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调查
——以新疆五所高校为例*

2018-09-27汤先萍

新疆社科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总数新疆政治

雷 莉 汤先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①政治参与是政治行为的核心因素,是个体政治素养的有效体现。就政治学范畴而言,政治参与意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②。2014年,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已成为移动舆论场的新重心。新媒体社会环境下,网络政治参与发展迅速,已成为政治参与新的趋势。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热点。本文通过调查新疆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分析、探讨新疆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特征,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课题组于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对新疆五所高校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专业涵盖理工类、文史类、医学类等专业。结合地域、类型、层次、属地等因素,高校样本选取了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喀什大学、新疆工程学院等五所新疆高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配额抽样与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式。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结合性别、民族、学历层次、政治面貌等影响因素,自主设计问卷,内容涉及政治参与认知、情感、行为等三方面。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68份,回收率为93.6%。

(三)统计学方法

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WinXPspss20.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

表1 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基本情况一览表

本次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为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共468人。在性别比例方面,男生270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57.7%;女生198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2.3%。在民族分布方面,汉族211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5%;维吾尔族183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39.1%;回族48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0.3%;哈萨克族7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5%;其他民族19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1%。在学历层次方面,本科392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83.8%;硕士研究生及以上76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6.2%。在政治面貌方面,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24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5.1%;入党积极分子59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2.6%;共青团员358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76.5%;群众27人,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5.8%(见表 1)。

(二)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行为分析

经调查,新疆高校大学生对政治类信息关注度较低、网络政治参与动机不明确、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偏低,其具体分析如下。

1.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接触频繁,但政治类信息关注度较低

调查显示,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接触方面,在关于“您每天上网时间大约是几小时”的调查中,选择“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以上”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0.3%,选择“上网时间在2~4小时”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35.8%,选择“上网时间在4~5小时”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比例最大,为43.3%,选择“上网时间小于两小时”的仅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0.6%;在关于“您上网主要做什么”的调查中,有30.3%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网络交流”(发邮件、QQ、微信聊天等)”,有29.1%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上网目的主要是“娱乐(玩游戏、看视频等)”,选择“为了学习”、“查找资料上网”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是20.3%、23.5%,也有21.3%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获取专业资讯”,而选择“浏览时政新闻”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仅为10.3%;在关于“您在网络上关注政治信息的频率是”的调查中,有38.6%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有重大事件时才关注”,有30.2%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偶尔关注”,有24.5%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经常关注”,有2.4%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每天关注”,有4.3%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基本不关注”。

表2 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主要途径的分析

在关于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主要途径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获得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而在网络上获取时政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信)”(见表2)。由以上调查数据可知,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普遍接触网络时间较长,网络尤其是手机已成为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通过“新闻网站”和“政府官方网站”获取时政信息的比例较低(见表2)。就使用网络的目的方面而言,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对政治类信息的关注比例和接触频率均呈现较低状态,大多数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

2.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动机不明确,呈非理性、随意性、盲目性等特征

行为总是受某种内在驱动力的支配。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动机方面,在关于“您参与网络政治活动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公民的社会责任”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9.4%,选择“个人权利的行使”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0.2%,选择“有话想说,一吐为快”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3.3%,选择“网络围观、凑个热闹”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1.1%,选择“发泄情绪”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3.4%,选择“现实需要”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1%,选择“其他”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0.5%;在关于“您关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吗”的调查中,其中有22.5%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经常关注”,有20.8%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关注”,有27.3%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偶尔看看”,有29.4%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没兴趣”。

表3 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政治活动参与形式分析

在关于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政治活动参与形式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政治活动参与形式以“网络投票”为主,“参与政府在线调查”及“电子政务”的较少(见表3)。可见,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行使个人政治权利的意识。在关于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动机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精神型而非利益型参与占主导地位。但是,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动机仍存在很大的非理性因素,较为典型的就是凑热闹式的“网络围观”,表现为以娱乐化心态介入政治事件,缺乏独立判断、理性思考、持续关注的能力。

3.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偏低,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升

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呈正相关,即,政治效能感越高,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越高。在关于“您认为大学生有必要通过网络参与政治吗”的调查中,仅有27.4%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有必要,应该积极参与”,有40.2%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则选择“一般,与自己有关系时参与”,而有32.4%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没必要,学习好就行”;在关于“您认为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现实政治生活的程度如何”的调查中,选择“没什么影响”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5.4%;在关于“您觉得网络中的政治信息对您个人的政治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程度”的调查中,有14.5%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没什么影响”;在关于“您是否认同网络政治参与会促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观点”的调查中,选择“不认同”的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8.6%;在关于“您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的调查中,有20.3%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没什么发展”(见表4);在关于“当您的权益受到侵害,您会选择通过网络维权吗”的调查中,有35.2%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会选择且付诸过行动”,另有38.7%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会选择但没有实践过”,有26.1%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不会选择网络维权”。从以上调查数据可知,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现实政治生活的程度及网络政治参与未来发展趋势均持消极态度。从参与类型上来看,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以动员参与和消极参与为主(国内学者将政治参与的类型分为自动参与、动员参与和消极参与等三种③)。总体而言,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普遍较低,对自身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评估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4.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自律意识,但仍存在行为失范的风险

表4 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分析

网络虽是虚拟的数字空间,但运用的行为主体却是实然的个体。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便捷性、低成本性,但如何实现有序性,是目前面临的难题。针对此情况,课题组进行了调研,涉及如下三个问题,(1)“您怎么看待和网络上主流声音不一致的言论和信息”,其中选择“相信主流观点”的和“更倾向于与主流不一致的观点”的分别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3.6%和12.2%;(2)“如果发现网络上有虚假信息或网络谣言,您会怎么做”,其中选择“坚决反对,并及时举报”的和“转发给他人”的分别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5.3%和3.2%;(3)“您面对网络上的热点社会问题会怎么做”,其中选择“因为匿名,大胆发言”的和“经过思考,跟帖留言发表个人观点”的分别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37.2%和35.7%,其他具体调研数据见表5。在关于“您在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时会受哪些因素影响”的调查中,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网络意见领袖”居多,排名居前,占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6.5%;在关于“您是否赞成网络实名制”的调查中,有40.6%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不赞成”,有36.4%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选择“无所谓”;另外,据调查有10.3%的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用“翻墙”的方式访问过网站。由以上数据可知,作为青年中的精英群体,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自律意识和媒介素养,能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认同政府相应的规制措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但同时,也发现仍有一些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缺乏甄别能力,容易受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的影响,表现出“网络暴力”倾向。有些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本质及危害认识不清,不能正确理解政府和学校的相应管制措施,以猎奇心理违规用“翻墙”方式访问网站。

三、结论探讨

网络政治参与在加速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同时也为西方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可趁之机。芜杂网络舆情和多元网络思潮会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凝聚功能,危及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非理性、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会导致网络舆论失范,降低意识形态的建构功效。因此,提升新疆高校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有序政治参与能力,加强网络自律意识教育势在必行。针对新疆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状况,应从政治理论素养教育、网络舆情监管、网络自律意识培育等三个层面着手改进。

(一)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教育,提升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新疆高校作为新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在确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④因此,首先,应树立“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的理念,充分运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新疆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教育,使其形成对政治生活的初步规范,具备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价值判断,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其次,拓展政治参与渠道,丰富大学生的政治生活体验。一方面,政府应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网站管理及服务水平、确保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建立良好的在线互动模式。另一方面,新疆高校应结合大学生专业特长,为其在现实中参加政治活动提供机会,提高新疆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效能感。

表5 被调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分析

(二)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空间,为网络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环境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对新媒体,要建立健全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加强内容监督,做好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时清理网络谣言和各类有害信息。要引导新媒体加强行业自律,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内容审核把关、监督检查机制,不制作、不发布、不传播非法有害信息。要教育引导广大网民遵守互联网秩序,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表达、有序参与,增强辨别是非、抵御网络谣言的能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⑤当前,我国虽已制定了一些规范网络秩序的法律法规,但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网络监管难度加大。一方面,要加强舆情研判和引导。经调查发现,影响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诸因素中,网络意见领袖排名居前。鉴于此,应充分重视网络舆情的监管,及时关注新疆高校大学生网络意向,建立和规范引导机制,培养新疆高校大学生网络论坛“意见领袖”,传播主流政治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规范网络管理机制。构建网络实名参与机制,健全预防网络谣言扩散机制,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建设,为新疆高校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三)注重培育新疆高校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筑牢意识形态思想防线

新疆高校大学生要实现有序网络政治参与,既靠“他律”,也需“自律”。西方异质意识形态思潮、“三股势力”、“双泛”思想、宗教极端思想利用网络进行渗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新疆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知识分子极易成为渗透的重点对象。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意义重大。通过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和规制约束双管齐下,有助于新疆高校大学生培育网络自律意识,实现有序网络政治参与。首先,教育新疆高校大学生认清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危害,提高甄别网络思潮意识形态性质和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坚守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其次,引导新疆高校大学生建立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做新时期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再次,新疆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新疆高校大学生在虚拟网络空间的参与行为,培养大学生理性、平和的参与心理,形成文明上网,理性表达、有序参与的行为模式。

2017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萌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正在建设网络强国,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社会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建设网络强国的社会环境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有利契机。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必将参与其中,而在新疆高校加强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能力,规制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注 释: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②③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第三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67~169页。

④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⑤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429页。

⑥习近平:《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7年12月4日。

猜你喜欢

总数新疆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