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后评析
2018-09-27叶柱
叶柱
陪甘霖老师磨课的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想,技术究竟是怎样改变课堂的?
与很多老师交流上课体会时,言语之间,教学组织时的某些“痛点”若隐若现。简而言之,可用三首歌的名字来形容。
第一首,是“雾里看花”。浓雾锁眼,虽“看得到”花,却“看不清”花。这份尴尬,教师进行“学情判断”时常有体会。比如,教学新知前,都很重视暴露学生的“经验”。于是,教师通常会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为引子,请几个学生把“经验”说出来(或做出来)。由此展开后续教学,以为“把准了学情基础”。而事实上,此环节只是“晒出了”极少数学生的个体经验,其普遍性及可靠性是不够的。在面向全体的课堂里,这样的教学只能“看到经验”,无法“看清经验”。再如,教师很善于通过组织学生解题,来评估学情水平。但学生究竟“解得如何”,教者也只能大概了解,无法精准把握。
第二首,是“千言万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说,教师评……不经意间,“课堂交流”已完全等同于“言语交流”,任由“千言万语”充斥其中。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语言承载着思维、支撑着观点、蕴含着情感。然而,表达者的言语终究有“词不达意”的时候,而倾听者偶尔也难免陷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误读中。所以,如何在言语交流的过程中,辅以“事实证据”的契合展现,从而让课堂交流更通畅、无缺失,是值得深思的。
第三首,是“我的眼里只有你”。整节课下来,学生眼里除了自己,看到最多的是同桌,其次是小组内的伙伴。至于其他同学,尽管通过个别发言也有接触,但毕竟面不广,且属“被动看见”,无法真正基于自主选择而深层触及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痛点”之所以痛,大多是因为发现了现象,却找不到对策。而在甘霖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缕温暖的微光:技术,为数学课堂疗愈“痛点”、革新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
首先,借“平板”参与,学情“摸得清”。入座后,为了解已有的分数经验,甘老师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14]的含义”,并拍照上传到学习平台。于是,每名学生的真实水平“即时外化”并“瞬间集结”。对此,教师通过整体审阅、全面浏览,就可充分把握全体学生的学情基础。由此选出的典型作业,更具代表性与生长力。除此之外,在“选择涂色部分是[14]的图”的拓展环节中,每名学生通过平板作出了現场选择。平台的大数据集成功能适时生效,清晰展示了每个选项的选择人数及具体名单,这能极大提升后续引导的针对性。
其次,用“平板”交流,思维“看得见”。我们发现,平板的“即兴演示”及“同步投屏”功能,能给“千言万语”式的课堂交流带来更为立体化的视听通道,确保信息流通的可靠性。例如,面对“8个三角形中2个涂色”的作品,有学生认为用[14]表示,也有学生认可[28]。为此,甘老师让学生一边说理,一边在自己的平板上配以紧贴思维轨迹的分一分、圈一圈等操作,有力促成了“均分4份取1份”与“均分8份取2份”的本质沟通。整个交流过程,既“有话可说”,又“有据可循”,原本抽象的思维依托简洁的语言、直观的展演而变得清晰可见。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在课尾“创造分数”的活动中,教师随机选了一名学生的操作过程,现场录制微课,在后续交流中通过大屏幕向全体学生播放,并建议“如有不懂的同学,课后可以再次进入课件库观看”。这样一来,思维不仅“看得见”,还能“反复看”。
再次,用“平板”互动,分享“做得深”。课中有两处“点赞”细节,一直让我记忆犹新。第一次是课始,在学生完成[14]的经验呈现后,甘老师建议完成的同学可以“在平板上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觉得不错的作品,给他点个赞”;第二次是课尾,学生“创造分数”并拍照上传后,相互浏览,并用点赞向“优秀”致敬……在我看来,“点赞”是个导火线,能充分引燃学生之间主动融合、自由分享、广泛协作的美好境界。
当然,“平板”无限好,使用须谨慎。“平板”课堂里,师生容易被技术牵制,沦为“虚幻的主体”。而显然,甘老师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始终让学生成为思维的主人。比如,为突破单位“1”理解的难点,甘老师在某生发言后,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头脑风暴”:这个同学是小组人数的[110],是全班人数的[160],是会场人数的[1600]……这种“短平快”的训练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极为常见,在智慧课堂上依然重要。注重多种手段的优势互补,确保全体学生的主体立场,我们始终都在路上!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 3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