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南顿故城
2016-04-19齐中华
齐中华
摘 要 南顿故城古墓群,自1977年以来出土三、四百座春秋、汉代墓葬,出土大量珍贵文物。该墓群跨年度千余年,大量周代土坑墓和秦、西汉、新莽、东汉各时代砖券墓埋于地下,尤其是顿子国从兴到灭500年间诸侯王公之墓尚未发现,今后有待进行调查和科学发掘,这对研究上述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南顿 古城 考察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1“南顿”的由来
顿国,为前1046年武王灭商后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国之一。顿国国君在史籍中被称作“顿子”,显示顿为第四等小国,其封地面积不过250平方里左右。顿国建立后,经历了较为稳定的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自春秋中期开始,在陈、楚、鲁、宋、晋等大国争霸中原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失或续,到前496年终为强楚所灭,存在了550年。
顿国北临妫姓陈国,东接姬姓项、沈,南与姬姓蔡国接壤。这些方国的疆域在后来的诸侯争霸中处于变动之中。西周时期,周王朝王室尚强,顿国与周边诸侯国都能相安无事,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陈为大国,顿为小国,顿依附于陈,陈也需要顿国作为屏障。春秋早期,陈、顿两国关系密切。1975年秋至1984年,商水县练集乡朱集村出土一批周代青铜器,有鼎、簋 、簠、车马器等,鼎全部散佚,仅存4件西周晚期铜簋、3件春秋早期原仲簠,皆有铭文。其中原仲簠长28.3厘米,宽21.5厘米,通高18厘米,器身分别饰交叠式兽体卷曲纹和变体鸟兽纹,盖内铸有铭文“惟正月初吉丁亥,原仲作沦仲妫嫁媵簠,用祈眉寿万年无疆永寿用之”。周口关帝庙民俗博物馆也藏有l件“原仲” 簠,与前者同大同铭。这4件“原仲” 簠是陈国大夫原仲为次女所作的陪嫁器物。《春秋·庄公二十七年》载:“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原仲,春秋时期陈国大夫,死于前667年。“原仲” 簠的时代应早于此年。陈国大夫原仲与顿国贵族的联姻,说明当时顿国与陈国一度保持着睦邻关系。
顿国初都于今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清顾栋高《春秋大事年表》云:“顿国本在县(指商水县)北三十里。顿子逼于陈,南奔楚,自顿南徙,故日南顿。”周口市、商水县文物部门找到了顿国故城城址,经勘探调查表明,顿国故城呈正方形,城墙用夯土筑成,边长500米,面积达25万平方米。城墙外有壕沟护绕。故城内出土有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构件如筒瓦、板瓦、云纹瓦当和生活用具陶圜底罐,以及楚国货币蚁鼻钱等。故城外发现有西周、春秋、战国墓葬。该故城的发现,证实今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附近方圆地区为顿国疆域。
2刘秀与南顿
刘秀(前6一57),南阳蔡阳(今湖北省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刘秀的祖父刘回,曾官任巨鹿郡(今河北平乡)都尉。刘回生有两个儿子:刘钦、刘良。刘钦,就是光武帝刘秀的父亲,曾任南顿县(今项城市)县令。刘钦生了3个优秀的儿子.即刘縯、刘仲、刘秀。其中,三子刘秀肇启东汉帝统。另有刘黄、刘元、刘伯姬等3个女儿。刘良在汉平帝时举孝廉,任萧县(今安徽省萧县)县令。刘钦去世后,刘良主动承担起抚养侄儿刘縯、刘仲、刘秀3个兄弟的重担。
刘钦曾任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县令。建平元年(前6年)十二月,刘钦的第三子刘秀出生在济阳县舍。后刘钦调任南顿县(治今项城市西南顿镇》县令,刘秀和他的两个兄长刘縯、刘仲跟随父亲在南顿生活。太傅张禹的祖父张况曾“数往来南顿,见光武。”(《后汉书·张禹传》)元始三年(3年),刘钦死于南顿任上,刘秀时年9岁。刘秀和两个兄长遂离开南顿,寄养于叔父刘良。(《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高(今河北省柏乡县北)称帝,建立东汉政权。刘秀当上皇帝后念念不忘南顿父老的养育之恩,一度巡幸南顿,并多次惠及南顿人民。
建武十九年(43年)秋九月,光武帝在南巡南阳后驾临汝南郡南顿县舍,设置酒宴,赏赐吏民,表态免除南顿县田租一年。当地父老趋前叩头请求说:“皇帝您的父亲曾在南顿这里任县令很长时间,您曾跟随在此住过,因此熟悉这里的官府房舍,每次您来到这里都施予我们深厚的恩惠,希望能降恩免除十年的赋税。”光武帝说:“治理天下责任重大,我经常担心不能胜任,过一天是一天,哪敢过远约到十年呢? ”南顿吏民说:“陛下实际上是舍不得减免,何以讲得这样谦逊呢? ”光武帝大笑,又答应再增免一年的赋税。《后汉书·光武帝纪》对刘秀此次南顿之行如此记载:建武十九年,“秋九月,南巡狩。壬申,幸南阳,进幸汝南南顿县舍设酒会,赐吏人,复南顿田租岁。父老前叩头言:‘皇考居此日久,陛下识知寺舍,每来辄加厚恩,愿赐复十年。帝日:‘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吏人又言:‘陛下实惜之,何言谦也?帝大笑,复增一岁。进幸淮阳、梁、沛。”《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项城县记载:“光武台在县(治时在今项城袜陵)西北二十里。光武幸南顿时所筑。”
建武十九年(43年),光武帝刘秀诏日:“南顿君以上至节侯,皆就园庙。南顿君称皇考庙,……在所郡县侍祠。”(《后汉书·祭祀下》)南顿君庙,在今项城南顿故城北。光武帝崩后,当地群众为纪念刘秀及其父亲的功德,对南顿君庙进行了扩建,并改称为光武庙。该庙自东汉初年建成后,历遭兵火,毁而复之。1958年“扒庙打神”时被拆除,近年恢复重建。
建武中元元年(56年),光武帝免除南顿一年的徭役。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复……南顿是年徭役。”
光武帝第四子汉明帝刘庄曾巡幸南顿。据《后汉书·明帝纪》记载:永平十年(66年),“幸南顿,劳飨三老、官属。”
南顿故城还存与刘秀有关的“饮马池”、“扳倒井”、“白果树”、“跑马岭”、“阅兵台”等人文景点,至今还有遗迹可寻。
3文化研究价值
南顿故城跨越一千余年作为国都、郡守、县城,文化底蕴丰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出土的文物不少为国家珍贵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该遗址是一处夏商文化遗址、西周至春秋南顿(顿子国)故城遗址、西周至东汉末年南顿故城古墓群、东汉光武台遗址、古建筑集中的大型文物群。南顿故城遗址印证了《春秋左传注》诸多文献记载“顿,南徙,故曰‘南顿”的真实性;光武台遗址及所属庙宇建筑与《后汉书》记载:“建武十九年,光武幸南阳进幸南顿,县舍置酒大会,复南顿二年田租”正相符。
参考文献
[1] 马海珍.南顿古城解析[J].美与时代城市,2013(9).
[2] 高畅.项城南顿古城庙会的历史变迁与传承[J].中国海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