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误区浅析
2018-09-26谭忠徐艳
谭忠 徐艳
摘要: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本文对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出现的一些偏离目标的做法进行了归纳和剖析,指出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具体应用中的误区,可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信息化教学在各高职院校已运用得比较成熟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则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并已逐渐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提出是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其主旨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得、运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优化教学效果之目的。
从以上定义可知:信息化教学设计之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然而,笔者以这几年观摩、学习、备赛、实践的经历和思考,对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出现的一些偏离目标的做法和导向颇感担忧,感觉有责任、有必要对其进行归纳并予以剖析,从而及早发现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具体应用中的问题,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一、上信息化手段過于急功近利。
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原则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信息化技术是辅助,三者互动结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原来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节其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这些都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另外,教师讲授时的肢体语言、情感色彩对学生的感染力亦是信息化手段无法替代与完成的,所以,我们上信息化手段不能过度,更不能顾此失彼削弱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笔者在交流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纯粹地依赖信息化手段,分发任务书后,将课堂的全部时间都交由学生支配,整堂课不讲授、不指点、不引导,任由学生自学、操作,很多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却顽固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加任何指导和演示,只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交出成果,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无法达到优化教学效果之目的。
二、盲目求新而滥用信息技术。
一些教师的观点很偏颇:既然是信息化教学设计,那么信息技术的运用应该越多越好,还要越新奇越好、越先进越好、越复杂越好,为追求这样的“高科技”“有技术含量”,却不分场合、想方设法甚至费尽心思地“套用”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结果演变为“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局面。其实,信息化教学设计之核心理念是以学为中心,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应用首先是恰当、合理、互补、配合。为此,设计者须明晰信息技术-授者-受者之间的关系,熟悉各种媒体资源如何扬长避短与优势互补,这样才能优化教学的各环节与要素,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三、舍本逐末而忽略问题设计。
笔者始终坚定的认为:问题设计乃教学设计之灵魂。因为能够真正推动学生深入学习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想要推动学生深入学习,必须推动学生深入思考,想要推动学生深入思考,必先提供优质问题,问题先导,才能触发后续的一系列认知活动,有了这个认知过程,才能谈及习得之概念。因此,优质问题才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习深度的根本。问题设计具体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浅层次验证性问题,这类问题的特质是:细碎、浅显,指向意图明确,答案偏于封闭集中,其目的为增强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但不能触动学生的深层次思考。
二是深层次思考性问题,这一类问题的设计要给学生提供足够思考的内涵,需多种认知动作参与思考过程,问题的指向是思维能力的训练,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是教师单向的传授。
问题设计中的最高层次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精心设计一些“陷阱”,引诱学生“上当”,由学生被动性发现问题后,再引导其解决问题,在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种乐趣的感染力会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他们会尝试着主动去“找问题”,积极地“处理掉问题”,教师运用这样的“心机”很容易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解决问题是一种教学活动,发现问题亦是一种教学活动。当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升时,他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基本具备了。
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好比是一场电影,其精彩程度并不取决于这部电影的音效、特技与拍摄风格的华丽多姿,能打动人心的关键还是故事情节,而问题设计恰恰就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灵魂支柱,它是串起整个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线索,而且是最有效的线索。
基金课题:
省级课题编号2017GB192“基于项目化课程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