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媒体下,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研究

2018-09-28黄录良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不忘初心大学生

黄录良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繁荣,网络视频媒介上的影视作品创作者越来越年轻化,风生水起的微电影几乎是最能够代表这个时代气质的事物,当代大学生作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其创作的思想与理念也随着实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电影走进校园,丰富了校园生活,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文中从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具体实践出发,分析当前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盲区和误点,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移动媒体;大学生;不忘初心;微电影创作;创作瓶颈

微电影业界普遍的共识是指,一般时长在30分钟以内,在一定的时间中表现一定的思想主题的一种电影形式,这种电影形式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塑造,较短的电影时长等特点[1]。内容融合了风趣幽默、时尚潮流、公益宣传、商业营销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组合成为系列。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教授认为,可以将微电影视为除了大银幕电影、电视短片之外的“第三电影”并与前两种电影并称中国的“大电影”[2]。

一、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可行性

从微电影的制作特点来看,微电影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微投资、微时长和微制作周期[3]。正是基于微电影创作的这三个基本特点,使得微电影有别于传统的电影特性。微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平民化和草根化。

1.微电影的“三微一体”性

微电影具有微时长、微投资和微制作周期特点。几百元投资就可制出微电影,数周内就可完成制作,几乎全部的视频软件平台都支持微电影的上传分享发布功能[4]。这些特征告诉我们,大学生微电影的创作和制作是非常容易实现的,我们不必为制作一部微电影而花费更多的经费,完全可以在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来选取场地、道具和摄影器材。除此之外,微电影的放映也不需要像传统电影那样通过院线影院来放映传播,只需要上传至各大视频终端软件即可,其传播方式也更加方便简单。

2.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便捷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更使得人们愿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欣赏微电影,并对其进行评论和互动。

全媒体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将人类带进了大传播[5],《电影自习室》等众多分享拍摄技巧以及制作经验的系列短片,为大学生的专业化制作提供了教学案例。“V电影”网站和“场库”等各类专业微电影APP的诞生,为大学生微电影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专业化的平台。

3.大学生自身需求及创作的便捷性

利用微电影来记录点滴生活、传达思想见解、表达自身独特的内心情感,更是新时代大学生自身最需求的。

2018年春节前后,由陈可辛导演的微电影《三分钟》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引起了人们的思考,看多了泰国的感人催泪广告,这次终于看到了我们春节题材的走心广告,而且这次导演陈可辛所使用的拍摄器材竟然是Iphone X。

二、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往往在故事的创意、剧本编写、分镜头创作、拍摄技艺与剪辑手法和特效制作时,都会比较彰显过多的“个人主义”,忘记了创作微电影的初衷与最初的本心,忘记了拍摄手法中最基本的推、拉、摇、移、跟、旋、甩、虚等拍摄手法,忘记了学习的最基础的影视专业知识。[6]

1.前期剧本编写不足

(1)选题单一

不管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大学生的选题普遍很单一,对生活的理解非常的简单,不能深入探讨事物的本质。如果要拍摄一部纪录片首选是美食,其次是贫困户。这也是因为大学生阅历不足而导致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即便有了很好的选题,也因为没能深入的探讨,使得选题上升不到一个思想高度而留下遗憾。这些导致了大学生微电影作品的流传,只能在学生之间,甚至只能成为一个宿舍的暗号,而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共鸣。

(2)人物单一

婴幼儿早教专家有一个观点,小孩子的世界很小,在小孩子的眼里只有父母和家里的事物,因此家里发生的一切事情包括父母的言谈举止,都会或多或少对小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形成小孩对这个世界的认知。[7]大学生的世界同样是很小的,这就会导致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人物形象单一片面,人物关系平凡简单,影片故事内容不矛盾,人物关系不冲突激烈,人物形象不立体丰富,影片整体印象单调无聊。

人物的扁平化、人物行为的模式化、缺少足够的人物内心的揭示用来支撑“这个人做这件事即是合理的”[8]逻辑,这些都是大学生微电影作品的一个共性。

(3)叙事单一

故事的讲述有很多种方式和方法,但大学生们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表达方法。在故事和观众之间是需要经过戏剧艺术的加工,才能達到传播的目的。大学生所创作的电影大多都采取了小学生写作文式的叙事方法,通常采用事件的开端、事件的发展、事件的高潮、事件的结束,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小学生在记流水账一样。使得故事本身没有精彩点,不能很好的给观众一种带入感,失去了微电影本身自有的吸引力。

(4)对主题的凝练不够

大学生微电影作品选题的角度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对影片主题的呈现上更多的是流于表象,无法深入探讨,只是对影片情节进行流水账式的讲述,对更深一层的主题,如人性的善恶、情感的可贵等,缺乏深度的进一步挖掘。

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往往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不仅仅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在短小精悍的影片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人生百态。

(5)剧情的设置缺乏冲突点

在大学生微电影作品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剧情的设置缺乏矛盾和冲突点。哲学上讲: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句话套用在微电影作品中,矛盾冲突是推动微电影剧情发展引擎,有矛盾才有剧情的发展,才有兴趣点。没有矛盾冲突,整部影片中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事件都会处于同一地位的。因为没有突出点,没有主要矛盾,这样就会使得影片格外平淡,影片中所有的事件就会显得拖沓,观众观看影片过程中的情绪一直都会处于同一维度,没有起伏感、落差感和紧张感。

2.中期影片拍摄不足

(1)拍摄技巧的不足

大学生微电影创作中大多都使用单反进行拍摄,而对于灯架、录音设备、摇臂、轨道等其它辅助设备应用较少,这就会使得所拍摄的镜头画面存在一些缺陷。如画面不丰富、运动不协调、光线不明亮、现场声音不清晰等常见的问题。当我们在室外拍摄或在嘈杂的环境中拍摄时,往往会因为没有专业的音频采录设备而出现现场杂音过大、旁白听不清楚、信噪比很低等严重影响影片整体效果的情况。

(2)拍摄场地选择的局限

不同的影片内容要求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拍摄,才会有更好的画面效果,也更加利于影片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恰当的拍摄场景对于烘托影片氛围和传达影片的思想有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大学生的性质、学习、生活圈子等因素的制约,拍摄场景也大多选择在校园,这样就会造成,在熟悉的场景中会使得观众的观影新鲜感大打折扣,尤其是作为第一传播观影者的本校师生。

(3)演员的表演有待提高

由于大学生自身阅历和年龄的局限性以及创作环境的制约因素,使得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选题受到了年龄上的约束。与老人和小孩有关选题的微电影就特别少,主要是因为演员不好找,其次是因为小孩子并不能有效的接受导演的安排。

另外,在大学生微电影作品中,演员的表现能力也是良莠不齐,大多都是随意找来帮忙的临时演员。再加上导演的自身专业水平、现场的场面调度能力、引导演员、现场演示、讲解不够精准、不能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导致成片不可避免的呈现出“尬演”等不良表演倾向,整体风格生硬,让观者不能投入到影片内容中,也会让观者产生不良的观影感觉。

3.后期制作不足

微电影的后期制作包括画面的剪辑、音频的制作、画面色彩风格的应用以及特效的设计和制作,这是一项技术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工作,注重过程,同样注重整体效果的把控。

(1)画面剪辑不足

巧妙运用分剪插接镜头,就是将一个整体拍摄的镜头画面进行分解,将一些不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巧妙的插进去,从而使影片情节更加的流畅自然,使其制造悬念,增加可观赏性。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微电影精品大赛中,《关于秋的只言片语》是一部关注中国弃婴问题的公益微电影。

把握镜头感主要体现在拍摄和剪辑过程中,坚持轴线的基本原则。因为微电影的镜头大多都是在不断变化着,所以对运动镜头剪辑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如在展现一个人的某一个动作的时候,就会把静止的帧暂停在准备运动的镜头,下一个镜头就会从不同景别动的那一帧开始,这样就会使得整体画面流畅舒适。

(2)特效的设计与制作存在缺陷

影视特效对微电影主题思想的表达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画面难以展现和为了达到更好的画面效果时,特效的设计与制作弥补了画面的缺失。而优秀的特效设计和画面,不仅需要娴熟的软件操作技术,更需要特效制作者的设计理念和追求。如今大学生微电影作品中的大部分特效和包装,都源于网页上直接下载的别人设计制作出来的模板

(3)画面色彩以及影片节奏的把控不足

色彩,对影片整体氛围的表现、映射影片的情感、表现影片的主题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需要在拍摄时就提前安排好进入画面事物的颜色,同样也需要在后期制作中对画面的整体色调进行调节。红色代表热情、活泼、温暖、幸福;黄色代表明朗、愉快、高贵、希望;蓝色代表深远、沉静、理智、寒冷;白色代表纯洁、朴素、神圣、明快[9]。而大学生微电影作品中很少见到细致入微的色彩展现。

4.大学生微电影的创作,呈现出浮躁功利的情绪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生活压力大人心焦虑,人人都渴望成功。这种种心态或多或少对每个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功利主义的盛行、缺乏严谨的学术钻研精神,大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生的事物和观点,但是也缺乏自身完备的甄别系统。大学生微电影的创作,恰恰因为过于功利而忘掉了创作的初心,导致了盲从、抄袭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忽视了艺术创作的原则和意义,不仅不能讲好影片中的故事,而且摄影技术欠缺,拍不出有新意、有内涵的高质量画面。

三、大学生微电影创作误区的解决之道

每一种艺术都离不开生活的土壤。艺术的创作,只有当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观察和了解时,创作者才能更清楚的探明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1.深入思考,观察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10]。把故事原理扩充成一个完整的、曲折的、感人的、有料的故事,是需要更多真实的生活细节来作为填充的。而大学生对日常生活缺乏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更深一層的思考。优秀的微电影作品之所以优秀、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还原了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某个细节,使观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引起了观众更深入的思考,让观众感觉到了满足。所以,电影电视是人们想象的共同体,他从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

2.精雕细琢的匠心意识

微电影作品属于影视文化艺术,每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作品,都需要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和精品意识,每一个细节都是要经过汗水的浇灌才能做到更好。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要有文学素养和文学审美,深入生活,挖掘作品的深度。

(1)影片整体节奏的把握

在微电影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起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观众的眼睛,节奏的使用至关重要。在影响微电影节奏的故事情节发展、画面色彩、背景音乐和画面剪辑节奏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直接作用于微电影的整体节奏和观众的观影体验。

(2)严格把关每项制作步骤

微电影的整个制作流程包括前期的故事演绎、剧本撰写、分镜头脚本的编写、中期的画面拍摄和后期的画面剪辑和调色包装等环节。中期拍摄时做到拍摄手法精益求精、画面内容丰富多彩、整体色调严格把控、场景道具精心准备。后期制作的时,做到镜头衔接顺畅自然、蒙太奇剪辑技巧灵活运用。只有做到每一步都是精心制作、从严要求,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微电影作品。

(3)调整心态摒弃功利主义

大部分的大学生年龄尚小,年轻气盛,但是有时候也会缺乏鉴别和判断的能力。有的学生自认为有较高的文学功底,熟知编剧技巧,在创作剧本的时候轻浮,这其实是对微电影剧本写作知识理解不足的表现。还有一些同学将剧本一字一句的翻译成了镜头画面,这其实是不明白文学剧本与微电影影视创作分镜头脚本的区别的表现。

(4)加强专业知识的和技能的不断学习

大学生微电影的创作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事物,还处在理论和技术不断更新前进的道路上,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更加自主的去学习新出现的知识,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打牢基础,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著名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并没有在大学里学过电影创作,他说:“我长期希望弥补理论教育的缺陷,但是我仍然认为最好的学校就是拍片现场[11]。”这说明,实践同样也很重要。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已故教师韩小磊说:“拍电影有他自身的游戏规则、操作方式、动作技巧,这是可以学的”[12]。针对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编剧、拍摄、剪辑等是完全可以通过理论加实践来获得,因为这样可以使大学生的微电影创路少走一些弯道。

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和创新发展的使命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文化强国事业的不断繁荣壮大,人民群众对大学生微电影创作作品的认可度不断提高。站在微电影面向未来不断发展创新的起点上,大学生微电影事业的创新和发展虽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意想不到的挑战,但它肩负着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林文强.摄影技法在微电影创作中的运用.[J].视听.2016.07(05):66-67

[2]丁亚平.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发展.[J].观察,2012(11):28

[3]张高伟.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J].美与时代.2016.07

[4]谢志勇.浅谈微电影.[J].新闻传播.2012.(9)97

[5]张全名.全媒体新闻采写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范玉明.微电影艺术特征探析.[J].新闻传播.2015.(6)36

[7]陈旭光.论艺术创造中的“对话”与潜对话.[J].天津社会科学.2011.04

[8][美]罗伯特·麦基.故事:结构·材质·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1):110-121

[9]梁冬梅.影视创作中的对比艺术探微[J]当代电视,2014.03

[10]张贺静.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误区与对策[J]艺术,2015.09

[11]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M].北京:中國电影出版社,2009.

[12]王俊秀,杨宜音.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不忘初心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审计干部要永远“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的由来
央企要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达州跨越发展需要不忘初心,坚定前行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习近平再提“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