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数学中的读题艺术

2018-09-28鹿晓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默读精读

鹿晓艳

[摘 要]数学不仅涉及逻辑思维,还与文本阅读有着重要的联系。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关键是读懂题意,因此解决数学问题需先学会读题。阅读数学文本的方法有通读、精读、细读、默读、齐读和二次审读,阅读的同时可以画出重点词句,揣摩其内涵与作用,从而找到解题思路,正确解题。

[关键词]读题艺术;精读;细读;默读;齐读;画重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6-0071-02

阅读数学文本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读。所谓通读,即整体感知文本材料,提取文本中涉及的数学概念、定律、法则等的整体轮廓。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层次,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

一、精读——培养能力

精读是建立在通读的基础上的,通读时感知和收集到的数学材料,需要通过精读来咀嚼和吸收。精读是数学阅读的主要流程,也是学生将获得的视觉信息转化为“认知图式”的必经步骤,是学生形成数学理解的必由之路。精读是读者通读文本形成深度思考的方法。

实践中,教师可采取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如引导学生提取和解释数学文本中的关键词,适当增设一些过渡词来连通句意,压缩语句理解关键信息。当然,还可以用画图等方式重新生成信息。在精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力明显活跃起来。

【例1】小黄的爸爸买了25千克花生油和 6千克大豆油,一個月来,小黄家吃了5千克花生油,还剩多少千克花生油?

第一步,通读,整体把握题目梗概,初步判断数量关系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联:25是花生油总量,6是大豆油总量,5是已经食用的花生油重量,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千克花生油”,由此初步判断,此题的解答与大豆油无关。第二步,精读,提取与花生油有关的信息,发现可以将此题改编为“有25千克花生油,食用了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如此一来,所求与已知之间的数量关系变得明朗:花生油总量-已食用的花生油重量=剩余花生油重量。这时再来解答,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

类似的存在干扰条件的问题,在高年段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读题的引导,让学生先通读后精读,逐步去粗存精,排除干扰条件和次要条件,找出关键信息,进而正确解答问题。

二、细读——寻找关联

低年段的学生受文字储备量的影响,读题时往往要用手指头指着逐字阅读,这样不便于整体理解文句。到了中高年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字储备量,教师应让学生细读、反复读,做到读通顺,不加字也不掉字,会断句,直至读懂题意,并提取出有用的数学信息。

如例1,教师让学生细细读题,使之明白买来花生油25千克,买来大豆油6千克,而不是两种食用油共买了25 千克,同时明确重量发生改变的只是花生油,而大豆油一直保持不变。初步理解题意后,还要学会捕捉关键词,于是教师提问:“哪些词容易误导我们?”学生边读题边画出关键词,并在相关的词语下画线(如下所示),用画重点的办法来提高读题的准确度。

小黄的爸爸买了25千克花生油和 6千克大豆油,一个月来,小黄家吃了5千克花生油,还剩多少千克花生油?

细读题目,全面把握每个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画出关键词语,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已知、未知和所求,并弄明白每一步需要哪些条件,暂时用不到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多次使用。

三、默读和齐读——探求解法

首先,让学生独立默读,画出问题的关键词并陈述理由。有的学生画出“分成了”和第一个“和”字,理由是长方形是由三角形和梯形拼凑成的;有的学生画出“比”和“少”,理由是三角形与梯形之间存在面积差;还有的学生画出第二个“和”字,提醒自己目标是分别求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齐读题目,并启发他们在齐读的同时寻求解题思路。题目中的显性条件有两个,一是长方形的长与宽,二是三角形的面积比梯形的面积少180cm2;隐性条件是长方形的面积。根据“分成了”可以明确,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合起来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即30×20=600(cm2)。由“长方形被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比梯形少180cm2”,可以将所求问题转化为和差问题。对五年级学生而言,知道两个数的和差,求这两个数还是有难度的。这时,教师不妨提示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变化,并在图中将梯形比三角形多出的部分标注出来。这一提示让学生意识到画辅助线,学生由此分割出了一个小长方形(如右图)。

画出图形后,学生很快就形成了清晰的解题思路:小长方形的面积即为梯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差,等于180 cm2。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再次默读题目并着手解决问题。根据小长方形的长为20 cm,学生求出其宽为180÷20=9(cm),因此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长[30-9=21](cm)。故[S三][=21×20÷2=210](cm2),[S梯]=[210+180=390](cm2)。

四、二次审读——另辟蹊径

当用固有的解题模式或路径难以求解时,教师不妨启发学生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寻找突破口,尝试其他解决之道。摆脱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需要在解题过程中或思维受阻时,对主次条件进行二次审读。二次审读应以问题为导向,对所有条件做出新的解读,以获得新的理解。

如例2,因为条件严重不足,直接求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都比较困难,不是缺少底或高,就是两者都缺。而且,在添加辅助线求出小长方形的面积后,还要求出小长方形的宽、三角形的另外一条直角边……这样做,翻来覆去,非常复杂,学生很容易走入等量代换的“迷宫”。对此,教师带领学生二次审读,然后在求出小长方形的面积后打住,因为这正是另辟蹊径的节点。教师提问:“能不能不求出相关的边长,只进行面积整体代换就求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呢?”此时,关键条件“三角形的面积比梯形少180cm[2]”再次发挥作用,显示出多重利用性。二审关键条件,将思维神经触探到长方形上,然后“提审”次要条件“长方形被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由此得出另一种思路——将梯形去掉小长方形(面积为180cm[2])后得到的三角形与所求的三角形一模一样,因此它们的面积相等,所以[S三]=(30[×]20-180)[÷]2=210(cm[2])。接着,二审次要条件,得出[S梯]=[S总]-[S三]=30×20-210=390(cm[2])。

上述案例中,教师带领学生二次审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如添加辅助线,将题目中的条件直观地呈现出来,启发学生将复杂的文字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图形语言。例2中,三角形的面积比梯形的面积少180 cm[2],这只是一个数字概念,很抽象,图中并没有标注出来是哪一部分,所以可以考虑添加一条辅助线。这样,相差的180 cm[2]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概念,而是转化为具体图形的面积,指向性和指代性就更为明确。

综上所述,透彻地解读题意,准确把握题目文本明确给出的数量关系以及暗含的数量关系,过滤掉无用信息,重点解读“黄金信息”,附带使用一般信息,整合各项条件,综合作用、科学安排,可极大地提高解题效率。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默读精读
浅谈如何研读合唱作品
谈小学蒙古语文新课程阅读、朗读与默读教学的评价内容
新国标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浅析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商务英语精读课堂的合作学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