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8-09-26崔利宾
【摘 要】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环节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其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最终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用心设计实践主题,科学调控实践活动过程,客观公正做好实践活动总结和评估。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教学;主导作用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基本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课堂理论讲授,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通常采用灌输方法,二是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包括校内外和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强化理论认识,锻炼和提升用理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课堂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有机配合,才能最终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在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尽管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必须有效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才能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保证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调查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现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包括教师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由于受传统灌输理论以及日常教学习惯的影响,其本身就不是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常认为思想政治课授课方式主要是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学生记忆理论知识,期末考试也是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即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要求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最终也是应付一下了事,导致形式主义严重。
第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虽然思想上、意识上能够重视实践教学,他们也可以根据教学标准的要求十分用心地组织和实施,但是,由于其自身指导实践能力的欠缺,结果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最终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创新意识有待增强。当今大学生群体都出生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都较为优越,这一时期也是国内外思想和文化相互碰撞的时代,相对于以往的学生而言,他们身上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设计和实际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正确认识和把握学生的特点和规律。
第四,不重视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工作。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前,不积极动员学生了解和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对于实践活动的主题、意义、注意事项、具体形式和活动结束的实践报告如何撰写等事宜没有明确告知学生,最终导致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实践过程中缺乏交流互动。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须充分交流沟通,达到良性互动,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也就是常说说的“师生无互动,教育不发生”。在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认为活动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要保证学生在活动中不出安全事故就行,全程师生很少交流甚至无沟通。
第六,实践活动后无有效总结。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尽管积极组织实施了实践教学活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也十分顺利,从过程看,效果也似乎不错,但是,活动后不及时甚至不进行有效的总结,即使有总结,也缺乏科学性。学生无法更多地从实践活动中得到应有感悟、认识以及思考,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虎头蛇尾。
二、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对策
以上问题的出现是主客观因素共同造成的,笔者认为要想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学校必须加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培训力度。首先,作为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校领导,务必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提升和继续教育工作,从学校层面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不同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其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人,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业务学习,潜心钻研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向实践教学指导经验丰富的同行取经。
第二,用心设计实践主题和活动方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前,要依据国内外时事热点和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实际需要,结合课堂讲授的相关理论,明确实践教学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主题和具体形式,给学生讲清楚实践活动的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全程,要放下“身价”,把握时机,适时做好师生交流和沟通,指导学生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看到的实际场景和一系列现象。
第三,科学调控实践活动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必须用心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和生活,科学解释他们所看、所闻、所想的事物和场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时刻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能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实践过程进行管理和调控。
第四,客观公正做好实践活动总结和评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不是随着一场活动的结束就结束了,实践活动结束后必须做好总结和评估,这个过程甚至比活动本身更具有意义。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实践总结,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水平和组织能力,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进一步更新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现实依据。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评估时,务必坚持以学生为本,本着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目标,既注重过程,又兼顾成果,对学生的实践报告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也要注重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科学评判,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继而提高他们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最终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必须重视自身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平时把握一切培训和学习机会,勇于创新工作理念,积极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指导实践活动的能力,活动前注意精心选题,过程中细心指导,及时进行师生交流互动,活动后认真总结评估。同时,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思考和解决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此外,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实践指导,最大程度发挥实践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李晓新.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4.4.
[2] 刘兴.“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
[3] 魏汝英.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6.
【作者简介】
崔利宾(1981—)男,漢族,河南滑县人,硕士,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