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探究
2018-09-26杨祖顺
杨祖顺
摘要: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不断地进入到现在的教学中,也在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开创新的教学方式,以便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一、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让学生带着一种积极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从而可以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自主性学习是比较适合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因为网络能提供给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大量资源,能帮助学生轻松建立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教师实现异步指导,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的学习,教师关键要创建一个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让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由此学生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愿望,结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这样的效果事半功倍,也能让学生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中树立“自主学习观”。
二、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方式教学实践
1.巧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网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要充分地挖掘网络资源,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网络资源中,声音、图片、视频资料都是很宝贵的资源,只要正确应用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利用相应的语文教学课件,融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网络教学中,我在网上整理并筛选了一些“西沙群岛美丽风光”的图片、视频,作为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素材,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真正让学生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效果事半功倍。那么在选取网络资源的时候,要有一下几点原则:一、要与本课的学习主题密切相关;二、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理解;三、在时间上要把控合理,不能太长,但是能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获取了相应的网络资源之后,教师要相应的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发现者,要根据老师提供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网络资源和必要的实物、工具等,在小组里讨论、探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访问老师放在网络资源库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进入到老师设置的情景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当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去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要善用网络资源“工具书”,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句等,这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工具,例如我们常用的“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有道词典”等软件,都比较全面灵活,可读性比较强,学会让学生借助这些工具自主地去解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再如,还以刚才提到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在进入到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时,老师一定要有一定的教学设计,逐步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自主探究。我会相应地设置“字词过关”“课文朗读”“景点概况”“阅读拓展”“我当导游”“我要发言”等板块,让学生去自主地选择。当学生想要解决“如何把西沙群岛介绍给身边的朋友”这一个问题时,学生就可以应用到这些板块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选择自己相对薄弱的板块,进行了解,自主的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教师的课件设计就显得很重要,要不然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课堂就会显得乱。
三、利用网络工具交流并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时间是有限的,许多问题不能深入地展开,生生、师生之间不能实现有效地沟通学习成果,这时候网络工具就能弥补这一不足。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把分散的学生群体以小组的形式链接在一起,利用网络工具来传递声音、图片、视频等以此来加强交流,这样学生通过人机协作的模式将各自的学习结果有一个分享,能在轻松的环境下很好地进行交流。老师可以自制一个专题网站,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学习,而系统自带的评价功能也会特别灵敏,在学生给出答案后,相应的进行评价,最大程度地节省资源而且让学生自主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
[2]朱逊.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