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容依托理念的美国小说课程设计*

2018-09-28李莉莉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书育人 2018年27期
关键词:犹太巴士理念

李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 内容依托理念与美国小说教学

内容依托理念主张“外语教学要围绕学习内容或者信息进行”[1]。内容依托教学“把语言教学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能够“弥补学生在语言能力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之间的差异”[2]。内容依托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其中“内容”包含众多层面的理解,有的学者指出应该是“课程概念”,有的学者提出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或者认为重要的任意话题”,还有学者认为可以是一些“教学材料”,这些材料“吸引学生的认知方面而且要求比较严格”。基于内容依托理念的教学模式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浸入模式教学”中,内容教学占据主导地位,明显的语言教学不多,学生利用第二语言学习专业课程,能够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课程模式教学”主张相对于语言教学来说内容教学要多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调整使用的教学话语,采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套路讲授课程内容;“课程加语言模式教学”强调内容教学与语言教学一样重要,可以通过两种教学的融合,达到既向学生传授课程内容,又发展学生语言技能的目的;“主题模式教学”认为语言教学更重要一些,也就是说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发展他们的语言技能[3]。

国外内容依托理念相关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高等院校在外语教学中应用内容依托理念,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爱德华兹等人在渥太华大学低年级阶段进行教学实验后指出,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与传统课程班级学生一样得到提高,而且前者在语言使用上更有自信心[4]。雷迪等人在进行评估式研究之后指出,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既提高了语言能力,又获得了专业学科知识[5]。斯特莱科等人认为,这种通过学科带动外语学习的教学能够取得成功,主要由于三个原因:学科内容占据主导地位、语言资料真实生动以及对学生语言、认知和情感等因素的关注[6]。此后,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学开始推广这种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外语教学理念。国内外语界人士对内容依托理念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王士先将美国大学实施的内容依托理念与中国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指出这种模式是进行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7]。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呼声的高涨,内容依托理念受到空前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展开实证研究。大连外国语大学常俊跃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容教学法理论指导下英语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对这种教学理念在英语专业的运用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探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此外,还有博士论文对内容依托理念进行了探讨,例如,廖春红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内容依托理念在法律英语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8]。

美国小说课程在英语专业大四年级开设,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美国小说原著的能力,掌握分析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加强对与美国小说相关的文学及文化知识的了解。美国小说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具有双重性,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采用内容依托理念。本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内容依托理念与美国小说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从教材编排和教学方案设计两个方面对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计进行深入透彻的探讨。

二 基于内容依托理念的美国小说教材编排

内容依托理念把语言教学融于学科知识教学中,基于内容依托理念的美国小说课程具有更强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在教材的编排上,应该强调语言训练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我们开发的美国小说课程教材具有成体系的学科知识内容,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注重学科专业性、内容趣味性与效用性,竭力提供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系统的专业知识。美国小说课程教材包含16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精心地设计出教学版块,系统地介绍作家和作品的创作年代、所属的文学流派以及分析作品的方法和技巧等学科知识,使学生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对作家生平和创作历程有基本的了解,在文本分析中应用文学批评方法和技巧,深入领会创作背景和作品的写作特点,从而真正地理解作品的内在实质。同时,美国小说课程教材还设计出与学科内容密切相关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练习,提供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高语言技能。

为了方便内容依托理念的实行与操作,斯托尔等人提出了“6T”原则组织和安排教材内容。这里的“6T”指的是Themes(主题)、Texts(文本)、Topics(话题)、Threads(线索)、Tasks(任务)和Transitions(过渡)[9]。首先,教材需要一个明确的主题。美国小说课程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确定的主题,这个主题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主体思想。主题的确定遵循作品的专业性的原则,并且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相符合,在学生的语言能力掌握的范围之内。其次,教材需要特定的文本。美国小说课程教材选择的是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具有真实性和效用性,学生在文本研读中学习学科知识,还在实践应用中提高语言技能。文本研究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整合。再次,美国小说课程教材通常从不同角度阐释一个单元的主题,这些不同角度就构成了不同的话题,其中每个话题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情境。美国小说课程教材的每个单元还往往存在一条线索,这条线索使主题更加突显,同时也让话题与主题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更具逻辑性。根据单元内的主题、文本、话题等具体内容,美国小说课程教材设置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构成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完成任务时既提高语言技能,又掌握专业知识。教材中不同话题、不同任务以及它们与文本之间要有自然的过渡。

按照“6T”方法,我们开发了基于内容依托理念的美国小说课程教材。以教材第15单元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巴甚维斯·辛格的小说《旅游巴士》为示例,具体编排如表所示。

?

本单元以美国犹太小说展现的犹太文化特性为主题,以《旅游巴士》作为文本,围绕主题提出“犹太人的身份意识”“苦难—救赎”“同化—回归”等分话题,这些分话题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从不同的角度扩展和深化本单元的主题。小说的线索叙述者“我”等犹太移民,将这些分话题链接起来,它们在这些人身上最为明显地体现出来,从而更加突显主题。课堂实践中的美国犹太小说的写作特点分析、人物分析、主题思想分析、语言分析等任务素材,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积累了学科知识,锻炼了文本分析技能,又提高了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三 基于内容依托理念的美国小说教学方案设计

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落实内容依托理念,我们根据美国小说课程的独有特点,策划了一整套教学方案,以《旅游巴士》为例,具体教学方案设计如下。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基于内容依托理念美国小说教学过程的基础。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设置引导性和框架性介绍。以《旅游巴士》为代表的美国犹太小说是辛格等美国犹太作家在特定的文化、历史和地域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阅读这些作品常常遇到障碍和困难,甚至会让他们望而生畏。通过课前准备内容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旅游巴士》的创作背景和写作特点,降低学习难度,缓解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为后续的教学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准备的资料包括:相关犹太文化的补充资料、相关美国犹太小说的补充资料、美国犹太小说赏析的方法与技巧、美国犹太移民的生存状况、辛格作品的写作特点介绍等等。这些资料包括视频和音频资料,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和扩展了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实践是基于内容依托理念美国小说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首先,教学导入部分介绍美国犹太小说的发展历程、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现状、主要代表作家、写作特点,等。美国犹太小说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犹太作家在创作时大多受到犹太文化传统和犹太移民生活经历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小说往往以犹太人作为主要人物,反映犹太民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遭遇的“身份意识”、面临的“苦难境遇”、经历的“同化—回归”等问题,主要代表作家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索尔·贝娄、艾萨克·巴甚维斯·辛格,等。教学导入部分提及了美国犹太小说中的犹太主人公、“身份意识”“苦难境遇”“同化—回归”以及作家辛格,可以把这部分介绍作为线索,自然过渡到对辛格作品《旅游巴士》的解读环节。与此同时,这些内容还丰富了学生们的相关专业知识,使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达到更深的层次。

主题讲解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大多数美国犹太作家一样,辛格的作品蕴含深厚的犹太文化内涵,主要对犹太人的生活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因此,可以从小说展现的“犹太文化特性”的主题层面讲解《旅游巴士》文本。小说的叙述者“我”是一位美籍犹太作家,乘坐旅游巴士前往西班牙旅行,结识了一群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与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故事。结合《旅游巴士》文本的写作特点,可以将“犹太文化特性”主题分析具体分解为有关犹太文化的具体话题,例如“犹太身份意识”“苦难—救赎”“同化—回归”等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在对小说文本中的人物“我”和韦尔豪弗夫人进行分析和解读时,提示学生要从犹太文化历史的视角考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引导学生关注他们身上流露出的“犹太身份意识”。“我”同巴士上的其他人谈话时,总是要先指出自己是犹太人,现在的职业是意第绪语小说家。“我”与韦尔豪弗夫人攀谈,马上就根据她的口音判断她是犹太人,而韦尔豪弗夫人也马上改用波兰语和意第绪语与“我”交流。旅游巴士上,只有“我”和韦尔豪弗夫人是犹太人,所以韦尔豪弗夫人只对“我”讲述她曾经的悲惨遭遇和现在的不幸婚姻生活,而每当“我”陷入与麦塔隆夫人的纠缠之中时,韦尔豪弗夫人都会出现,给“我”警示。学生认真阅读这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辛格通过这两个人物,真实地反映犹太移民在异域环境中的生活和心态。尽管很多犹太人已经融入主流社会,但犹太人的身份意识却深深地根植于他们的内心之中,他们也总是尽可能为犹太同胞提供帮助。学生从“犹太身份意识”这一角度分析“我”和韦尔豪弗夫人的情感、言谈和行为举止,很容易理解小说文本对他们的描述,而且能够从专业知识层面加深对犹太文化的认知。

在话题教学中,还要强调小说文本中的“苦难—救赎”文化母题与“犹太文化特性”主题的密切关联。韦尔豪弗夫人曾经在集中营遭受过残酷的迫害与蹂躏,虽然幸免于难,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仍然遭受歧视与鄙夷。她因为购物太多,耽搁其他乘客的时间,多次被丈夫在大庭广众之下责骂甚至毒打,也被大家认为是个疯子。讲解这一话题时,应该让学生理解,韦尔豪弗夫人的境遇表明她始终无法摆脱非犹太人的冷漠和折磨,她的经历实际上就是犹太民族遭遇苦难的象征。在历史的进程中,犹太民族承受着不计其数的痛苦与磨难。但是,犹太人却把受苦看作是上帝眷顾他们的最好方式,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学生强化了对犹太文化传统中的“苦难—救赎”文化母题的理解,就懂得了为什么在小说的最后,“我”和韦尔豪弗夫人不约而同地离开了旅游巴士,在同一辆列车上不期而遇,开始追寻新的生活。话题教学向学生输入犹太文化内涵,他们就能体会到小说文本不但展示犹太人在异域生活环境中的境遇,而且还有力地阐释了犹太传统中的“苦难—救赎”文化母题,从而加深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

话题教学中的“同化—回归”文化母题,也是对“犹太文化特性”主题的展示与呈现。自从犹太民族离开“家园本地”流散到世界各地,犹太人就面临与主流社会群体同化的问题。小说中的“我”已经融入美国社会的大熔炉,成为社交场合大受欢迎的对象。旅游巴士上的人都喜欢与“我”结识攀谈,邀请“我”共同进餐,麦塔隆夫人更是对“我”心生爱意。小说中的另一个犹太人韦尔豪弗夫人则皈依了基督新教,嫁给了非犹太人。但是,犹太人的同化经历大多陷入尴尬境地,最终都以回归犹太传统为结局。所以,学生在文本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我”无法与麦塔隆夫人进行精神上的沟通,而韦尔豪弗夫人甚至与丈夫反目成仇。他们必然放弃巴士旅行,脱离主流社会,回归象征犹太传统的同一辆列车。从“犹太文化特性”主题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旅游巴士》文本,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人物的“犹太身份意识”,“苦难—救赎”“同化—回归”等文化母题,提高鉴赏作品的能力。小说《旅游巴士》的教学过程围绕主要人物“我”和韦尔豪弗夫人展开,以此为线索,实现“犹太文化特性”主题下的“犹太身份意识”“苦难—救赎”“同化—回归”文化母题之间的自然过渡。

课堂教学实践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任务教学。任务教学主要体现在语言学习中。讲授《旅游巴士》小说文本时,教师可以设计实施一些语言任务。这些语言任务应该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及实际需求,可以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学生小组共同合作完成。具体任务教学包括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的话题探讨,也包括文化、历史等学科知识内容的传授。在任务教学中,学生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语言使用能力,扩展知识层面。

课后任务布置。课后任务是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延伸和扩展,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尾声,教师列举出可供选择的任务选项,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任务课题,独立自主完成。为了完成任务课题,学生必须查阅相关资料,理解领会获取的知识,产生自己的观念主张,从而提高分析美国犹太文学作品的水平,增强思辨能力。

总之,我们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在美国小说的课程设计中,运用内容依托理念进行教材编排与教学方案设计,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首先,学生学习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其次,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任务教学设置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时,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任务,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研究能力,在小组任务的分工合作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小说文本深厚的内涵,促进学生对美国社会、文化方方面面的了解,学生扩展知识面和视野,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最后,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教师在美国小说教学中实践内容依托理念,把科研工作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之中,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改善教学方法,促进自身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构建。希望这一有实用价值的课程设计实例研究,能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猜你喜欢

犹太巴士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巴士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希望巴士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寒夜巴士上,两本并排的书
巴士上的座位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