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对比、排比添文采

2018-09-28王明雪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文采高考作文手法

王明雪

从目前高考作文来看,议论文写作已成为学生的主要选择,但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普遍存在语言枯燥、单调的问题,那么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活起来,让议论文也充满文采,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评分中关于文采有这样的要求:用词贴切;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这四点要求中,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最易把握和运用的就是运用修辞手法,但又受限于文体的要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并不适合议论文写作,因此本文就议论文中如何运用对比、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展开探讨。

一、基本概念

(一)对比法,即把同类之中相反或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以便明确它们的不同之处,揭示出对比双方的本质。

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科技之光带来‘大速度,是飞驰的高铁。高铁,对世界,对中国而言都是新面孔。然而在中国,你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多最发达的高铁网。你们也许在无法想象,早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铁路上慢如马拉火车的场景,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大,高铁所展现的‘中国速度让世界眼前一亮。改革开放以来,你们或许只以为中国是‘制造大国,可今天我们已奋力跨向‘制造强国,更是由‘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向世界交出了一张漂亮的名片。”——《科技之光 照耀九州》文段中一百年前与一百年后,“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现高铁的价值和意义。

(二)排比法,即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这种概括排比“叙例”,使语言气势磅礴。

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计划的载体。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极高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术,都彰显了中国不再受困于‘国际流水线的决心,以及为国攀登‘微笑曲线上游的斗志。一带一路的基本办法是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高铁正是兴办基础设施的不二之选!于是,一条条钢铁巨龙在非洲、亚洲的版图中飞驰,在新丝路上行驶……这一条条高铁,带动的不仅是各国经济的飞跃,更是各国文化的交流、政治的互信。一支支铁轨,让远在天边的人们握手拥抱,一个个‘子弹头列车,划过黎明的曙光,为沿线的人们带来新的机遇。新丝路上飞驰的高铁、华夏版图内交错的高铁,是我所认识的中国。”——《丝路驼铃 驶向和平》文段中一条条高铁,一支支铁轨,一个个“子弹头”列车,运用排比手法来表现,气势磅礴,令人振奋。

可见,这两个优秀文段分别运用了对比和排比,达到了论据充分,论证有为,文采斐然的写作效果。

二、方法总结

运用对比手法和排比手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运用对比手法主要注意两个方面:1.同一人或物所处的不同环境、阶段、时间;2.不同人或物的比较。运用排比手法主要注意四个方面:1.有共同特点同类人或事物;2.表現一个中心;3.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4.一定要进行议论分析。

三、练习运用

在做完这个指导后,让学生用2017年全国卷高考作文来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对比和排比手法。下面是一位学生的练习:

多少年前,先辈用汗水筑就了万里长城。秦汉时期,长城是抵御匈奴的屏障;盛唐时期,长城是与突厥战斗的主战场;抗战时期,长城是抵抗外侮的依靠。这绵延关外数万里的城墙,曾经有无数战士用热血浇灌,走上城头,仿佛是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之声在耳边回荡。今天,这曾经见证了千年风雨的城墙再次迎来外国的友人。不同于千年的战火纷飞,现在的访客在赞叹古人的智慧和中国的成就,这段古老城墙成为中国的名片,与它守护千年的国家一起被世界重新认识,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

可以看到学生正是运用了对比和排比手法,秦汉、盛唐、抗战时期形成排比;古代与今天又形成对比,将长城的作用、意义、价值充分表现出来,语言富有表现力,充满历史沧桑和家国情怀。

“义典则弘,文约为美”刘勰《文心雕龙·铭箴》(道理正确,合乎常情,文章才有分量,能说服人;文辞简洁精炼,才显得优美。)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文心雕龙·议对》(文章以说理明晰、行文简洁为高,不以冗长繁复为巧;文中所阐述的道理或列举的事实以明白准确为要,不以艰深隐晦、难于理解为奇。)从这两句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议论文写作中,要求语言简洁优美,而运用修辞手法无疑可以增加文采,那么在议论文写作中对比和排比的运用就是一个有效方法。最后我想说,无论有多少方法,写作最有效的方法永远是多读、多思、多写,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些方法融会到我们的作文中去。只有腹有诗书,我们才可以思如泉涌,才能达到妙笔生花。

猜你喜欢

文采高考作文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画与理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七步洗手法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