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联赛和全运会比赛中八一男排与京、沪男排技战术对比
2018-09-27王红英
王 晖, 陈 方, 王红英
(1.八一排球队,北京 100091; 2.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在2016—2017中国男排联赛中,八一男排取得第4名的好成绩,成为该届联赛“全华班”球队中成绩最好的队伍(本届联赛前3名球队均有外籍球员加盟)。在2017年第13届全运会男子排球成年组比赛中,解放军男排一路过关斩将,以6战5胜1负的出色发挥,时隔24年再度问鼎全运会冠军。在这2项国内男子排坛级别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赛事中,虽然八一男排(全运会中称为解放军男排)使用的名称不同,但相同的教练团队及球员阵容创造了球队近年来的最好战绩。特别是在第13届全运会上,球队力克两大夺冠热门——全运会卫冕冠军北京队和联赛冠军上海队,让人们看到在没有外籍球员助阵的条件下,国内男排球队的真实实力。
由于球队在参加上述2项比赛时使用的名称不同,为方便表述,以下均使用“八一男排”作为球队简称。
本文通过对八一男排在2016—2017中国男排联赛中与京、沪男排的4场比赛和2017年全运会中与京、沪男排2场比赛的技战术进行统计,针对2次大赛京、沪男排“相同球队、不同阵容”的情况,对比赛得失分、发球、一传、进攻、拦网、防守及反击等多个技术环节进行分析,进一步发现八一男排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为八一男排的训练及备战2019年武汉军运会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男排联赛官方网站等查阅男子排球技战术及球队等相关信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 观察法
现场观看八一男排与京、沪男排进行交手的6场比赛。其中包括:八一男排在2016—2017中国男排联赛(以下简称为“联赛”,特殊说明除外)期间与上海男排(第一阶段小组赛2场主客场比赛)、北京男排(第二阶段排位赛2场主客场比赛)进行的4场比赛;八一男排在2017年全运会期间与上海男排(1/4淘汰赛)、北京男排(冠亚军决赛)进行的2场比赛。并辅以现场拍摄录像、技术统计等手段记录观察结果。
1.3 数理统计法
运用WPS表格2016版软件对各运动队队员基本情况、各场次比赛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其中,对各场次比赛数据的统计均由同一人依同一份表格填写完成,保证数据来源统一。
2 八一男排与京、沪男排参赛基本情况
2.1 各场比赛基本情况
在联赛和全运会期间,八一男排与京、沪男排共进行6场比赛,其中,联赛第一阶段小组赛期间与上海队进行了2场主客场比赛,第二阶段八强排位赛期间与北京队进行了2场主客场比赛,全运会期间与上海队进行了1/4决赛的较量、与北京队进行了争夺冠军的比赛。
统计数据显示,在联赛期间与京、沪两队交手的4场比赛中,八一男排总共与对手进行了13局球的较量,其中,除主场以1∶3不敌上海队之外,其他3场比赛比分均为0∶3。比赛中,八一男排总得失分分别为253分和325分、场均得失分分别为63.25分和81.25分、局均得失分分别为19.46分和25.00分。
在全运会与京、沪男排交手的2场比赛中,八一男排总共与对手进行了6局球的比拼,均以3∶0获胜。比赛中,八一男排总得失分分别为153分和135分、场均得失分分别为76.50分和67.50分、局均得失分分别为25.50分和22.50分。
2.2 各支参赛队基本情况
依据2016—2017中国男排联赛秩序册、官方比赛报告及全运会官方网站显示的相关信息,首先对八一、上海和北京3队的参赛运动员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表1、表2)。其中:联赛每队参赛人数不超过14人、主力人数6人(不含自由防守球员),全运会每队参赛人数不超过12人、主力人数6人(不含自由防守球员);对联赛参赛运动员的数据信息统计仅以各队为这4场比赛报名的运动员为准;全运会官方网站未显示的运动员信息(年龄、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则以联赛秩序册为准;对“年龄”一项的统计结果均截至2017年。
表1 3支球队联赛参赛运动员基本情况对比(平均数)
表2 3支球队全运会参赛运动员基本情况对比(平均数)
从全运会各队主力队员的情况看,八一、上海男排主力队员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北京男排,上海队浮动幅度最小,八一男排高出1.17岁,北京男排则低1.74岁。在身高、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3项平均数中,3队主力队员的数值均高于各队平均水平,其中,八一男排平均扣球高度最高,身高和拦网高度居中。
在以往的比赛中,八一男排老队员居多、技战术体系中拦网能力强,而表1、表2统计数据显示并不尽然。在球员构成方面,八一男排无论在联赛还是全运会中,全队的平均年龄都是最年轻的,但主力队员的平均年龄较大,即主力队员年龄大、非主力球员年轻。而北京男排正好相反,他们的主力阵容以年轻球员为主,非主力球员年龄偏大。从球队梯队建设的角度看,八一男排和北京男排的球员构成均存在“短板”,老队员虽然有丰富的比赛经验,但需要面对伤病和体能问题,而年轻球员虽然身体情况良好,但比赛经验较欠缺,使他们在处理关键比分时存在不足;相比之下,上海男排的年龄结构最合理。
在与技战术体系相关的身高、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3项平均数值中,虽然八一男排各项数值都不具有明显优势,但在主力队员平均身高的增幅不如上海男排的情况下,主力队员平均拦网高度的增幅却超过了上海男排,并且也是3队中最高的。可见,八一男排主力队员的拦网能力非常突出,但也反映出非主力队员拦网欠佳的问题。
八一男排面对由不同选手组成的京、沪男排,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比赛过程。从统计数据看,联赛期间,由于京、沪男排均有非常优秀的外籍球员加盟,八一男排在4场比赛中只赢下一局,胜负关系明显处于劣势。而全运会的比赛由于外籍球员无法参加,这种局面得以改变。不过,从与京、沪男排交手的过程看,八一男排在联赛期间平均每局输5.54分,而全运会时平均每局只赢3.00分,可见,联赛中拥有外援的京、沪男排表现出的取胜优势更为明显。
3 八一男排与京、沪男排技术对比
3.1 发球技术
在当今世界男子排坛高水平对抗中,发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其“在排球比赛中唯一不受对手制约的环节”的特性,使发球成为各队力拼的最主要得分手段。
从表3可看出,八一男排在联赛4场比赛中平均每场发球得分和破攻分别为2.25分和2.5次,全运会比赛场均分别为4分和3次。即八一男排在全运会比赛中的表现明显优于联赛。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面对全运会没有外援的京、沪男排,八一男排队员在比赛中更有自信,发球质量更高;另一方面,京、沪男排的外籍球员具有较强的接一传的能力,限制了八一男排的发球效果。
从失误情况看,八一男排在联赛4场比赛中平均失误12.5次、全运会则为13.5次,差别并不明显。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八一男排在与强队交手时发球较为稳定,同时也得益于教练员赛前布置的战术,即与强队交手必须首先拼发球;而全运会比赛时的失误略高,反映出队员对战术贯彻得更加坚决,对胜利更为渴望,交手时表现得更加自信。
3.2 一传效果
一传是一攻成功的有效保障[1]。当今男子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术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球队接发球即一传水平的高低,成为制约和反制约的武器。到位的一传效果不仅可以挫伤对手发球的自信心,也能为本队组织起有效的一攻战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国外很多高水平男排运动员,发球不仅势大力沉,而且速度快、角度刁,京、沪男排近几年引进的外籍球员中很多都是如此,使国内运动员往往无所适从,也无法准确把握对一传预判的路线和站位。
表3 联赛和全运会期间八一男排与京、沪男排比赛发球得失分统计
从表4可看出,八一男排在联赛和全运会期间的表现差别不大,联赛时的一传“到位”次数略高于全运会,“一般”次数则全运会略高于联赛。联赛和全运会期间,八一男排与上海男排比赛时有效的一传效果均比北京男排高。
表4 联赛和全运会期间八一男排与京、沪男排比赛一传效果统计 次
从一传失误情况看,八一男排在全运会比赛中的失误次数明显低于联赛。
由此可见,排球比赛接发球决定一攻扣球质量及攻击力的发挥,因此,接发球到位率是决定能否战胜对手的关键因素[2]。在缺少外籍球员的情况下,京沪两强在全运会比赛期间,发球、接发球环节对八一男排造成的威胁降低,全运会比赛中一传失误率明显减少也是八一男排扣球得分远多于联赛的原因之一。
3.3 扣球技术
在排球比赛中,进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一支球队使用怎样的战术体系、拥有怎样的比赛风格,进攻的成功率始终是赢得一场比赛的关键[3],而进攻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扣球。京、沪男排近年来在联赛中引入的外籍球员几乎都是国外优秀的主攻手和接应二传,其中不乏多名国家队队员。这些球员在联赛赛场上大多都表现出超强的进攻实力和出色的个人能力,也使各队清晰地看到了国内球员与世界高水平球员之间的差距。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扣球技术的得分能力,特别是在关键场次、关键比分中表现出的差距。
从表5看出,联赛中八一男排平均每场扣球直接得分的次数远远低于全运会;特别全运会与上海男排一战,八一男排通过扣球直接得分51分,占该场总得分(75分)的68%,完全掌握了比赛主动权。在对扣球“一般”一项的统计中,2次比赛场均差距不大,属正常范围,全运会比赛时数值略低,可能与扣球更多转化为直接得分有关。
表5 联赛和全运会期间八一男排与京、沪男排比赛扣球得失分统计
从扣球失误(包括“被拦”和“失误”)的情况看,八一男排在全运会比赛中的失误率明显低于联赛,特别是在与北京男排进行的决赛中,全场只有2次扣球失误。
这一方面说明八一男排在全运会比赛中发挥了出色的攻击能力,同时减少自身失误,从而表现出更高的进攻成功率;另一方面,也说明没有外援的京、沪男排在拦网和防守环节出现了漏洞。
3.4 拦网技术
拦网技术在排球比赛中对一支球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出色的拦网不仅可有效降低本方后排球员的防守压力,还能破坏对方的进攻效果及战术布置,在直接得分的同时大大提振球队士气,增强信心。
从表6可看出,联赛中八一男排与京、沪男排场均只有4.75分,明显低于全运会时的场均11次。联赛期间两战上海男排的拦网得分都多于对北京男排的比赛,全运会时则是对北京队拦网表现更好;联赛期间八一男排4场比赛只有19分,低于全运会时2场比赛的得分(共22分)。
表6 联赛和全运会期间八一男排与京、沪男排比赛拦网情况统计
从获得拦网得分队员的人数看,八一男排在联赛中场均只有3.25人有拦网得分,而全运会时则升至场均5.50人。联赛期间与上海男排交手时拦网得分的队员明显多于与北京男排比赛时;而全运会时面对2个对手,八一男排拦网得分的队员人数基本持平。
由此可以看出,联赛期间京、沪男排由于有外籍球员加盟,2队表现出的超强进攻能力给八一男排的拦防体系造成很大威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联赛期间的北京男排在进攻环节表现出的优势比上海男排更明显。这使得八一男排在2次与其交手时,无论是拦网得分次数还是能够拦网得分的队员都是各场次中数量最少的。这也可能与上海队交手时是第一阶段小组赛,队中外籍球员并未完全投入有关。
八一男排作为平均身高和平均拦网高度都不占优势的球队,虽然联赛期间表现不佳,但全运会时却表现出较强的实力,无论是拦网得分的次数还是得分队员的人数都明显增多,这主要与京、沪男排在缺少外援的情况下网上威胁减少、进攻实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3.5 有效防守效果
本文统计的“有效防守”是指球员在进行防守时救起的球可以使本方队员组织起一次进攻。男排运动员的动作力量大、速度快、来回球少,如果后排球员防起的球不能使本队组织起有效进攻,只是被动地将球推送过网,那几乎是将得分机会拱手相送。因此,高质量的防守起球是球队完成防守反击的重要前提。
从表7看出,八一男排在联赛期间与京、沪男排的交手中,场均有效防守的次数为13.50次,高于全运会比赛。
表7 联赛和全运会期间八一男排与京沪两队比赛有效防守效果统计
这主要是由于京、沪男排在联赛中完成进攻的次数高于全运会,使得八一男排参与防守的次数随之增多。另外,八一男排在全运会比赛中通过拦网直接得分的次数远高于联赛,从而大大减轻了后排球员防守的压力,有效降低了他们参与防守的次数。
3.6 比赛中其他失误
其他失误是指除发球失误、扣球失误和一传失误以外出现的导致对方得分的技术性失误,如被判触网、持球、连击等。
从表8可以看出,在联赛和全运会的比赛中,八一男排各场次比赛控制得较稳定,没有因对手阵容存在差异而出现数值异常波动的情况。
表8 联赛和全运会期间八一男排与京、沪男排其他失误统计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从八一、北京和上海男排3支球队队员的基本情况看,各队之间的差别难分伯仲。八一男排主力队员年龄大,但全队平均年龄小,说明球队在年龄结构上存在不足,但后备力量较充足。
从八一男排和京、沪男排2016—2017中国男排联赛和第13届全运会比赛中各项技术统计可以看出,发接发环节中,虽然八一男排的发球失误较多,但一传到位率较稳定,尤其是全运会比赛时,该环节的表现明显优于联赛。在网上对抗环节中,八一男排在全运会比赛时表现出更全面的进攻能力和更高效的拦网成功率。上述两大环节“全运会表现优于联赛表现”的特点,使得八一男排在防守环节的表现略有不同,即联赛期间的有效防守次数高于全运会,这与全运会比赛全队主动得分多、防守压力小有关。在其他失误环节中,八一男排队员表现并无太大差异。
4.2 建议
八一男排应尽快解决现阶段运动员年龄结构不足的问题,努力提高年轻球员的技战术水平。
在各项技术环节及相应的技战术体系中,八一男排应进一步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和成功率,降低发球失误率;继续强化球队保持多年的出色的拦网能力,为展开防守反击寻找机会。
重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其在关键时刻“不手软、不失误”的能力,进而培养能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核心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