,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起共鸣,并真正的受到启迪。

三、研究教材8个字:上下求索,左右勾联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是例子——不是一个终点,它就好比可以开发无限库藏的锁钥。”叶圣陶先生的话是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材,语文教材作为例子,是学生识字、阅读、习作的范本之一,是解决学生语文学习问题的载体之一,是提升學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其实我们上课的每一篇课文不就是一篇阅读理解吗?教师每提的一篇课文不都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问题吗?是否认真听课并从中得出规律来了呢?《春》不是在教我们鉴赏语言吗?《父母的心》不是在教我们一波三折的写法吗?《故乡》不是在提示我们景物描写的作用吗?年轻的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吃透教材,熟悉教材,知道你手中那套教材的体系,重难点,小到单元提示语,大到专题和名著。能做到以教材为例,以教材为契机,向不同方向延伸,是语文课的外延无限大。在大语文的背景下,教材具有二次开发的必要,教材不再是唯一的,高高在上的标本。

澳大利亚一个曾教了30年物理课的中学教师说:“在我教学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教学生们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在第三个10年,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所以,年轻的语文教师们,在执教的历史长河中,还需要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远.语文名师经典课堂:人教版[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

[2]郑秋艳.语文教材运用的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Z1):81.

猜你喜欢

成长青年教师语文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