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2018-09-26范美华
范美华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探究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指出教师在建构探究课堂时应该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要注重提升教学情境的价值,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实现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问题分析;优化策略
新课程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体验,很多教师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以此方式来建构小学数学课堂,引导学生发现并认识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有关方法形成认识和感悟。
一、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问题存在和分析
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探究课堂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需要教师反思。
1. 重过程而轻结果
以往的教学有“重结果轻过程”的偏向,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很多教师也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但是他们却形成了另外一个极端性的认识,即探究性学习就是“过程教育”,结果如何并不重要,他们也就看重过程,而轻视结果。
小学数学教学大多是概念和规则的学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展开问题解决的思路探索,而且小学阶段的探究性学习主要就是运用于问题的解决,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形成新的概念和规则。比如有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面积”时,首先将学生划分为实验小组,用学具来展开科学探究。学生所采用的学具为扇形(圆的十六分之一)。学生已经熟练掌握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所以他们会积极探索将手边的扇形转化为上述图形的方法,然后学生还将进一步对圆形展开比较,并探寻出如何计算圆面积的基本思路。教师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交流,并直接进入练习的环节,由于事先对公式没有进行分析和理解,因此他们即便是面对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也要花上很长的时间,而且结果的正确率也不高。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是不利的。
2. 探究性学习局限于新授课
很多教师有这样一种误解,即认为科学探究只适用于新授课,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而肤浅的。就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讲,基本课型包括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等,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在这些课型上都有其用武之地,只是由于课型的功能不一样,因此学生探究任务的侧重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新授课的课堂上,学生因为是初次接触新知,因此其探究过程大多集中于对数学知识的发现、理解以及内化环节,而教师则要对应具体的环节进行探究活动的设计。习题课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对新知进行巩固,而且还要通过习题课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因此有时候以科学探究的方式来组织习题课也是很有意义的。比如在指导学生计算长方形的表面积时,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探究性的问题:现有一张长为30cm,宽为20cm的长方形纸,要将其制成一个深度为5cm的容器,怎样设计才可使其容积最大?学生采用合作探究形成以下方法:(1)30×10×5=1500(cm3);(2)33×10×5=1650(cm3);(3)20×20×5=200(cm3)。因此,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使用,并不在于课型,而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
3. 教师过分侧重定向探究
探究本来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索性,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提供了太多的干预,以至于探究方向被彻底锁定,這就是常说的“定向探究”。比如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规律时,让学生把一张纸先裁成锐角三角形,然后把三个角都撕下来,并拼在一起,由学生检查这是不是平角。然后,教师再安排学生拿出量角器,对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内角进行测量,由此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加起来,检验是不是等于180°。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貌似经历了动手动脑的过程,但是实际还是根据教师规划好的路线操作了一遍而已。这种情形下,探究性活动失去了探索的韵味,学生也沦为教师指挥下的操作工,他们的思维根本无法自由运作,因此很难收获探究学习的效果。
4. 在无须探究的地方滥用探究
现在很多教师将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只要是公开课或是评优课,就把探究往里面塞。某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厘米”和“分米”时,他提出问题:在刚才的测量过程中,你已经测得课桌的高度为70厘米,对于这个“70厘米”,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70厘米太高了;课桌的高度只要60厘米就可以了;70厘米的高度小于1米;我觉得70厘米有些矮……教师再结合课件来讲授:课桌的高度70厘米,也就是常规的7分米,可以记作“7dm”。学生之前的讨论不着边际,与最后的结论没有任何关联,而且厘米和分米的换算关系完全属于一种陈述性的知识,即相关内容属于人为规定,探究价值较小。而且,上述讨论还很容易让学生在探索中迷失方向,无法正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这将影响最后的学习效果。
二、优化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探究性学习确实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践也表明,这种学习方式在小学阶段是可行的。那么如何让这种学习方式更有成效呢?
1. 立足于学习起点组织探究
无论探究活动设计是高于学生的现有基础,还是低于现有基础,都将影响探究活动的实效,前者让学生感到繁难无比,后者则让学生感到简单异常,这样的探究最终只能是流于形式,这也将促使学生只能机械地对相关结论进行识记,很可能完全忽略隐藏在知识背后的原理。因此,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只有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让探究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如果要让学生对“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进行探索,就可以先提供一组分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哪些分数可以转化为有限小数,并总结规律。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那些分母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然后学生会根据分数的基本规律,尝试着将现有分数转化为特殊分数,并总结出相关结论,完成探究任务。
怎样引导学生将已有基础发展为最终的学习目标,这是教师教学设计中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是生拉硬扯,抑或是水到渠成,结论不言自明。要做好相关工作,教师要深度研究学生的基础和认知习惯,这样才能创设出合乎学生需要的教学设计。
2. 提升教学情境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年龄特点、能力水平等因素,并跟踪学生的思维脉络,通过有效途径创设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情境,激活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进而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教师要善于迎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能够吸引学生的情境。比如在指导学生认识人民币时,教师拿着一个储蓄罐走进教室,然后敲碎了,让学生研究里面倒出的钱币,这种场景能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的设计显然比直接将人民币的图片投影出来更能吸引学生。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还要凸显一个“妙”字,即让学生开课引题,这样就能让知识更具延展性,这样的导入新课,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创设悬念,引爆隐藏在学生内心深处最原始的那份冲动。
3. 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讨论是学生互助自学的最佳体现,有效的互动将让学生更乐意参与探究活动,他们也将更加主动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而且讨论本身也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学生的思维将由此而发生碰撞,进而迸发出各种灵感。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而大胆地进行质疑和争论,促使他们在合作中体验探究,提升能力。
比如学生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出示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周长的计算。学生兴致勃勃,在讨论中形成以下处理方法:(1)5+3+5+3=16(厘米);(2)5×2+3×2=16(厘米);(3)(5+3)×2=16(厘米)。通过比较,学生明确最后一种方法最为简单,因此形成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这时教师再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指导学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学生感到非常有趣,同时还拿出刻度尺进行测量,并且在相互讨论中认识到虽然图形的形状有所调整,但是对边相等的关系没有变化,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还进一步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特点。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理念最为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以这样的方式来搭建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引导,并有效把握时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探究的机会,并能深入参与探究之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得到能力的提升,感受探究所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