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教学在服装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09-28陈秋曼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服装教学实践

摘要:服装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构成了审美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服装将人体将人体所具有的形体美展现出来,是一种通过主体的形体展现出超越语言的艺术形式。服装设计作为一种展现美的具体方式,它主要通过行为主体的动作、表情以及形体姿势将主体所具有的美生动体现出来。同时,在对形体美无尽展现的时候,彰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由于,服装主要是通过对欣赏者的思想活动来影响欣赏者的心灵,心灵的感动需要一种静态的美来慢慢感化。但是,它在人内心中却形成一种强烈的震撼作用。例如,在设计服装环节,采用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实践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在感官美的感召下,加之于具体的形体语言,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通过一种静谧的方式展现。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服装;教学实践

一、服装教学的特殊性

1、强调对“形”的理解

在服装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意识发展趋向。这一阶段的学生对美有了新的认识,开始认识美、欣赏美、并创造美,而贯穿这一过程需要在服装教学中,对学生意与形能力的培养。学生认识服装设计美的过程中,需要对审美基础知识有着牢固的掌握,此外还要在对人文知识的把握中,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服装创作中的意与形的把握,需要教师将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课堂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在实现教学效果的同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的激发。在服装教学中,学生对“形”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差。有学生服装设计中的“形”单纯的解释为“物体的轮廓”,学生存在这种认识,主要是建立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将抽象线条表现的二维形状孤立化。因此,在服装设计的创作中,教師必须强调服装设计和其他二维画面一样,不能将“形”与“体”混淆,“体”的表现必须建立在对“形”的表现基础上。在服装创作过程中,教师一般用抽象线条来对“形”进行把握,主要表现为对设计图纸轮廓线与结构线的把握。而对“体”的把握,则主要来进行强化解释。

2、强调对“意”的理解

在服装教学过程中,不在仅仅要注意对“形”进行专业的把握,此外,还必须强调对“意”的理解。由于服装创作存在着各个流派,且各个流派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形”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态度和应用方式。因此,还必须强调“意”在服装创作中的体现意义。为此,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意”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加深其对“意”的理解。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讲,由于艺术作品在最初的构思环节,就将艺术家自身的想法与智慧密切的融汇于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因此,服装图纸的创作过程及其现实的作品,都是艺术家主观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的反应。为此,学生在服装设计作品欣赏时,要积极的去理解教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所反映的自身的情感变化与内在反映程度。服装是设计者心血的展现,因此,将设计者自身在生产过程中隐藏的创作取向的理解,作为理解设计者思想与理念的出发点。此外,还必须注意把握对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综合理解,来实现对艺术美的体现。为此,在整个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将设计者的感情与意志渗透其中。同时,还需注意,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只有积极调动创作者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符合人心理发展规律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二、一体化教学在服装教学中的应用

1、丰富教学形式

21世纪,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随着“新世纪”、“新机遇”、“新课改”等新词汇的出现,如何更好的在服装设计课中渗透美育教育理念,成为教师在开展服装教学工作中必须思考的重要内容。在服装教学课堂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需要客观分析服装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并结合美育教育工作的普遍性,确保整个服装教育环节在科学教学理念的主导下,顺利开展。此外,在开展服装教育分析环节,为更好的推进一体化教学,需要在科学认识服装教育重要性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美育教育效率,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艺术是人类生活的移情,是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为此,在服装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能够在有效渗透服装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生活的移情”、“神上的寄托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来讲,服装教学课是他们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更是自身发自内心的一种行为。服装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实现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实现服装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并真正成为学生内心语言的有效表达的重要途径。总之,通过采用一体化这一表现形式,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在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正确感知的基础上,表达对不同个体对于自身生活认识的美好感悟。

2、提高教学效率

在服装教学实践中,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引进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在服装教学中的美育策略研究在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主要是指以美为纽带实现有效教学的一种方式。在服装课课堂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观察,从而实现课前观察与课堂绘画表现的有效链接。一体化教学在服装教学课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实现服装教学的生动,在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实现观察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学生具体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其审美鉴赏能力的明显提高,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创造表现能力的同步提高。一体化教学在服装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好像进行策略研究 ,主要是基于对服装教学课中的美育策略的现状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设计创造的高标准。

结束语:

当前,在服装教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如何把握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作为重要内容,从而在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最优化目标,最终体现出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优越性。这一切不仅仅可以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在推动服装教学改革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汪兴科.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在电焊工一体化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 2015(21)

[2]周广亮,章建平.《平版印刷操作实务》一体化教学课程设计[J].广东印刷. 2017(03)

[3]黎载辉. “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 职业. 2017(07)

作者简介:陈秋曼,女,1978年11月),汉族,籍贯:浙江温州,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指导师,研究方向:服装结构与工艺。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服装教学实践
道具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