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师范生短期支教可持续模式探索
——以浙江省淳安县“医学生支教”团为例
2018-09-28钱筱玲马佳玲金蓉家浙江中医药大学
钱筱玲 马佳玲 金蓉家 (浙江中医药大学)
短期支教是高校中不断活跃的实践形式,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为主,主要包括暑期“三下乡”实践平台的支教活动、高校团委组织的支教活动以及社团、个人发起的支教活动。就支教主体而言,师范生有着明显的专业优势和较好的培训环境,更受支教客体(受教学生)家长认可;非师范生由于时间短、专业性弱等根本问题的存在,短期支教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就非师范类大学生的多边互利的可持续支教模式进行探索。
一 短期支教矛盾日益凸显
随着“三下乡”政策推动及社会媒体对支教事迹的报道和认可程度的增加,掀起了大学生支教的热潮,但短期支教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部分支教主体存在贪图荣誉、乡村旅游等意识偏差,表现出敷衍随意的精神状态。[1]而前往中西部地区或者偏远山区进行的短期支教,存在的资金和安全问题让人担忧。对支教客体而言,短期支教往往持续一周到一个月,以开拓视野为主的课程五花八门,虽极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但也造成其注意力和专注力的分散,容易变味成假期游乐园、扰乱开学后的教学秩序。[2]师范院校将支教发展为学生的实践、实习阵地,极好地促进了长期支教的发展,部分地区师范生开展顶岗实习支教[3],意义长远。非师范团队的实践中发现相较于支教客体的入学、升级带来人员变动造成的信息处理,支教主体的因自身学业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历届更替形成的大流动性使得团队每年需要担负更多的组织与培训费用、人才的流失也促使办事效率低下、团队磨合时间延长。因此,探讨专属非师范生多边互利的可持续支教模式成为迫切需求。
二 短期支教可持续性模式探索
完善可循环的模式是团队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非师范生支教发展在时间、精力、专业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挂靠完善的公益组织、参与暑期实践项目申报成为支教团队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2015年由浙江某校医学生自发组织成立“医学生支教”团队前往淳安贫困山区开展义教活动,得到了淳安县团委和当地学校的支持,并受到了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的好评与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发展机制,主要包括项目成立、筹备、主题夏令营、人力资源蓄积四个方面。
(一)项目申报
1项目申报前期——调研对接
项目策划前进行实地考察,主动与支教学校进行沟通,明确支教学校在教育教学上有哪些欠缺和不足,准备前期教学计划;与支教地团委做好对接,做好长期合作与完善宣传准备;与支教团队做好对接,结合往期课程设计做好新一期暑期夏令营安排,使教学内容系统化、规范化;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问等途径了解支教客体的基本情况和需求。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合适的教学科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和形式,减少教学过程中出现例如教学内容学生不喜欢,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学生不接受,课堂秩序混乱等问题。此外,还需通过课堂试讲、策划介绍等形式加强支教学校对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了解,促进实践更好发展。
2 监督指导与权益保障
大学生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的政策引导、媒体报道引发的社会对支教志愿活动的关注,使得各类项目申报中常见的支教实践类别;“医学生支教”团队在参与浙江大学生支教联盟、校暑期实践、滴水公益组织、“三下乡”组织中的项目申报过程中不仅获得各单位的引领,在项目指导、权益保障、项目资金上也给予一定保障,并以其完善的评估和激励机制监督项目实施进展。
(二)筹备
1 资金募集
资金为实践成功实施的必要保障,支教点以偏远山区为主,出行与饮食费用对并无经济来源的在校大学生是一大难题,项目资金往往入不敷出,为减少受助学校负担,团队长期发展需要额外的资本积累。此次支教借助传统的募资方法包括爱心人士赞助、义卖等线下募捐活动;更利用新型集资方式包括直播带动筹款,99爱心公益筹集资金,开设网络爱心商店等为实践开展提供了多渠道筹资途径,效益显著,也让公益变得简便透明。
2 动员宣传
适当的宣传和报道增加团队的真实性、志愿者积极性,尤其是主流媒体的报道,增加了社会关注度,证明了团队的价值。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端媒体成了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自媒体的出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以其传播快、互动强、多样化等优点成为民间团队的主要宣传阵地。通过新闻、微信、微博如何借助自媒体增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值得深思。“医学生支教”团队除了新闻、人人、微博这些平台之外,成立团队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动态,优酷发布组织视频,在喜马拉雅电台发布志愿者故事音频,做好充足的公关准备。不仅仅是当地留守儿童、志愿者们,对当地老师优秀事迹、家长等撰写报道也可提高新闻的新颖性与深度。
3 选拔培训
完善招募选拔机制,包括面试、情景模拟、课程设计等在内的选拔方式,对沟通、摄影、文字撰写等多方面了解志愿者,针对不同岗位需求认真甄别责任心强,支教意愿高的高素质队员。同时聘请专业老师及优秀往届队员加强岗前培训,组织模拟教学等提升教学能力,也在活动中磨合队员关系,培养彼此默契。注意人力资本蓄养,保留优秀队员为团队提供帮助和指导,提高老队员比例,设立常驻理事团,开展队内岗位一对一培训加快新实践队的快速成长。
(三)主题夏令营
1 项目实施
短期支教时间的局限也使得很多教学如走马观花,紧凑丰富的课程超出支教客体的接受能力,教学成果大打折扣。凭借自身专业特色而设立的主题夏令营在短时间高聚焦的教学模式深化学习记忆,完善水平测试与表彰激励支教客体好学奋进,同时也减少了年龄差异带来的教学难度。此次医学生支教团开展医学主题夏令营,以《医学小课堂》《同伴教育》为专业特色课程开展教学与活动,同时辅以《五步拳》《视野拓展》等特色课。医学主题围绕“认识身边的中草药”“夏日虫咬小贴士”“家用急救知识”“医院就诊流程”四个模块进行教学,帮助支教客体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急救常识,填补在成长过程中该类知识的空白,让孩子们能够为自己的生命树撑起一把“保护伞”。简单易操作的小技巧结合情景模拟,帮助其学实处。
2 双向评分
支教主体与实践点制定合适的双方互评打分细则,减少定性评价。双方以相应分值定量互评,并做好信息统计公布,针对实践评价和建议做出反思。这不仅仅是对志愿者除校方或组织外的又一监督反馈,志愿者对实践点的评价打分也为其他支教团队的实践地点择选提供了建议和借鉴。[4]
3 建档互通
对学生建档落实支教后反馈。互相保持书信互通、协助爱心人士结对、开展暑假亲情互动等可以持续关注和帮助支教客体,其中,就在校大学生而言,最具可行性的便是书信互通:陕西科技大学汇海基金会“希望家园”中“蓝色信箱”计划成功与支教地搭起沟通的桥梁,在支教点学校设立特定信箱,设人统一投递,便捷沟通桥梁。加强对课程及教学模式建档,整合优秀教学资源。
(四)人力资本蓄养
为确保支教志愿活动长效性,每年都会有大量志愿者加入,需要合理的培训和锻炼加以磨合;每年也会很多优秀志愿者脱颖而出,选拔培养强实力理事部成员,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支教联盟交流会、参与各类支教答辩提升综合能力,丰富组织经验;新选拔负责人需参与前期支教全过程,学习熟悉策划实践全过程,让代代相传更具可靠性。
总结:在校生尤其是非师范生区别于专职义工,存在发展长期支教活动的局限性,探讨多边互利可循环易操作的支教模式是长期发展方式之一。结合大学生暑期实践,发挥专业优势,以实践项目申报为中心环节,挂靠学校或社会公益组织,围绕申报、筹备、实践、人力资本蓄养开展代代传递模式,不仅为志愿者提供权益保障、借助挂靠单位稳定团队长期发展,更整合共享社会支教资源,为山区孩子带去长期又高效的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