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2018-09-29刘颖

读写算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理环境

刘颖

摘 要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学习和发展的。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活动环境,让他们在丰富、自由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生活,既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又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心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061-01

我园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已经有三年时间,我们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

物质环境应该具有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班级内的活动材料应该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和多种需要。墙面布置要体现儿童化、趣味化和教育化,内容要随季节和主题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优美、整洁的物质环境能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充实幼儿的生活内容,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

二、心理环境的创设

教师要积极为幼儿构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心理环境主要是指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一种平等、尊重、亲密的師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及时的与幼儿进行沟通,这种师生间的沟通,能缩短老师和孩子间的距离,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在沟通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感到自己为教师所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幼儿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向教师传递他的情绪、情感,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教师与幼儿能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另外,还需要教师能接纳幼儿的个性,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以同一眼光看待幼儿,坚持正面教育和集体教育的原则,使幼儿个体的才能在集体中充分得到表现,逐步产生和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应该树立起幼儿为主体的思想,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感官体验,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

教师还应该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我们应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带到孩子身上,努力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用健康的心理去引导和教育好孩子。

三、在领域教学中渗透心育理念

(一)目标中的融合

在制定教育活动计划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融合与某一领域目标中。

(二)内容中的融合

教学内容的融合要以目标为前提,以幼儿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抓住各领域教学内容中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的结合点,挖掘领域间新的更多的联系线索。如语言领域中,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理解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让幼儿体验关爱、亲情分享等良好的情感;将这些线索扩展,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健康的行为。

(三)评价中的融合

在活动实施后的评价中,首先教师应该以尊重孩子为原则,对孩子的活动给予较多的肯定,帮助幼儿树立学习的信心,形成对学习积极主动的情感和态度;其次教师要善于反思,捕捉和发现幼儿行为所反映的新线索与新内容,由此生成新的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整合式教育走向生成式、持续发展式、整体性的教育。

四、在成长档案中记录心育过程

为能把对每个幼儿的教育落到个性化实处,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幼儿成长档案”是对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整体评估,依据幼儿现阶段发展现状提出预期发展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引导和帮助,促进其发展等过程为轨迹而形成的资料,这是教育日趋个性化的产物。“成长档案”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很好的平台。

五、在问题教育中完善心育方法

问题教育主要是教师抓住实际正在发生的冲突事例进行更加具体、直接的方法指导,并让幼儿实践、运用这些方式。问题教育要求教师转变对幼儿身上发生问题的价值的认识,对幼儿交往中各种性质的行为保持敏感,善于从幼儿具体的行为和幼儿间发生的事件中选择出恰当而重要的教育点,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或精心设计有关教育活动。通过对不同幼儿行为问题进行的问题教育,教师可以探索获得更多教育的方法。

六、在家庭教育中延伸心育成效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铸造孩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和家长教育方式的优劣将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使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得不把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把养育孩子的重任交给了父母。隔代的宠爱式教育滋长了孩子惟我独尊的不良个性,而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养成了孩子冷漠的性格……。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家园同步,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总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素质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让我们来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为促进还健全心理与完美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环境
改善幼儿园生活环境?提高幼儿生活质量
开放式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生教育环境研究
中职课堂心理环境分析与优化的思考
浅谈班级心理环境建设
音乐课堂上如何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