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予学生质疑的钥匙

2018-09-27李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8期
关键词:细微处质疑课题

李霞

[摘 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把握文本特点,充分考虑应从文本的哪些地方去鼓励学生质疑,帮助学生储备相应的知识库。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设疑:围绕课题设疑,在细微处设疑,在看似矛盾处设疑,在解读的分歧处设疑。

[关键词]质疑;课题;细微处;矛盾处;分歧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58-02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美国学者布鲁巴克也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都提出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让学生提出问题”,即质疑,已成为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习语文要有大的进步,要获得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质疑。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教材、有学生、有问题,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地引领学生质疑。

教学中,有的教师也要求学生质疑,但学生却不敢质疑,不会质疑,感到茫然无措。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仔细研读教材,把握文本特点,储备相应的知识库;备课时要充分考虑从文本的哪些地方去鼓励学生质疑,预先整理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引领学生阅读课文的导航;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质疑。

一、围绕课题设疑

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课题通常是文章的“眼睛”,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具有高度的指向性。有的介绍人物,交代主要事件;有的暗示时代背景,提示文章主旨;有的提纲挈领,贯通文意;有的含蓄隽永,立意高妙。从课题着手来质疑,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因而,引导学生学会对课题质疑是理解文本的关键所在,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案例1】《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片段

师:齐读课题。

生1:课题中为什么是“跨上”,而不是“走上”“驶上”呢?

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生2:“跨上”表示步子迈得特别大,走得很快。

师:“驶上”也可以表示速度很快啊。

生3:从“跨上”一词可以看出作者能够在家里上网,特别高兴。

生4:从“跨上”这个词可以体会到,作者因为能在家上网了,感到特别兴奋、激动,他迫不及待地想上网体验一下。

生5:“跨上”与“信息高速路”搭配最合适。

师:说得很好!再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感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学生找出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师:这样一梳理,我们对课文内容、作者的情感变化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好的课题的确能为文章增色不少。今后,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文章的题目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别有一番深意。

案例中,课堂教学伊始,在和谐友好的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一方面,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习惯,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梳理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路径,将阅读教学和表达结合起来,实现了语言的迁移、运用和内化。

二、在细微处设疑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名家名作,其中許多细微处,如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个词语,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语句,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在这样的细微处进行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探微发幽,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朝着既定的阅读方向前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领悟。

【案例2】《丑小鸭》教学片段

生:“他的毛灰灰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丑小鸭是动物,应该用动物“它”呀!

师:你的疑问有道理。往下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全文用的都是“他”。

师:这个“他”会说话,会伤心,甚至会羡慕别人。跟我们见到的小鸭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他像谁呢?

生:像个人。

师:真聪明!《丑小鸭》是安徒生爷爷写的一篇童话,把丑小鸭当成一个追求幸福的小朋友来写。这是童话最常用的写作手法。同学们在读书时,又细心又敢于提出问题,真棒!

案例中,教师在这里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把握着学生的问题指向,抓住文中的一个“他”字进行质疑,引领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读,让学生循着文本的思路逐步深入学习。这不但使学习更具目的性,而且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读思结合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在看似矛盾处设疑

文本中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句子,这些句子恰是发人深思之处。在此处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设疑,研读感悟,充分交流,形成共识,不但能使学生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让他们体悟到文本的语言艺术魅力。

【案例3】《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片段

生1:我发现一个病句:“……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和“耐心”是反义词,不能同时用。

师:想一想去掉哪一个词好些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师:请大家把去掉一个词语的句子,和原句对比着读一读。

生2:这不是一个病句。

师:为什么呢?

生3:“焦急”是指老奶奶想早点儿看到周总理的灵车;“耐心”是指老奶奶一定要等到周总理的灵车。这两个词语,真实地刻画了老奶奶矛盾的心理。

生4:不但不是病句,而且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有些文章,字里行间表面上看有些“瑕疵”,实际上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案例中,在不断地追问,不断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词语,读到了词语背后的意思,感受到了文字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从而层层深入地接近文本,直达文本深处,同时也推进了教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导学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正确把握学习的进程和方向,倾听、评价、点拨学生的学习成果,将学生的学习引向了思维深处。

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质疑是创新的起点。引导学生质疑,在问题的提出、讨论和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的效益,而且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细微处质疑课题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爱在点滴细微处
Tujia Masons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