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

2018-09-27田麦久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8年3期
关键词:竞技战略理论

田麦久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战略,是为实现全局性目标所做出的指导全局工作的总体规划。竞技体育的主要社会产品是运动成绩,竞技体育发展的首要目标即是赛出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因此,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必然应围绕在国际赛事中取得理想的参赛成绩这一目标予以制订。

运动竞赛是分运动项目进行的,重大的综合性国际大赛通常包含许多运动单项比赛。近几届夏季奥运会均设立了300个左右的小项,人们通常依综合性大型运动会金(奖)牌榜排名对各参赛国家(地区)的综合实力进行比较和评价。这一指标虽非完全精确,但具有较高的效度,并已成为国际体坛的普遍共识。所以,我们制订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就要围绕如何在奥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赛事的金(奖)牌榜上获得更好排名这一全局性目标做出全面的谋划。项群训练理论中关于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关于各个项群竞技特点的解析和训练要求的归纳,关于一个国家(地区)地域学、人类学特点的揭示,以及关于国家(地区)训练参赛的社会文化环境的认知,都为制订发展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认知基础及可靠的理论依据。

1 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科学链接

1.1 项群分析是竞技体育发展规划的战略思维

在制订国家(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时,建立战略目标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制订与具体的运动项目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首先要对不同项目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解析各个项目的竞技潜力,进而对不同等级运动项目未来可能达到的竞技水平进行预估,据此确立在未来大赛中的参赛目标,由此便可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水平做出决策。

对一个国家(地区)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排序,可清楚地发现,某些高水平的竞技运动项目,常会在某个或某些重要的竞技特征上(或在竞技能力的结构上,或在技术动作的结构上,或在比赛结果的判定上)高度相似;而竞技水平较低的运动项目在上述几方面的特点常常也会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一现象表明,不同国家(地区)运动项目竞技水平发展的等级差别,常常有着明显的项群属相(表1)。

表1 竞技体育发展地域性差异的项群特征

项群分析提示我们,一个国家(地区)的某些优势项目很可能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在这些项目之间,集束性地存在相似的竞技特点和训练要求。人们应主动揭示这些特征,发展这些特征,规划不同群组运动项目发展的目标、方法和途径,从而全面地把握一个国家(地区)竞技运动的整体态势,确立适宜、有效的项目结构。

1.2 项群训练理论搭建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新平台

在三层次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中,关于所有竞技运动项目训练规律的阐述称作一般训练理论,关于一个竞技项目训练规律的阐述称作专项训练理论,分别属于宏观的和微观的层次,项群训练理论则是在2个理论层次之间建立的中观层次,搭建了新的理论平台。在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项目结构研究中,同样也是如此。人们基于一般训练理论,进行面对所有运动项目的战略设计;基于专项训练理论,为一个运动项目设计发展战略;而基于项群训练理论,则为一组运动项目设计发展战略。总体发展战略若由许多单项发展战略直接综合构成,优点是具体、详尽,但整体把握则会感觉吃力;若辅以项群发展战略,则明显有利于简洁而明确地做出全局的描述和判断。

对任何一个由多个单体组成的群体进行综合分析时,引入分类解析都是非常必要的。在综合性大型赛事的备战规划中涉及到竞技项目的配置,当然也需要对竞技项目进行分类并给予科学的阐述。例如,在奥运会参赛战略的制订与实施中,既要做出国家(地区)综合竞技水平的评估与发展设计,又要对300多个竞技项目逐个进行精确的评价和解析。同时,在项群这一中间层次,对于不同类别运动项目战略价值的判定,明显有助于战略发展重点的选择和战略组织的实施。既能帮助决策管理层更清晰、简洁地统观包括所有竞技运动项目的全局,又可在中观层面明确对不同项群参赛的竞技期待,实施对不同项群备赛组织的分类管理。

对所要开展的运动项目进行项群分类,会促进许多训练理论和方法的拓展。如同一项群中不同项目训练理念的沟通与互补,训练方法的相互借鉴或移植,训练安排的交流与比较。优势项群中暂时落后的竞技项目,有成功的“模板”可以效仿和借鉴,因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从项群视角观察发展滞后的项群,则常常能以较为开阔的视野揭示落后的原因,寻找改变落后状况的途径。项群训练理论所搭建的新理论平台,对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订与实施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 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应用

项群训练理论创立以来,得到了业界高度的认同,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体育领域,在国家、地域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订与实施中,也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2.1 项群训练理论视角下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开展活跃

项群训练理论的创立,唤醒和强化了业者的项群意识,使人们的竞技体育战略思维更加活跃。其中,从项群视角进行竞技运动项目发展战略研究,成为一种被普遍采用的解析路径。众多学者将项群训练理论应用于国家或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例如,冷永强的《第24~26届夏季奥运会体能主导类项群奖牌归属的地理分布特征研究》;杨波的《中俄技能类难美项群优势项目的比较研究》;王广楠的《奥运会男子短跨项群发展轨迹与动力因素考究》;张建华的《我国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得项目的项群特征》;陈最新的《从奥运表现论中国竞技体育项群的发展》;陈亮的《多维度项群视野下的中国夏季奥运项目成绩结构与发展演变》等。杨小帆的《我国“命中类无设防型”项群优秀人才流动性分析》一文中,探讨了我国“命中类无设防型”项群优秀人才的分布和流动情况,指出计划经济时代优秀人才资源的流动以“垂直流动”为主,缺乏“平行流动”,“国际流动”具有选择性,“职业变动”呈现单一性;改革开放以后,优秀人才资源是在“垂直流动”基础上加快了“水平流动”,“国际流动”频繁,“职业变动”多样;并提出该项群进一步发展的建议[1]。

在我国省市层面,也有许多学者从项群理论的视角,尝试对不同省市的竞技体育发展特点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各省市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例如,罗智在《全运会优势项群的板块构造及其时空漂移学说》一文中,研究了第4~9届全运会期间,各地区各优势运动项群的时空变化。文中还对广东省的竞技实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第4~9届全运会竞技中,体能主导类各项群及表现难美类亚项群是广东省的传统优势运动项群,其中体能主导类项群的竞技表现是构成整体竞技实力的基架,也是广东竞技实力提高的重要保障;长距离游泳和射击项目竞技实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而长距离跑、乒乓球和柔道只能排在可持续发展的第2位。高鸿辉在《我国全运区域竞技实力发展的非均衡历程与对策》一文中,探讨了第6~10届全运会期间各项群竞技实力区域发展态势的均衡性问题[2]。

2.2 积极推进优势项群率先发展

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订和实施中,特别是在积极推进优势项群的率先发展方面,项群训练理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1985年第1次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上,田麦久做了题为《我国1986—1988亚运会、奥运会重点项目的选择与确定》的研究报告[3]。报告中谈到,“对不同等级项目的项群特点的分析表明,我国运动员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及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中的许多项目均达到世界水平”,与“男子田径跳跃项目和轻级别举重项目”一起,组成了我国竞技运动的优势项群集。

继而,在国家体育总局1989年1月召开的全国体育布局工作会议上,田麦久、朱章玲等做了《我国重点项目设置与布局的宏观决策》的主题报告。报告中谈到,“将近年来在世界大赛中2次以上进入前3名的项目列入优势项目。从中看出,我国大多数优势项目都归属于以下3个集合:其一,技能类中表现难美性、准确性及隔网对抗性3个项群;其二,女子同场对抗性、格斗对抗性、力量性项目及部分周期性竞速项目(包括速度性与耐力性);其三,男子轻体重级别举重、速度力量性项目(曾经名列前茅的部分跳跃项目)[4]”。进而提出以下建议:“对优势项群中的先进项目(如体操、乒乓球、女子排球)应列为头等重点,但需注意提出实事求是的参赛期望。”“对优势项群中暂时落后的项目(如艺术体操、网球),应充分利用主客观有利的发展条件,投入较大力量,求得竞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力争尽快进入获奖行列。”“对竞技强度相对较低的新项目(如蹦床、帆板),应给予密切关注,及时了解和预测竞技项目的发展趋向,力求尽早进入竞争者的队伍。”“对获奖效益较高的落后项目(如田径、游泳),需下决心大力投入,加强早期选材,订好长远规划,保证系统训练,以求尽早实现我国竞技运动主体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获奖效益较低的落后项目(如足球、曲棍球),可取稳步发展态势,需注意从领导上和宣传上不可要求过急,切忌拔苗助长。[5]”

上述解析与建议得到了国家体育管理部门的肯定与采纳,并付诸于实践。今天我们回顾30年前提出的战略建议,大部分已变成了现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中的体操、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中的乒乓球、女排等先进项目继续保持国际一流水平;优势项群中的潜优势项目艺术体操、网球,已有长足的进步;蹦床、帆板等有较大竞技潜力的新开展项目多次摘得奥运会金牌;经过多年规划、科学选材、系统训练,体能主导类中的田径、游泳涌现出了一批世界水平的优秀选手;而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代表性项目中国足球,发展道路依然艰难。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清晰地表明,项群分析是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决策的有力武器。

2.3 基于项群解析为建设竞技体育大国进行目标设计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28枚金牌首次进入金牌榜前3位。其后,中国体育管理层立即着手进行新的战略设计。在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田麦久、蔡睿、刘大庆、张英波等做了《2020年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的大会报告[6]。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远期目标应定位于有重点、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大国。面对我国不同项群竞技水平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对建设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大国进行了深刻的解析。报告指出,美国、俄罗斯、德国3个世界竞技体育大国的金牌项目都广泛地分布于12~15个运动大项,并几乎涉及所有项群。这表明有重点而又相对均衡的项目布局,是竞技体育大国实力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表2)。

表2 世界竞技体育大国奥运会金牌项目的项群归属[6](第24~27届奥运会合计) 枚

与这3个国家相比,我国选手在第24~27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集中在较少的运动项目上。第24届为3项,第25~27届,则为7~9项,与美国、俄罗斯及德国强盛期的12~15项相比,少5~6项。显然,奥运金牌项目分布面狭窄是我国与美国、俄罗斯、德国等体育大国的主要差距之一。

面对这一现实,提出将“同群优先发展策略”作为实现2020年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行动策略。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及隔网对抗性3个项群是我国最具优势的项群,同项目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借鉴和移植,使得这3个项群中暂时水平不高的项目与其他落后项目相比,具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曾预测,我国蹦床、艺术体操、花样游泳和花样滑冰更有可能比其他落后项目更快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有了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的世界冠军,花样游泳和艺术体操的竞技水平也提高明显。许多事例表明,实施“同群优先发展策略”,有助于我们以更快的步伐扩大我国优势项群的队伍构成,进而促进我国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6]。

“同群优先发展策略”在我国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大国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网球(雅典奥运会女子网球双打冠军,“大满贯”赛事女子双打、单打冠军)、蹦床(北京和伦敦奥运会3项次冠军)、射箭(北京奥运会女子个人冠军)等项目纷纷取得优异的参赛成绩,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发展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3 结束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项群训练理论被成功地应用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订与实施中,提高了我国竞技运动发展全局谋略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我们预期,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项群训练理论能更好地展现出其科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竞技战略理论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花与竞技少女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