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实现初中地理的兴趣教学

2018-09-26张俊琴

赢未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气温初中生生活

张俊琴

摘要:初中物理是学生在初中时期刚刚接触到的一门课程,其起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初中物理知识多数起源于一些基础理论,这些基础的理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出某些结论。

关键词:初中 地理 兴趣

在学校教育中,地理作为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学科,它融合丰富深厚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于一体,可谓是包罗万象而又异彩纷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怎样能让学生爱上地理,这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现阶段,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也出现了新的转变,开始渐渐打破以前那种沉闷的课堂环境,不断引入新的教学元素。但是,我们在看到这些进步的同时,还要看到其中隐藏的种种弊端。当前,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地理教师在讲台上卖力地为学生们讲解着课本中的知识,但是在讲台下的学生却在发呆或与同学交头接耳等等。基于以上现实情况可知,许多地方的初中生们对学习地理这一科目没有太大的兴趣,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初中生们的地理成绩不理想,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要将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们持续保有學习的兴趣,实现地理学科的有效教学。

一、加强师生沟通,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课堂是一个互动性课堂,每节地理课的顺利完成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配合。在此过程中,初中生对地理课的印象首先在于地理教师,因为在学习地理课之前,学生首先看到的是地理教师,他们很可能会因为地理教师而对地理课形成一个好恶倾向。假如初中生很喜欢地理教师,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对接下来的地理教学产生兴趣,从而在课堂上以饱满的情绪来回应教师的教学,顺利完成学业;假如初中生们对地理教师的印象不好甚至是厌恶的话,他们很可能会连带着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不愿意好好听老师讲解。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平时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好的印象,从而产生听自己讲课的兴趣。

首先在教学课堂上,当讲到《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这一课时的内容时,教师不要只顾自己在讲台上按照课本的内容不停地讲解,一节课下来基本上不与学生进行对话,这是不可取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出一些思考题,如“世界上的气温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规律吗?”等等类似的问题,然后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在共同分析交流中得出问题的答案。其次,一节地理课结束以后,教师也不要认为自己与学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在课下的时候,地理教师也要加强与初中生的交流,帮助他们解答不懂的作业题目,或者只是听学生们说一说生活中的烦恼等等。在以上两方面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地理教师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感受到教师的魅力,从而对其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听其讲课。

二、联系生活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的枯燥感,地理学科的学习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初中地理教师都会认为课堂就是课堂,生活就是生活,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在地理教学课堂上具有一定的严肃性是极其正常的。但是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如果地理教学课堂过分严肃、学科性强的话,学生很可能会因为枯燥而渐渐失去兴趣,不再想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学习。因此,在具体进行地理教学时,初中地理教师就需要适时地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为学生们创设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情境,促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

举例说明,当初中地理教师进行到《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这一课时,其中一项教学目标即是了解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平均值,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感受进行讲解。教师提问:“同学们感觉一年之中的气温都一样吗?一天之中从早晨到晚上气温有没有什么变化?”接下来引导学生们回忆自己的生活感受,即“一年中夏天最热,冬天最冷;一天之中中午较热,早晨较冷。”然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们的亲身体会来对气温的变化等知识进行具体的讲解。在此过程中,熟悉的生活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激发出对课本知识的探究欲。

三、重视学生主体,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的学生相比于以前的学生,其独立意识更强,而且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表现欲望,与此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的时期,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教师机械的知识灌输,而是想要自己与同学一起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探索。基于以上情况,假如初中地理教师还是固守原有的教学手段而不加以改进的话,必然会打击到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自己讲解之余为学生们出一些自主探究性题目,让学生自由结组分析,最后自己努力得出答案,充分挖掘其学习兴趣。

举例说明,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到《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气温的变化与规律,并能够画出变化图。在完成了基本的课堂讲解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一些课下的探究性作业,比如“为了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气温的分布这一知识内容,请同学们课下的时候,选择我们这儿的一座山,分组对不同高度山上的气温进行测量,并具体画图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自主探寻真理,充分挖掘出自己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随着现阶段教师们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他们逐渐开始更加考虑学生们的感受,希望学生们在兴趣的指引下积极配合自己的教学。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地理教师就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地理学科兴趣教学。

参考文献:

[1]让学生爱上地理课[J]. 郑艳红. 新课程(中) 2015年11期

猜你喜欢

气温初中生生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生活感悟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