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18-09-26陈先秀

赢未来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陈先秀

摘要: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水平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健全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主要手段。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和学生对阅读教育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对学生的思维品德建设有良好的作用。本文结合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综合素质;策略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避免不了要面对大量的文字信息。如何使学生理解文字信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实际上,阅读理解问题不仅只体现在语文课堂上。在其他学科中,由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导致其对课本、习题中的信息无法吃透,也是常见的现象。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开发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不成熟,而且人格发展往往还没健全,教师如果忽略了其在阅读理解上的教育辅助,则会贻害无穷、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优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加强阅读教学上势在必行。

一、发挥语言焦点在阅读中的作用

如果把精美的文章比作是一个美人,那么语言焦点就是这位美人的明眸皓齿,是美人身上美感的集中体现。语言艺术是一门精炼的、能有效传达情感和信息的艺术。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全文理解、段落分析,而大多忽视了分析语言文字在文章中的作用,这对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作者的语言运用中学会阅读理解,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对其阅读能力进行开发。在小说、散文、剧本、叙事诗等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于故事中的叙述者或者通过某一人物的眼睛来讲述故事。作者在体现某一思想感情时,常常会借助于某一焦点来传达,比如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某一事物的状态变化等等。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中,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一典型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名字叫“背影”,而第一句话就点到了“背影”,可见作者对“背影”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和情感寄托。那么在阅读中,教室就多提醒学生去注意观察作者在文章中描写的“背影”。学生在文章中会发现,作者对父亲去站台买橘子时的背影的描写,“蹒跚”一词,充分显出了父亲年事已高,当作者看见父亲“用两手攀着···”这时,作者涌出眼泪,充分体现了父爱如山和作者的孝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描写,可以使其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同时,利用当下的热门现象,结合在网络流行的“买橘子”梗,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提升阅读能力。

二、精心设计阅读问题进行反馈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点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只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讲解给学生们听,让学生被动记住文章的思想感情、写作手法和内容结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们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以致于学生们对文章没有更加深层的理解。设计阅读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去带着疑问对课文进行深度发掘。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问题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阅读理解中教学问题对学生的促进作用。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求知欲,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其对事物和情感的认知程度与接受能力。只有在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有所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问题,才能让学生有效的利用文章资源进行阅读锻炼。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晦涩,或者是过于拔高,那么学生显然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文章的理解也没有好处。

就拿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敬畏自然》一课来说,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是“通过阅读文章,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那么学生往往会积极发言,有所领悟。而如果问题换做“敬畏自然对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有什么意义”,那么这个问题就显得太过于拔高实际,学生无法回答。所以,在教学问题上要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做出梯度性的选择,充分鼓励学生的阅读行动。

三、建设情感体验模式的阅读教学

过去的教学手段并不多,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思想感情的领悟时,往往程度不够,学生无法真正去设身处地的体会这些来自作者的情感涌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乐观处世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对于古诗文这一类课文,其高度精炼的文学表达形式,充满诗意和音乐气息的文章,非常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活动。这也符合新课标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的要求。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吴均利用简练隽永的笔墨,为我们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如风景图片、山水视频等,充分体现作者描写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美妙景色,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文的复述活动,结合作者的生活年代和社会背景,充分让学生体会当时作者寄情于山水、向往美好河川的愿望。在九年级上册的《出师表》一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总结,让学生站在诸葛亮的角度上,为刘备之子进行谏言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诸葛亮位居作为忠心耿耿的臣子,是怎样对蜀汉王室尽心尽责的。教师还可以结合陆游的《书愤》,让学生体会“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英雄气概。这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学习责任和义务,健全学生的思想品格。

四、小结

阅读是读者了解作者的工具,也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户。建立良好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收获,使学生和老师有效进行沟通,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锻炼,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铺路。

参考文献:

[1]张大乾,韦爱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11):148-149.

[2]李巧贞.关于初中语文閱读教学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71+74.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