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习语文兴趣

2018-09-26陈亚丹

赢未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陈亚丹

摘要: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本文以“培养学习语文兴趣”为题,从“以情激情,情感沟通”; “师生换位,拓宽空间”;“典型环境”三方面进行论述。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营造情景;激发兴趣;再现生活;师生换位;典型环境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非常重要。

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以情激情,情感沟通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教学中教师利用艺术真实引发学生联想生活真实,再回头品味艺术真实,从而增强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学生的兴趣也随之调动起来。例如史铁生的《合欢树》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文章主要通过描写母亲的行动来刻画形象。我教这一课,就让学生带着对自己母亲真切感、亲昵感去体会母爱。我引导学生说,你们觉得文中哪些事情最能表现母亲的爱子之情?文中的母爱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母爱往往用行动而不用语言,作为子女的一般不易感受的到。我接着引导,你们感受到过深沉的母爱吗?比如送你们上学,半夜送你们上医院等等?这一问,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了,纷纷谈论起自己的母亲如何如何爱自己,不怕累不怕苦等。我再问,那么你对自己的母亲是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又踊跃发言。然后我顺势转入课文,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在文中对母亲的感情是什么。

另外,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沒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例如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放一段渲染背景的音乐,在音乐声中让学生轻声地读读课文,找到自己最为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个体由于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的不同,所以汇报的内容自然不尽相同,但每一个人发表的都是他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做的,是给那些体悟还不到位的稍作点拔,让其有豁然开朗之感。

最后,我认为抓住课文中的典型环境,诱发学生去深切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这些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是作者身临其境活动过的,凝聚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遇到这种情境,教师应把学生引入意境中去,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此境此地作者的情感。 例如巴金的《小狗包第》一文关于送走包第的情景就很值得体验。我是这样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情景中的。我先抓住“吠叫声使我胆战心惊”这句话中的“胆战心惊”一词激问学生:为什么听到狗的吠叫声我是那样的胆颤心惊?学生很有兴趣的看书揣摩。我顺势利用学生的生活情理引发学生说,在那样的年代中,一只狗都不能活来了,那么人呢?这样学生更能体会文化大革命给社会造成的悲痛。

实践证明,我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同时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提高。智慧的光芒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成才的力量。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