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现状及思考

2018-09-26文潇雅王暾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思考现状

文潇雅 王暾

【摘 要】 本文以甘肃省两个村庄的实际调查为列,分析了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困境。提出“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相关对策: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精准施策,抓项目夯实脱贫基础;精准“滴灌”,兴产业突出发展引擎。

【关键词】 精准扶贫;现状;思考;对策

“双联”,即党组织联系贫困户、党员联系贫困户。

一、“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现状

1、思路清晰,发展方向明确

小河村和西山村确定了“123”的“双联”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提升两大产业(药材、劳务),抓好三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同时,通过组织村上老党员、退休老干部、致富能人、行业带头人以及群众代表多次进行座谈、商讨,制定了“双联”行动“两规划、一计划”,着重从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基础夯实等方面明确了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并按照近期、中期、远期梳理出了需要实施的项目5大类、82个,同时帮助每户特困户制定谋划了可行的致富思路,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2、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准确滴灌”

(1)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确保对象精准。小河村和西山村严格按照“4+2”工作法,由包片领导、驻村干部及村干部组成调查小组,对全村所有农户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并逐户认真填写了《扶贫明白册》。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评议,三榜公示后选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149户584人,并逐一建档立卡,系统管理。

(2)结合实际,确保目标精准。小河村和西山村为了实现脱贫致富这一目标,按照上级指导和村情实际,2015年计划脱贫35户146人,全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将达到5341元以上,贫困面下降至15.4%,居民住房、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教育、文化、卫生水平全面提升,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自来水入户达到全覆盖。

3、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开展良好

小河村和西山村按照精准投放、信用贷款、商业可持续发展和贫困户主体地位的原则,采用农户自贷和转贷(或入股)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形式,使所有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贫困户都能够得到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小额信用贷款。目前已完成发展类133户、带动类26户的放款工作,有效解决了农户发展资金缺口问题。

二、“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扶贫工作效果不明显

2014年年底我国开始实行驻村扶贫工作,但是由于驻村扶贫开展的时间不长,驻村扶贫的工作效果不明显。驻村帮扶工作衔接不够,驻村帮扶工作管理不到位。驻村扶贫的目的就是要贴近农民生活,深切了解农户的实际困难,在对小河村和西山村村民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派出去的驻村干部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对驻村并不是心甘情愿,大都是不得不去,因此他们都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村庄的扶贫工作中,而新的驻村干部对于村庄情况又不是很了解,因此扶贫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2、扶贫帮扶工作离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还有差距

扶贫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因致贫的原因不同,贫困户对帮扶有着不同的需要,如生产救助、学业救助、大病救助、房屋改造、低保救助、农业实用技术、担保贷款等各有差异。对象精准要求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坚持把建档立卡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的要求”做到识别过程透明、识别对象精准。但是,贫困人口的的精准识别标准单一、技术实现困难。

3、扶贫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问题突出

小河村和西山村属于面积相对大的两个村庄,由于这两个贫困面比较大,贫困人口比较多,精准脱贫的难度比较大。目前,小河村和西山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依靠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各市、县直帮扶单位的支持,贫困村筹资较为困难。由于扶贫资金筹备困难,导致乡镇基础设施改进缓慢,乡村道路狭窄,早晚出现拥堵状况,路口无路灯、无斑马线,存在安全隐患;蓄水设施缺乏,自来水设施也没有全村覆盖,有的农户家中由于水压问题存在长期没水现象。

三、“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相关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

(1)政府部门应当不断强化“省、市、县(区)‘三级联动,组织领导效应,层层压实领导责任,适时开展互促互学、互查互评。特别是进一步靠实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和工作队队长职责,精准识别贫困户,明确“结对”责任,精准筛选建档立卡户,落实“图表式”管理,做到了帮扶对象对接精准、管理精准、施策精准。

(2)积极发展致富产业、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爱心奉献和送温暖活动的基础上,坚持把双联助推精准脱贫与“满意在地税”高度聚合、与甘肃省扶贫攻坚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推广双联行动引领农民增收奔小康,持续把解决农村“吃自来水、用动力电、走水泥路、住砖瓦房”的水、电、路、房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强化统筹兼顾,突出资源整合,注重协调推进,确保了双联助推精准脱贫有力有序开展。

2、精准施策,抓项目夯实脱贫基础

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是增强我国扶贫资金使用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之举。努力搭建项目协调、资金撬动、积极自筹等全面发力的双联助推精准脱贫项目建设筹资平台。通过“三抓”确保项目因地制宜、有序落地。

(1)协调资金抓项目。不同地区的贫困程度不一样,有的地区由于贫困人口较少,贫困资助金相对充足;有的地区贫困面积大,贫困资金相对紧张,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共同协调资金,把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紧抓当地发展前景好、有特色的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或者吸引外资对当地的特色项目进行,利用外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将当地经营好的项目推广出去,加快当地农民脱贫的脚步,是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自主创业,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自筹资金抓项目。在政府协调资金的同时,各地农民也应当自筹资金解决当地村民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完成村社道路、村部修缮修建、桥梁、太阳能路灯等项目。地方村民应当与当地政府联合起来,一起打赢脱贫致富的攻坚战,而不是只等政府的资金援助,自身什么都不做,政府的帮助始终是外因,要想正真实现脱贫致富还需要自己的辛勤劳动去改变贫困的生活。

3、精准“滴灌”,兴产业突出发展引擎

(1)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加大对当地特色产业的资金投入,不同村社制定不同的致富模式,如,小河村可以制定“以投促养、滚动发展”养羊模式,西山村可以制定“基地+养殖户”养羊专业户引领示范等养殖品牌。这样就可以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2)做大做强种植业。政府加对当地种植业的投资,吸引农民加大种植。目前好多农村的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打工,农村田地大片荒废无人种植,政府加大种植业的投入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回家种地,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还可以使农村的种植业做地更大更强。同时,新增蔬菜种植面积,形成以“小水井、小水管、小水池、小地块、小车辆”为特点的蔬菜种植模式在川区和浅山区农户中普遍推行,建成“千亩蔬菜示范点”。

(3)切实创新载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结合“无邪教示范村”创建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专题讲座,通过流动法庭“现场办案”,对群众进行普法宣传的同时,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普遍提高农民遵纪守法的意识;利用节庆日,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展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2] 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國科学院刊,2016(3).

【作者简介】

文潇雅(1990—)女,汉族,甘肃定西人,华东交通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三农问题研究.

王 暾(1993—)男,汉族,甘肃武威人,华东交通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三农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思考现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