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群众文化在民俗活动中的创新
2018-09-28徐子懿
徐子懿
摘要:一直以来,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期下我们需要不断的增强群众文化在民俗活动中的创新性,才可以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需要。这篇文章从几方面阐述了群众文化在民俗活动中的创新方式。
关键词:群众文化;民俗活动;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0197-01
我国拥有56个民族,这就意味着我们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民俗的稳定性以及传承性让群众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群众文化在民俗活动中也在传承中得到了创新。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财务,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民俗活动开展可以更好的传承群众文化,为推动群众文化创新就需要增强对民俗活动的管理。本文就群众文化如何在民俗活动中创新提出几点意见。
一、运用新媒体进行民俗活动的广泛宣传与指导
伴随着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l世纪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不断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在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的同时,渐渐地忽略了传统媒体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需要新媒体的推广与宣传,民俗活动也同样需要新媒体的宣传。民俗活动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近些年来不断兴起了民俗文化旅游热。新媒体在开展民俗活动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宣传推广的作用,创建公共平台,进行民俗活动的推广。在发展文化站的时候要特别注重运用网络来协调。运用新媒体增进人员的关系,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与辅导,进而提高文化站的管理水平与群众的文化水平。通常来说,民俗活动大部分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联,运用新媒体与培训指导,可以提高群众的认知能力以及文化水平,不断的豐富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
二、顺应民俗活动,开发民间工艺品
民间工艺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民俗活动的一部分。伴随着全新民俗活动的不断产生,衍生了很多具有特点的文化产业,例如民间工艺品市场,也能够在新的民俗活动中得以发展。民间工艺品本来就是人们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具有十分浓厚的生活习俗色彩。从民间工艺品产生之时,其与民俗活动就产生了直接的关系。换言之,民间工艺品随着民俗的形成而形成。新的民俗活动就会衍生出新的民间工艺品。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同时一些民俗也随之消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活的迅速革新引发了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民俗的迅速改变,让一些民间工艺品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村落的建设逐渐向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老旧的土房变成了高楼大厦。民间的刺绣、挑花也逐渐被时尚的服装所替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化生活开阔了群众的眼界。改变了群众的生活方式、居住情况、服装以及饮食习俗。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民间工艺品市场,不但顺应了民俗文化的需要,而且传承了民俗文化。
三、挖掘创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文化产业内容
中华民族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很多地区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习俗,老百姓的群众文化活动要充分的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相融合,才能够变得更加的繁荣。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将地方性文化发展成为产业,例如:广播电视产业、网络技术产业等。使用多种现代的信息与网络技术,把地方群众文化变成一种产业,让这种产业充分的发挥其重要的价值。比如,比如,白族有白族的文化,保安族有保安族的文化,布朗族有布朗族的文化,布依族有布依族的文化,朝鲜族有朝鲜族的文化等。这些地方性色彩的文化都能够和基础群众文化活动全面的融合起来,能够提高地方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不断的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四、加速民俗活动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更快更好的实现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方法为:第一,加强各个地区民俗展览馆的创建,增加民俗展览馆的数量。民俗展览馆创建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民俗文化,而且能够在修复以及还原民俗文化的时候,发挥一定的作用。第二,加强对各个地区的民俗表演台的建设,定时的开展民俗文化表演。民俗表演台的建设可以吸引群众定期的前来观看表演,这样一来就能够引导群众形成习惯,扩展民俗文化的影响力。第三,加强对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广场的建设,为群众提供活动的场所,运用民俗文化广场为开展民俗活动,展览民俗文化作品。
五、结语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物质追求,逐渐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内容。因此,娱乐、健身、休闲、上网、旅游等成为了人们的又一选择。所以,管理以及规范民俗文化以及群众活动成为了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全新的民俗文化中包含了精华与糟粕,新的民俗文化必然会催生出新的群众文化,因此,群众文化应该如何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群众文化在民俗活动中要掌握发展方向,符合群众需求,不断传承与推广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