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州漫忆系列之五
——大巷街

2018-09-29杨峰

协商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光州南城大巷

┃杨峰

曾被誉为“小苏州”“小上海”“小武汉”的光州(1913年,光州改名潢川县),有一条名头大似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的街道——大巷街,民间俗称“大巷子”,由碎石块铺面,南北走向,长约230米。

大巷街过去并不叫这个名字。据乾隆《光州志》 记载以及2015年潢川县政协组织相关人员参考了各种资料以及文史界前辈的草图绘制出的《潢川古城风物图》得知,“大巷街”为“宁安门街”。

大巷街的繁华闹市

以今天的眼光看,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窄街小巷,却被冠以“大”的名字,究其因,这个“大”来源于其商业的繁华。

乾隆《光州志》 卷二十九《市集志》记载:“州,北城市在州治前大街,南城市在宁安门街,东亘康济门街,西亘贤典街。廛肆如栉比,买卖者概日出入市,日中而退。”

清末民初之时,光州南北二城各主要街市,基本形成了各行各业交易的重要场所,而南城大巷街形成了以布匹、百货业零售为主的街道。对此,《潢川历史文化大观》 一书记载道:“与‘振兴源’布店并存的布店……南城大巷街有5家:‘宝兴’‘吉昌’‘新生’‘同和’‘袁昌’……”

据记载,“1937年3月,湖北黄安(现红安)人袁子清、李文斌和山西侯马人陈世新三人集资银圆7500元,在潢川南城闹市区大巷街开一合股生意,商号‘新生布店’。共有营业房4间,边屋2间,后房3间……”据说新生布店开业头一年,就赢得纯利4000多元,一跃成为当时潢川京货业数一数二的店铺。

光州传统的笔墨制作业中最有名的字号“三省斋”笔墨庄,也立足于大巷街中段,既制笔又兼营墨业。同时期在大巷街还有一家有名的刻章店铺,历经百年的风霜延续至今,它就是享有盛名的“李家刻字”。1949年潢川县刚刚解放时,潢川县人民政府的第一枚公章即出自“李家刻字”。

延续至今的大巷街“李家刻字”

光州的金融中心

商业的繁荣与原始的金融业分不开,由此造就了当时的“金融中心”。

1989年出版的《信阳地区金融志》里面记载的有这样一些信息:“1919年,安徽颍州泰恩溥在潢川大巷街口设‘同恩昶钱庄’,资本额1000元……

1932年,新乡王晏卿开办的‘同和裕’银号在潢川设立分号,经营有术,夺了省银行在潢川的业务,并发行钞票……

1933年8月,河南农工银行潢川办事处在南城大巷街成立,代理省县金库发行钞票,收纳税款……”

事实上,1932年王晏卿开办的“同和裕”银号在潢川设立的分号也在大巷街。1985年第16辑《河南文史资料》中《“同和裕”银号的创办与发展》一文对此做了记载:

1932年,“同和裕”决定在潢川建立分号。其目的有三:一是建立“同和裕”豫南金融活动网,补南阳、周口分号之不足;二是直接为国民党十一路军服务;三是与省农工银行抗衡,争夺豫南一带业务。潢川分号最初先在北城租五美酱菜园的房子开业,嗣后,因南城是商业区,为了业务方便,王晏卿叫移至南城(大巷街) ……

潢川分号的建立,夺了省银行在那里的业务。省银行潢川办事处迁住北城,南城大部分商户不愿舍近求远,再加上“同和裕”这伙年轻人服务热情、灵活经营。随着省银行办事处的业务日益下降,“同和裕”潢川分号占领了“南五处”(河南人从前称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为“南五处”或“南五县”) 之金融阵地。

王晏卿回忆说:“十一路军在1927年夏至1933年,陆续在同和裕开封、新乡、天津、南京、潢川等分号存款约一百万元”“刘镇华(安徽省主席)陆续在南阳、潢川存入‘同和裕’分号五十五万元。”

除了这些大的商业银行、银号,大巷街更吸引了不少本地钱庄入驻其中。

南城北城

凌行正,1930 年生于潢川南城大巷街,高中毕业后志愿入伍,历任某军政治部宣传队创作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小说戏剧组组长、副社长, 《昆仑》主编,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解放军文艺》 主编、编审等职。1987年5月回到家乡,他写下了散文《南城北城》:

我们来到了一个丁字路口,这里叫大巷口,也是南城的中心,我们的“家”就在这里。

我的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产物——一个破落的封建地主家庭。我小时候,曾祖父还活着,他告诉我,他的祖父是清朝的道台。这位道台大人原本是贫苦出身,小时候冬天读书没有炭火取暖,只好把双脚埋在棉籽筐里,因他“家虽贫,学不辍”,终于中举做了道台。这大巷口的房产和南乡的土地全是他当道台时置下的……

现在来看这大巷口的住宅,略有变化。过去临街的是个名叫“一层楼”的饭馆,现在“一层楼”已被拆掉,改建成了一个百货商场;过去从“一层楼”旁边大门口进去,是一层一层的住宅,有“轿厅”“过厅”“圆门”“西厢房”等,现在,大门口已经没有了,沿宅院纵深开了一些小旁……

在大巷街中段,也就是大巷街居委会的正对面,现还保存有一座较为完好的明清风格二层楼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一千平方米的胡家大院,大门、影壁墙遗迹尚存。据考证,胡家大院是清代江西巡抚——胡廷干所居住的地方。

胡廷干是潢川县谈店乡人,曾任山东巡抚和江西巡抚,在南昌教案中被革职。胡廷干在历史上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革职后返回京城,期间路过湖北武汉,找到一家寓所安顿下来后,去拜见湖广总督张之洞时,却遭到拒绝。后来,他从武汉回到潢川大巷街居住,兴建了住宅,史称胡家大院。

胡家大院几经辗转后成为国民党潢川县党部。1937年11月底,中共河南省文委委员冯新宇以《民国日报》战地记者和国民党党部特派员的身份回潢川,恢复了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活动。

九曲十八巷

潢川县弋阳古镇建筑古朴,街巷纵横,素有“九曲十八巷”的美称。从石板铺路的小巷到“三山夹一井”的围墙,从青砖灰瓦的屋舍到木柱挑梁的门店,从雕窗的阁楼到合围的厢房,勾画出一幅江南古城特有的明清建筑景观。我们从今天依然保存比较完好的大巷街的建筑遗存中,依稀可寻长存历史记忆的明清建筑遗风。

大巷街南口的“八角楼”迄今还在继续经营着百货

弋阳古镇主要街道建筑多为类似江南带角楼的两层木楼房。宅院多为纵向的二进或三进院落,沿街道两侧分布,宅门面街。大巷街街区中民居住宅基本上为前店后居、下店上居的格局。街区北临小潢河,岸边原有青灰色砖瓦居民建筑,形成了特有的河巷空间和传统商业集居区。现仍有不少保存较好的临街房屋,门面仍被用来经营各种手工制品或生活用品。

在南城大巷街与中大街丁字路口处,现存一幢八角楼状的古式民居——叶记永兴杂货店旧址,它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愈久弥坚,延续着历史的文脉与传承,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是南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之一。

永兴杂货店从始建至今已逾200年,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高约10米,原为三层,现存两层,地下有一间地下室,整体建筑风格呈现典型的明清时期江南水乡居民特色。顶楼外观呈八角状,室内结构以木质为主,突出了梁、柱、椽的直接结合,其一楼至二楼间有一通透式天井,是运送加工食品的便捷通道,整体结构既美观、稳固,又取得了更多的建筑空间,时为新中国成立前潢川南城的最高建筑,也演绎出永兴杂货店百年长盛不衰的商业传奇。据《潢川历史文化大观》载,1938年,永兴杂货店已发展成为潢川杂货业31家著名商号之一,享誉豫东南。作为见证了潢川南城曾经商业繁荣的永兴杂货店已长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我们应积极有效地对其加以保护和利用,使之永远成为潢川历史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

猜你喜欢

光州南城大巷
工作面跨大巷连续开采大巷层位优化技术研究
居家抗疫作品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才艺专辑
年味儿
矿井大巷布置方式
学礼仪
光州街头雕塑见闻
南城秋意
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设计
怪少女
吴四圪堵煤矿桥下大巷安全评价及加固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