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发展趋势下高校教学模式优化探析

2018-09-26石红玉

赢未来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优化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以其显著的优势带动着教育领域内的变革,使得教育领域内有了强有力的共同分享和公平高效的保障。“互联网+”发展趋势,可以说是教育领域,一大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是各大高校掌握核心竞争力的新的历史机遇时期。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各大高校应该怎样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服务于时代发展需求,本篇文章,从高校的教学模式的优化方面着手,探析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的高校教学改革。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教学模式;优化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领域知识的共同分享和公平高效带来了强有力的保障,普罗大众可从信息网络上轻而易举的获取自身所需的各类资讯和文化知识,由于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也使得学习的主要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习这一自发的主體行为逐渐的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众可以从手机、计算机等便于携带的工具,从QQ、豆瓣、知乎等多种多样的信息渠道中轻而易举的获取自身所需的各类学习信息。在当今社会中,学习似乎是一种触手可及的自发行为,为学习所要付出的价值也大大的降低。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学习的模式也更加柔性化,在线的学习方式引入到传统的学习方式中,慢慢的使学生转变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学习资源获取更加便捷,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自发性更强,也有了更多的学习选择。这在使大众的学习更为便捷的同时也推动了广大教育机构的发展,加快了知识的流通速度,扩大了知识的受众群体,这对大众、相关领域和社会教育都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因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使教育资源的共同分享和教育环境的公平高效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在时代趋势下,高校应该怎样发挥自身的优势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大量的实践证明,高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然从优化教育模式方面入手,来使其不要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一、微缩知识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目前,大多数学生可以从手机、计算机等便于携带的工具,从QQ、豆瓣、知乎等多种多样的信息渠道中轻而易举的获取自身所需的各类学习信息。但此种学习资源获取形式都拥有双重的学习和娱乐功能,如何使用完全取决于学生自身,这就需要学生自身拥有强大的自制力,与此同时,海量的信息,也增加了学习信息辨别和获取的难度,使得学生需要大量的精力去筛选自身所需的学习信息,这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高校可以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将大量的知识点、授课时长和重点知识的分布都加以微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高质量的学习,这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授课小班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应该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比例,确保小班教学授课,这有利于提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教师能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具体的实际出发,实行个性化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课堂整体参与度并且产生持续的学习热情,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与此同时,也可有效保证课程的有效时长,有利于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课时搭配化,抓住有效时间教学

一般来说,课程教学时间长度都是四十五分钟,但学生在这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学习时间内并不总是在学习。大量实践证明,学生的注意力一般的集中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分钟,所以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固有模式,将其合理拆解并分配为短课时教学和长课时教学,其中短课时为主要教学模式,长课时为补充教育模式,将这两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使学生放松和学习两头兼顾,各不耽误,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成效。

四、启发式教学,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具体的实际出发,对学生施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主动的进行思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自发

性。教师还应该将游戏引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来,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但是不能过于对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和硬性要求,要充分调动课堂中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避免学生有偷懒和学习过于疲累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学生出现只简单记忆零散的知识点,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和理解能力。

五、教室开放化,构建愉悦学习环境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灵活而自由的选择授课场所。与此同时,高校要着力改变以往的较为固定的教室授课模式,尽可能多的提供较为开放的场所,这有助于提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使学生较为容易的理解所学内容,形成在开放课堂中的交流与沟通中学习,让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展。

六、结束语

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我们要重视提升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着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科学而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而为自身的学习服务,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自身的协作性、主动性和分享性精神。与此同时,高校也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对学生施行个性化教学方案,对学生因材施教,着力提升其在开放式课堂中的互动性,有利于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除此之外,高校还应着力思考、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来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使学生形成其强有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理念,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建设者和后继者。

参考文献:

[1] 徐梦野. 浅析“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10):325-326.

[2]张洋.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优化路径探析[J]. 长江丛刊, 2017(10):198-198.

作者简介:

石红玉(1984年10月——),女,汉族,山东乐陵人,硕士研究生,主管药师,山东现代学院。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