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道闭锁患者术后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肝硬度值变化的关系研究

2018-09-27田时志周晓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黄疸胆道肝功能

田时志,吴 瑕,周晓奇,董 剑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检验科,重庆 大足402360)

胆道闭锁(BA)是一种发生于婴儿期的肝内外胆道阻塞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导致肝硬化并最终出现肝衰竭[1]。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是目前临床上治疗BA的首选方案,但并不能完全治愈BA,术后仍有约70%患儿逐渐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而需要肝移植治疗[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广泛分布于免疫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被激活时从细胞膜表面释放[3],进入血液循环,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存活等[4]。血清uPAR在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疾病中表达水平升高[5,6],这些疾病的进程均伴随有肝纤维化和肝硬化。BA患者术后的主要不良预后——肝纤维化进程与血清uPAR水平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对胆道闭锁术后患者血清uPAR水平、肝硬度值变化及肝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和相关性评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行 Kasai术治疗的BA患儿 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个月-5岁。根据血清总胆红素值(TB),将BA组分成黄疸组(TB≥34.2 μmol/L,n=20)和无黄疸组(TB<34.2 μmol/L,n=28)。另外,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个月-5岁。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BA患儿诊断经临床及病理切片证实[7]。根据近端胆道梗阻水平,BA诊断分为3型:1型(5%)为胆总管闭锁,闭锁位置附近出现囊肿结构;2型(2%)为肝总管闭锁,少数患者胆总管存在;3型(>90%)为肝外胆道全部闭锁,肝门部纤维化严重[2]。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其它肝胆实质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等;(2)患者合并有其它先天畸形,包括脾脏畸形,胰腺畸形,内脏器官转位等;(3)患者术后于本研究采样前接受肝移植治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后批准,各组儿童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观察指标

BA 组患儿在手术后2个月左右的清晨采取血液样本,对照组儿童也于清晨采集血液样本,离心后分离血清,-80℃冻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Quantikine,R and D Systems,Minneapolis,MN)检测血浆uPAR水平。每个参与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两次测量并取均值作为最终结果。采用奥林巴斯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包括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采用瞬时弹性成像(TE)对肝硬度值进行测量,弹性超声检测探头置于身体右侧腋中线,连续检测,要求成功检测10次,取中位数作为肝脏弹性值,要求四分位间距低于测量值中位数的1/3,成功率(捕获回波数/发射总次数)≥60%[8]。

1.4统计分析

2 结果

2.1BA组与正常组肝功能、血清uPAR水平及肝硬度值比较

BA组与正常组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其中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A组与正常组比较,肝功能指标TB、DB、ALT、AST、ALP显著升高(P<0.001),但ALB无明显差异(P>0.05);BA组血清uPAR水平和肝硬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2.2BA患儿黄疸组与无黄疸组肝功能、血清uPAR水平及肝硬度值比较

BA 患儿黄疸组、无黄疸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其中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疸组肝功能指标TB、DB、ALT、AST、ALP显著高于无黄疸组(P<0.001),ALB显著低于无黄疸组。黄疸组血清uPAR水平和肝硬度值均显著高于无黄疸组(P<0.001),见表2。

表2 BA患儿黄疸组与无黄疸一般情况、肝功能、uPAR水平及肝硬度值比较

2.3BA组血清uPAR水平与肝硬度值的相关性分析

在BA组中,肝硬度值与血清uPAR水平呈正相关(r=0.637,P<0.001),见图1。

图1 BA患者血清uPAR与肝硬度值的相关性

2.4BA组血清uPAR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在BA组中,血清uPAR与肝功能指标ALB(r=-0.665,P<0.001)呈负相关,与TB(r=0.610,P<0.001)、ALT(r=0.580,P<0.001)、AST(r=0.710,P<0.001)和ALP(r=0.578,P<0.001)呈正相关,见表3。

表3 血清uPAR水平和肝功能的相关性

3 讨论

B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反应,感染因素,炎症反应等[2]。 Kasai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BA的首选方案,能够及时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仍然存在进行性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并不能完全治愈BA[9]。本研究结果显示,BA组血清uPAR水平及肝硬度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BA组中黄疸患儿的uPAR水平和肝硬度值也明显高于无黄疸患儿。BA组患儿术后肝功能指标TB、ALT、AST、ALP及肝硬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升高。BA患儿术后血清uPAR水平与肝硬度值变化及肝功能呈正相关,提示uPAR水平可作为术后肝纤维化及肝损伤的生化指标。

BA患儿血清uPAR水平升高,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1)受损的肝细胞在炎症的作用下,肝细胞表面的uPAR被激活,从细胞表面脱落,释放,进入血液循环[4]。(2)肝脏清除uPAR的能力下降,正常肝细胞可清除多余的uPAR,但受损的肝细胞不能有效清除致使其在血清水平增加。(3)免疫系统或者其它组织合成并释放uPAR进入血液。血清uPAR水平升高可能是单方面的来源增加或者去路减少,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具体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研究发现,血清uPAR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活化和释放起重要作用[10]。TGF-β1是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主要细胞因子[11],可刺激肝星状细胞(HSC)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增加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并抑制其降解[12,13]。细胞外基质的平衡被破坏,最后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4]。BA患儿术后TGF-β1表达水平随纤维化进程不断升高[15]。BA患儿术后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展,可能是通过uPAR调控TGF-β1实现的,具体的信号转导途径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包括:(1)对肝硬度值的测量仅使用瞬时弹性成像一种方法,结果可能偏差。血清透明质酸(HA)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肝纤维化程度的生化指标[16],可与瞬时弹性成像结合起来分析肝硬度值和肝纤维化程度,以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患者数目相对较小,样本来源相对单一。因此,研究结果需要在更大的样本中进行确认,并在不同区域和种族来源的样本中进一步测试。

猜你喜欢

黄疸胆道肝功能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鲁晓岚:黄疸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