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即创作:艺术教育小组的公共教育实践

2018-09-28叶洪图YeHongtu张滨ZhangBin

画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美术馆当代艺术艺术家

叶洪图(Ye Hongtu)张滨(Zhang Bin)

在谈艺术公共教育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艺术教育小组 (以下简称小组) 。

小组成员均工作和生活在大连,是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我们知道体制内高校教师是一种社会身份局限,那么小组的工作就是在这种“挤压”中形成新的样态,沿“缝隙”展开、生长。小组把自己几十年的体制内生存教学这些日常行为视为一个前设的“大作品”,即用个体生命切入创作和实践。小组作品由无数项目与课题组成,也由日常交往、生活、工作等行动逻辑构成。就是用个人价值观念来向已有的教育体制渗透,意在重塑社会关系,以艺术介入教育和社会,行动即作品。

《不展:艺术教育小组七天项目》现场 艺术教育小组 2016年

我们以教育作为创作,工作方向是“艺术教育”和“社会教育”两部分,工作方式以教学、写作、出版为主,同时展览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是做“艺术教育”,在美术馆展览时,必会涉及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除此之外,还有很大部分的工作会在高校课堂和社会公共空间进行,但是这两部分是彼此联系,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因此,我们希望结合我们自身的艺术实践(分别属于美术馆中发生的公共教育项目和非美术馆社会公共空间发生的公共项目),来谈谈我们对艺术公共教育的理解。

美术馆中的公共教育项目

案例一: 七天项目

在“不展:艺术教育小组七天项目”(2016年)中,小组的艺术公共教育是在今日美术馆展开的。“不展”,不拘于“展”还是“不展”,它展现了“布展”、“撤展”的全过程,很多偶然因素在里面,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现场。 期间,小组做了一个名曰“七天”的对话,邀请杜曦云、董冰峰、冯博一、高鹏、梁克刚、杭春晓、张子康、吕胜中、盛葳、张旭东等十几位艺术家、批评家、学者,坐于展厅中央,在镁光灯下,展开等待戈多式的马拉松闲谈。内容不局限于艺术与教育,也涉及时事和日常。这个项目对公众完全开放,对话对象也包括随时来围观的观者,尊重了普通人的话语权。和保洁员大姐、布展的小哥的交流暗示某种平等。我们一直在说当代艺术是全民社会福利。

案例二:《个人史》

2009年,小组邀请了50名出生于1989年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和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教育项目。方法是让每个孩子从自己出生那一年到他们19岁的个人影集里选出19幅最具纪念意义的照片,每年一幅。然后用PS的方法把自己的形象从照片中抠掉,用手绘的方式把自己画回去。小组把画装裱好,也把作品图片和每一年重大的国际事件图片相对应着装订成文献并以这个学生的名字命名。文献丰富,包括小组和他们之间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对话,也包括每人写的,一首《个人史》同题诗。我们想要学生思考自己与所处时代之间的关系。《个人史》项目在随后的工作中被发散和拓展开来,现在已包括装置部分、文献部分、影像部分(多种)、诗歌写作的教学和互动参与部分,在不同的展览现场有不同的展示方式。

《个人史》(装置部分) 艺术教育小组 2013年于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

《个人史——写诗》 艺术教育小组 2018年5月于大连金州小学

之后,小组把《个人史》诗歌写作项目和大连金普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面向新区全体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结合在了一起,全面介入中小学当代艺术教育。培训内容涉及艺术史、当代艺术案例分析、当代艺术创作的方法论等等。把《个人史》诗歌写作做成课题,教给这些基层的美术老师,老师回到各自学校,再教给孩子们。内容以讲座、培训、对话、展览、出版、诗会、微课等多种形式展开。我们培训了大约100名美术老师,在理论上,会有10万孩子参与这个项目。网络直播授课、面对面的工作坊同时进行。我们也通过微信、微博、INS等社交APP向全世界征集志愿者。今年5月,小组把这个项目带到了沈阳K11Chi艺术中心进行的“在集结”的展览中。我们带领大连的美术老师们来到沈阳。展厅墙壁上写满他们的诗,也贴满了孩子们的诗。几个月里,有更多的观众参与。

下面结合我们在美术馆的公共项目,谈谈我们对这一领域工作的理解。

首先,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应该做得更专业,更细致。因为美术馆还有学术研究的功能,如何把艺术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化繁为简在公共教育中体现出来,把复杂晦涩的东西简单准确地说出来、传播出来是个难题。公共教育重点不是对艺术家和他的作品进行进一步的神话和膜拜,也不是传授高超的技巧、领会高深莫测的思想。重点是以这个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做一个话题,引发参与者思考。应该是通过公共教育,参与者得到一种格局和视角方面的突然打开,一种对当代艺术的亲近、理解和共鸣。在美术史的殿堂、在当代艺术发生的现场、在艺术家和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作品面前,他们突然感受到了灵魂深处的真实需要,一种通往心灵自由的可能,认识到“我也可以自由地创造,去自由地活着”。就是说,艺术家、学者、美术馆管理者、公教人员都应该有责任把艺术、学术的、专业的艺术知识和研究成果与公众分享。深入浅出是方法,平等分享是应有的态度。我们的《七天项目》试图传递的也是这样一种公共教育态度。

其二,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从业者的专业性还体现在:你是否有针对特殊群体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背景。从我们在美术馆进行公共教育实践的情况来看,这一点也特别重要。《个人史——写诗》这个项目我们在沈阳K11Chi艺术中心的儿童公教项目中,就遇到了具体的问题。艺术家是没有幼教经验的,怎么把《个人史》这个作品给孩子们讲明白,真的很难。是K11空间儿童工作坊的负责人给我们很好地上了一课。因为她们有很好幼教知识背景。这一点要信服,没经验,玩儿不转的,再好的艺术和价值观念都没法被理解。

再者,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要有自己的态度,自己的线索,自己的特色。不能这里临时抓一把,那里临时抓一把,缺乏远见和大的布局,公教没有延续性做不好。不要做表面文章,只是在姿态上来做。还有就是要多做公益的教育。

《个人史——写诗》 艺术教育小组 2018年于沈阳K11

《利益链》 艺术教育小组

最后,美术馆公教方式方法上也要有创造力,要灵活。我们在做《个人史》的时候,把社会公共艺术教育现场同美术馆的公教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直播、面对面社会培训、带领学员现场实践等方式同美术馆公教整合在了一起,就是希望不要仅仅局限于美术馆的空间。

非美术馆公共空间的教育项目

案例一:《小说》

2012年,小组在大连回声书店完成了《小说》项目。我们称之为更为宽泛的“社会教育”。

小组邀请现场一名参与者剪下报纸与杂志中的字,在画布上拼贴。“小说”诞生,并以接龙的方式进行下去,以意识流的形式产生了一个独特的逻辑。这个以荒诞的游戏面貌出现的作品后来通过网络急速扩散与传播,渗透进年轻的人群,于是有了一个中国高校宿舍版的“小说”。

案例二:《利益链》

《利益链》这个作品则是以艺术的方式触及社会中的无数利益链条:比如食品卫生行业的地沟油、三聚氰胺奶产业链;比如房地产行业、医药行业、大学、艺术市场利益链等等。“利益”泛指好处,中国目前社会中存在数不清的利益链条。每个人深陷其中,同时扮演受益者和受损者的角色。项目展开仍是在书店空间,艺术家和彼此陌生的参与者共同用涂鸦的方式揭秘了不同的“利益链”。

案例三:《找自己》

2014年,小组在北京伯纳德中控工厂里和工人师傅们共同完成《找自己》。小组的两位艺术家在参与者出生那一天的《人民日报》首页上与参与者一起寻找他们名字的活动。恰好找到名字之后,就用红笔圈出来,并手持报纸与艺术家合影,借此来寻找荒诞的历史中的“自己”真实存在过的个人印记。后来这个作品发展成为在故纸也就是旧的《人民日报》(1959-1961)中找今天活着的人的姓名。2016年,小组在德国艺术驻地3个月,继续和当地老人院里的老人、政府工作人员、艺术学院学生,也和荷兰瑞士等地的艺术家、收藏家等进行“找自己”的互动。《找自己》是面向整个国际社会的历史公共教育。

《小说》《利益链》《找自己》这些都是与社会公共空间紧密结合的项目,我们做这些的初衷是期待由此引发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思考。虽然《小说》后来也在今日美术馆和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等专业的美术馆作为公共参与的艺术项目实施过,同时它也成为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还是感觉它们存在于书店、酒吧给人的触动更深刻。我们认为艺术家做的公共教育还是强调艺术家与社会人群互动,强调身临其境,强调经验的相互验证、相互感染和相互感动。我们相信:身边、日常、现场中的体验是不可代替的。小组的“社会教育”,把公共教育作为艺术创作的方式,让公共空间真正成为无墙的美术馆,把人与人的关系作为材料。我们相信艺术教育在社会公共空间中会制造奇迹,相信艺术家对社会关系缓慢渗透改造是可能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彼此激发于人群聚集处,而艺术家的艺术教育只是药引。

艺术公共教育的未来

《找自己》 艺术教育小组 2016年于德国驻留期间

《小说》 艺术教育小组 拼贴、互动 2012年于大连回声书店

当代艺术更强调公众参与,强调艺术介入,强调每个个体的自由表达。当代艺术尤其是它的公共教育功能,让它已经成为改造当代社会形态和重塑历史与文明的工具。今天,世界范围内,美术馆内外,艺术的公共教育无处不在。我们说的公共空间:书店、酒吧、公园、广场、废墟、过街通道都可以是艺术实验和公共教育的现场。在非美术馆空间,艺术公共教育一方面具有开启民智、启蒙、美育的功能,另一方面往往能更准确地介入社会政治与人类思考形态,对其进行干预和改造。世界的决策者如果能对这种行为给予反馈,社会形态也会或多或少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可能性增加了,奇迹就可能出现。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荒诞而现实,现场丰富又复杂,中国的当代艺术往往能触及它最敏感的神经。美术馆之外,社会公共空间为当代艺术公共教育提供最好最合适的传播场域。艺术家倡导的人人平等,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价值观念投影于他们所制造的公共空间的艺术景观,投影与社会教育和艺术公共教育的互动中,这样的介入行动是值得重视的,并为人类的社会进步与艺术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美术馆当代艺术艺术家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去美术馆游荡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美术馆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加州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