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护士自我评价调查*

2018-09-27——陶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护理部护士长调配

——陶 然 李 萍

按照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成批伤亡事件是指因同一致伤因素导致5人及以上患者同时就诊的情况[1]。成批伤员就诊经常导致急诊医疗资源一次性短缺,医疗机构往往需要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人力及其他资源的紧急调配。其中,护理人力资源需要从各病区抽调。这些被抽调的护士是否能够及时到达抢救现场,是否能够迅速有效开展抢救工作,直接关系着成批伤员救治工作能否高效顺利开展。本研究对所有参加过成批伤亡抢救的支援护士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其在支援过程中的经历及感受,为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上海市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因所处区域毗邻高速公路和工业区,时常接收车祸、工伤、集体食物中毒等批量伤员(3人以上)。本研究选取所有目前在职,曾参加过成批伤亡事件抢救支援工作的非急诊护士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自制成批伤亡应急救援护士调查问卷。问卷由两部分组成:(1)基本信息;(2)应急护士自我评价问卷。内容包括成批伤亡应急救援系统启动(2项),急救现场实践自我评价(6项,其中计分项目4项、半开放项目2项),感受自我评价(3项,均为计分项目),培训需求(1项,半开放条目)。其中,计分项目均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正向题“非常同意”计5分,“同意”计4分,“一般”计3分,“不同意”计2分,“非常不同意”计1分;反向题计分方式反之。总分最高35分,最低7分,分数越高,表示护士参加成批伤亡应急救援工作的自我评价越高。问卷使用前,选择对应急救援领域熟悉的5名专家对量表内容效度进行评定,CVI为0.90。调查前,随机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10名护士进行预试验,两周后进行重复测量,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0.84,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表1 成批伤亡应急救援系统启动情况流程再造前后对比(n=104)

表3 护士对成批伤亡应急救援培训的需求(n=104)

1.2.2 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由研究者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发放前统一说明填写要求,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专人收回。资料汇总后编码,两人核对后录入数据库。如问卷中同一题目选择2个或以上答案(不定项选择题除外),整份问卷未回答数超过2个(不需回答的题目除外),整份问卷作答呈波浪形或一致性或出现明显前后矛盾,视为无效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急救援人员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4份,回收率为95%。104名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岁~36岁;工龄1年~14年;本科32人,大专72人;护士50人,护师48人,主管护师6人;内科32人,外科38人,妇产科22人,儿科6人,危重病科6人;在参加成批伤亡救治类型中,创伤92人,中毒12人;曾接受过相关培训者64人,未接受过培训者40人;流程再造前参与成批救援者38人,流程再造后参与成批救援者66人。

2.2 应急救援系统流程再造前后对比

为更好地开展成批伤亡救治工作, 2015年6月该院曾针对应急反应系统进行过一次流程再造。通过医院广播系统得知,流程再造后,成批伤亡事件发生比例显著高于流程再造前(P<0.001),见表1。

2.3 应急救援护士自我评价

104份问卷中,自我评价总分23~35(29.63±3.21)分。其中,现场实践部分自我评价得分12~20(17.46±2.22)分;感受部分自我评价得分8~15(12.17±1.50)分。曾接受过相关培训、流程再造后参与应急救援者自我评价总分及实践部分得分较高(P<0.05)。见表2。

2.4 应急救援培训需求

护士自评培训需求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成批抢救现场工作开展方案、相关专业技术、急诊工作环境、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制度及方案等。见表3。

3 讨论

3.1 呼叫广播系统在成批伤亡应急体系中的作用

当成批伤员的数量及伤情达到一定程度,急诊护理人员工作量达到饱和状态时,需启动院内护理应急体系,在全院范围调配护理人员。通常的护理应急体系启动流程是由急诊科电话通知医院、护理部管理人员,再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分别担任队长、副队长,电话通知各护理单元护士长进行护理人员调配、联系、管理、指挥、协调工作[1-3]。此模式存在问题包括:(1)电话告知占用了急诊人力资源;(2)启动信息经过急诊—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支援护士逐层传递,时间损耗严重;(3)应急体系启动过于依赖各层护理管理人员,如其临时不在岗容易造成应急响应延误。

表2 成批伤亡应急救援护士自我评价得分统计(n=104)

注:*P<0.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该院于2015年引进了全院呼叫广播系统,急诊护士在与院前救护人员确认成批伤亡情况后,第一时间运用全院呼叫广播系统进行快速、及时、清晰、无死角的广泛广播。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按预定代号紧急呼叫。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呼叫代码依次为“集合区域+抢救A*A*+创伤类型”“ 集合区域+抢救AAA+创伤类型” “集合区域+抢救BBB+创伤类型”“ 集合区域+抢救CCC+创伤类型”。同时,护理部制定了相应人力调配应急预案,规定了不同等级成批伤亡事件所需动员的科室,为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每个科室抽调1名支援护士。病区护士长制定科内人力调配应急预案,规定了不同班次应急响应人员具体岗位,无论护士长是否在岗,当班支援护士均能在收听到广播后立即响应。

从调查结果来看,采用呼叫广播系统和人力调配应急预案后,护士均能及时获知救援信息,并预先知晓调配比例。从落实效果来看,在最近几次成批伤亡事件救治中,各病区护理人员均能在急诊发出通知后的5分钟之内到达救援区域,甚至早于救护车抵达时间,全院应急体系启动更为快速、有序。

3.2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二级响应模式的应用

在成批伤亡事件中,护理人力资源的紧急科学调配是保证批量救治及常规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大多数报道均采用人才库形式,即按照一定条件挑选护理人员,组成应急救援护理人才库,进行相关培训后作为紧急突发事件的一级响应人员[4-7]。该方法能够保证参与救援人员的资质与救援能力,当需派遣医务人员赴灾难现场救援时适用此模式。但当需要在院内开展即将来院的批量伤员救治时,由于人才库成员休假或在本科室承担重要岗位无法离开等原因,往往不能第一时间赶至救援区域。因此,该院于2015年后采取二级响应模式,即参考静安区中心医院在救治上海市“11·15”特大火灾中的做法[8],由全院在岗护理人员进行一级响应后,如仍不能满足救治需要,再由护理部启动应急救援护理人才库成员进行二级响应。

在二级响应模式中,第一时间紧急调配护理人员往往来自其他科室,对急诊情况不熟悉,为保证救援工作顺利开展,该院制定了4个固化要求,并通过培训让全院护士知晓。(1)按岗位固化应急响应护理人员。按照事件等级确定急危重症、内、外、妇、儿各科需响应护理人员人数;由各科护士长确定不同等级紧急事件需响应病区,可按月轮换;病区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指导原则,制定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配预案,确定一级响应岗位及二级响应人员。(2)按病情固化患者分区及安置区域。红区用于接收危重患者,一般放在急诊抢救室区域;黄区接收症状较重但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者,一般放在急诊监护室;绿区接收能自己行走或较轻伤病员,一般放在急诊大厅或过道处;黑区安置死亡患者,一般放于内过道处。(3)按科室固化支援护士现场岗位。急危重症、外科护士因业务技术熟悉,一般负责红区患者;内科护士负责黄区患者;妇产科、儿科护士负责绿区患者。(4)固化现场指挥岗位。在工作时间,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进行全院护士调配,支援护士至指定区域集合后,由急诊护士长进行区域及岗位分配,发放相应区域颜色马甲,急诊副护士长担任红区组长。非工作时间,由值班护士长根据预案进行全院护士调配,并负责现场区域、岗位分配及马甲发放,急诊值班长担任红区组长。

从调查结果看,实行二级响应方案后,护士自我评价得分及实践部分得分均显著提高。由此说明,新方案使救援护士第一时间赶赴救援区域,同时保证了病房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支援护士在参加救援过程中也能获得较好体验。

3.3 培训需求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接受过成批伤亡事件相关培训的护士,自我评价得分显著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护士。在二级响应模式下,对全院普通护士开展相关培训是成批伤亡事件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以往的培训往往注重灾害救援基本知识和技能[4,9]。然而针对参与批量伤员救护护士体验的质性研究指出,对批量救援工作流程的学习和实践非常重要[10]。本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通过分析护士培训需求,针对不同性质成批伤亡现场救治工作方案和急诊工作环境的培训应成为院内应急救援护士培训重点。

4 结语

本研究从护士对支援经历的自我评价角度,探讨了应急呼叫广播系统、人力资源调配的二级模式在批量伤员救治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了护士的相关培训需求,为应急预案、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及护理人员培训提供了参考。因主要讨论内容为三甲综合性医院院内应急响应系统,故在组织方式、人员组成、培训内容等方面与以往以灾害现场救援为主的研究有所差异。同时,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护士在回忆过程中可能存在偏倚。因此,后期可采用事后及时测量方法,并增加客观评价指标进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护理部护士长调配
护理部干事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养猪饲料巧调配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等 你
大气调配师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张馨予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