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与重塑
2018-09-28梁世甲
梁世甲
摘要:环江毛南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环江毛南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毛南族群众在新环境下的文化自觉是推动其传统文化变迁的内在根源。群众参与、政府推动是毛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毛南族文化;变迁;考察;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0-0123-02
一、前言
文化变迁是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历史学家博厄斯强调每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认为这种特殊性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的内部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外部的影响。毛南族文化作为较少民族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除了源于环境等外部因素外,还离不开推动其变迁的文化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环境的变迁只是民族文化变迁的外在因素,只能起到影响作用,并且要通过渗透并影响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念和选择,才能发挥其作用。在新形势下,本文通过对毛南族文化的考察,认为群众参与、政府推动是毛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二、环江毛南族文化现状及变迁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东与融水、罗城两县相邻,南接宜州、金城江两区,西与贵州省的荔波、从江两县毗连。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于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毛南族的世居发祥地。全县辖6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148个行政村(社区)、3080个自然屯和移民场(点)、总人口38万。全县共有壮、毛南、汉、苗、瑶、仫佬、水、侗、回等19个民族杂居,其中世居民族有壮、毛南、汉、苗、瑶等5个民族。全县有毛南族人口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5.86%。毛南族是全国22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之一。
在当今剧烈的经济社会变动下,毛南族传统文化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其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深层内涵改变
环江县地处内陆偏僻地区,特别是毛南族所生活的地区,是世代较为封闭自足的农耕和山林生产生活,其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民俗宗教文化氛围浓郁,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命的感恩、对未可预知和把握的外来世界的恐惧和期盼,毛南族所生活的村屯处处皆有神灵的存在,为了获得神灵的佑助,需要建立诚信的交换秩序:祈愿—还愿,以表达自我的虔诚和对神明灵验的崇信,这样一种心理酝酿了毛南族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人生仪式——还愿。毛南族的“还愿”仪式是民间信仰的集中体现,主要反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毛南族肥套”,以及围绕毛南族肥套以及其所衍生的“毛南族木刻技艺”、“毛南族傩面舞”、“毛南族的分龙节”等民俗节庆活动中。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民间信仰等民俗文化持开放的态度,越来越多官方举办的民俗节庆活动取代了民众自发组织的活动,使得当地的民俗活动失去了“本真性”。如一年一度举办的“毛南族分龙节”已成为当地政府拉经济发展和带动旅游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而分龙节扎根于民间、祈福诉求的深层寓意则被淡化。
(二)民族文化保护层面单一
环江县是毛南族自治县,主要的文化特色是毛南族民族文化,历史上,毛南族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服饰、饮食、节日,但这些区别日渐消失,毛南族以肥套、花竹帽编织技艺、分龙节最为突出。木刻、石雕、古民居建筑、传统民间体育都主要分布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的“三南”区域,毛南族口头语言、口传文学、民间歌谣、风情习俗、生活美食等,则沿周边乡镇辐射并延播至县城居民区一带及机关社区之中。然而,在政府部门实施规划民族文化保护区或民族民俗文化村,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单指毛南族,使得除了毛南族之外的瑶族、苗族的文化越来越趋同于毛南族文化,自身的民族文化特征削弱,不利于整合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资源,文化的单一性保护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和谐共生发展。
(三)社会转型文化传承转变
经过文革的破坏和当代经济社会的现代转型,毛南族地区的民俗文化面临传承危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出走”改变了毛南族地区农村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并直接影响着依然生活在此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使得整个文化生态由原来自然的传承发生现代人为转向。先前,整个下南乡活跃着十几个雕刻队伍。而如今,专业从事石刻的队伍急剧减少,年轻人参与的很少。会编织花竹帽的工匠和能全套演绎36傩神的师公也屈指可数,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县政府采取年定额购买花竹帽和石刻木雕的方式成效是明顯的,但不是维持该项目传承发展的长久之计,力度仍然不够,相比于民间技艺,肥套等民间信仰类的非遗保护,依靠政府对传承人的部分资助,仍是不足的。
(四)传统文化保护政策和措施相对滞后
近年来,相关部门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政策和措施上加大投入,但成效却不明显。在调查中,当地群众普遍认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政府的事情,政府在实施文化保护政策和措施时很少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得一些惠民政策并未落到实处。如,在毛南族民居保护政策措施中,传统的古房屋建筑冬暖夏凉、居住舒适,但是,政府部门认为款式老旧,跟不上时代,出现大量拆除传统旧房屋,建造新式的钢筋水泥楼房的现象。当地民族局、文体局等政府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保护文化的紧迫性,同时认为必须有市场需求拉动文化传承和文化产品的消费,提出建立民族风情园,开发民俗旅游。但是,地理位置偏僻,一些民俗风情浓厚的地方交通极为不便,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需要各个部门相互支持,光靠旅游、文化部门难以推进。
三、对毛南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综合当地民众、地方文化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意见,总体来看,对于环江毛南族文化保护有这么几点思考:
(一)必须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由于交通极为不便,少数民族地区容易形成相对封闭但又完整、独特且具有原生态性质的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结构。经过数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沉淀和传承,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这种结构内部的稳定性是依靠其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协调发展来维持的,最为明显的是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当前,在国家西部大开放的前提下,在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大方向下,许多民族地区的开发多是政策专家和经济学者的规划,极少民族学家和文化专家的参与。这样难免会使开发的过程中带有政治上的强制性和经济上的急功近利性,使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以,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正确的措施应该是民族学家和文化专家的规划在前,政府的开发政策在后,对民族地区的开发采取一个缓慢、循序渐进的过程,使民族地区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外来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影响有一个逐步接触、进而接受、最终适应的过程,并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将外来的影响和因素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从而达到与外来的文化共生共存。
(二)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
现阶段,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底蕴深厚,经营底子却非常薄弱,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经验,发展需要一个比较缓慢、耐心和长期的引导过程。同时也要重视民族特色经济产业的开发。下南乡菜牛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谭复甘认为,环江作为历史上有名的“菜牛之乡”,其本身就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菜牛产业在环江还是处于一种缓慢的发展状态,主要是政府扶持相对较少。菜牛养殖要形成规模,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单纯依靠毛南族群众自己积累投入,菜牛产业未必成为规模化、产业化。所以,要发展菜牛产业,并以此带动环江的旅游业、文化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帮助。
(三)重构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群落
文化群落,是由多元文化元素有机结合,集中表现一种文化内核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生态的文化现象。达成共识的文化内核、共同参与的群体、共同的文化生存空间,是文化群落的三个基本要素。当前,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群落的构建,多数的模式是民族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保护村等形式。这种形式,在贵州、云南等也有过成功的例子,但是多数的民族地区关于重构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群落上,还处于口头形式或规划设计上,真正付诸于现实的却很少。受资金和条件的限制,地方政府虽然有志于组建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但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环江县下南乡南昌屯来说,县政府要将其建设成为民族保护村的呼声由来已久,相关部门也制定过规划,也曾经进行过实地调查,但是却难以实施。现阶段,由于文物和建筑古迹破坏严重,即使要将之建成民族村的形式,也已经失去了许多原来样貌的和原生态的条件,重建和恢复更加困难。目前,应成立以政府为主导、专家为指导的民族文化保护领导小组,制定民族文化保护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分类收集、整理调研材料,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保护资料数据库,创建民族文化教育传承队伍,筹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政策和措施应该一一出台,并且强力实施。同时,也可以借助旅游开发企业的力量进行前期的资金注入。
(四)需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机制
一方面,建立毛南族傩文化传承保护体系,创办傩文化业余艺术学校,在下南中学、下南小学设立傩文化艺术传习班,支持和鼓励民间傩师收徒传艺,培养新一代傩文化艺术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和建立一支与傩文化艺术保护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工作队伍,成立毛南族傩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加强国内与国外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同时,建立傩文化研究会,培养一批傩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编辑出版有关毛南族傩文化研究的论文、著作,为毛南族傩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
建立健全毛南族花竹帽技艺传承保护工作机制,则首先要制定花竹帽工艺保护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全县花竹帽工艺大普查和专业性调查,分类整理普查及调研资料,建立健全花竹帽工艺保护资料数据库;
其次,筹备创建下南乡古周村毛南族花竹帽工艺生态保护区,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编织工匠收徒传艺,并在适当的时候举行花竹帽文化艺术节,组织全县民间花竹帽文化传统工艺保护成果展览,并创立民间花竹帽工艺传承教育队伍和中小学校花竹帽工艺美术讲习教育基地,筹备编写花竹帽编织工艺美学讲习教材,尝试将花竹帽工艺美学引入全县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
(五)加大传承人的培育和非遗进校园力度
文化的保護,相比于基础设施建设,传承人的培养则更为艰巨。在很多地方,大家关注的都是物质层面的工作,似乎有了场所,就会有人的活动。事实上,因为这些场所是新生的,并不是传统的传承场所,不是当地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是疏离于社会的。只有政府举行活动的时候,才需要用得上这些设施和场所。因此,如何使得这些场所吸引民众参与活动是关键。在环江,铜鼓铸造是家庭作坊传承,以市场效益带动传承;肥套的传承也是家庭或家族传承,但是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而花竹帽等传承是政府组织传承,如果没有政府的订单,随时有中断的可能。民间传承从来都是依靠其自身的功能而自然传承的,现在依靠政府或外力力量,需要寻找新的领地。而非遗进校园,也许是新的时代传承的最有效模式。
四、结语
毛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予以大力配合才能得到全面的保护。从社会层面看,我们应该在思想方面有一个新的提高,对文化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能够给文化发展一个自由的空间,这样文化存在的环境才会有大的改善。政府应从根本的态度上实现其文化职能的转变,由文化主导变为文化指导,以服务者的立场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当地人是“地方性知识”的把持者,他们拥有当地文化的所有权和解释权。当地人对本土文化的热情与参与度是文化发展与延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充分调动当地人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保护才能够落到实处。毛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必须发挥教育补充的功能,从学校教育方面加强文化遗产的普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全面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