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9-27钟海涛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习兴趣高中数学

钟海涛

摘要:高中阶段,数学是重点科目。高中数学抽象性、逻辑思维性比较强,难度也比较大,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创设良好自由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压力,更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也需要不断的总结归纳,对学生多观察多了解,并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得到关注与成长,成绩也能稳步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兴趣;因材施教

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长远而又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在教授知识、保证课堂质量的同时,应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材施教,并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有趣又有用的学科,在探索与讨论中,感受数学带给学生的乐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建立优质的师生关系

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上课的专注力;用真诚与理解的教学态度,建立师生间良师益友的关系;通过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与青春期,教师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不仅在学习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言语中多加问候、行动上多给予关心,与学生共同面对学习与生活上的压力与困难,使学生对老师建立信任感,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因着学生的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的不同影响下,对于学生间的学习个体差异,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时,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教学目标规划的要细致、教学进度要做科学的调整,使得不同学生,都能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满足和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中,教师做到一视同仁,多鼓励、少批评、不随意给任何学生贴标签,当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二、让数学贴近生活

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的用处,用数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学以致用达到对数学的兴趣。其实,高中数学教材上的探究课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都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学中多列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解“抛物线”的知识点时,让学生在羽毛球活动中对其弧度进行理解与联想。

讲解“二元一次方程”,在班级可以开展一个小储蓄所活动,结合班级学生的储存情况,进行数学的分析,如:李颖存了200元,王强存了140元,以后李颖每月存20元,王强每月存35元,经过几个月,李颖、王强的存款相等?这是两人的存款数都是多少?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点去充分的理解与思考,也通过有趣的储蓄所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财,建立储蓄的概念。

通过一些生活化的应用和思考,增强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升对数学的兴趣。

三、营造积极有趣的小组讨论

为了提倡新改革倡导的有效学习,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教师通过设立教学情境,提出合理并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件自发地进行讨论,针对学习重点难点学生间进行激烈的讨论、亲自动手实验操作,锻炼学生勤于动脑思考能力的同时,在同学间的讨论中,也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不断的探讨中,让知识不断的被细化,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知识中的难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是学生在合作和竞争中感受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与过去传统数学教学不同,我们老师不再只是用简单的数学测量工具来实施教学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的枯燥、乏味、平淡,很难将复杂的数学理论讲解透彻,从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失去对数学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上课提不起精神、对数学没兴趣、上课就打瞌睡的恶性循环。我们目前科技已经到了非常发达的阶段,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强大的动态效果,将声音、动画、图片、视频等信息进行结合,将数学知识形象生动、直观明了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知识只是生硬的、不容易理解的,以此增强了学习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不做无用功,巧妙设计习题

高中数学的练习题需要与教材习题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师不能盲目的、随意的用题海战术取胜,习题设计要由易到难、逐步深入,通过阶梯式的习题设计方式,帮助学生可以在数学练习中稳步提升。习题的设计过程中,也要注意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选取比较新颖的题材,多多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创编习题。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与构思,可以促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自然也就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愿意学习的基础上,才能促使学生主动。教师也要不断的发掘适用于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自我反思、深入总结。同时教师间多交流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有目的的进行辅导,增强师生间的关系。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活动与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金艳.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6):211.

[2]奚圣蘭.浅谈如何激发学生高中数学学习兴趣[J].读与写杂志,2013(7).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学习兴趣高中数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