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经验总结
2018-09-26田艳丽
田艳丽
摘要:当我们拿到一篇文言文,指导学生去理解和背诵这篇文言文只是一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去挖掘这篇文章的内核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必要过程。教授学生文言文的字词意思,是在为他们的文言文理解打下基础,从而为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文言文种下好奇的种子,让学生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在文言文的海洋里徜徉,体会古人的文化和智慧。
关键词:古文教学;学习技巧;鼓励阅读;人格培养
一、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
悠悠中华五千载历史,在人类文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从古至今白话文的运用还不足百年,之前的文字记述都是用文言文所完成的。可以说,文言文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延续提供了根本性的支持。学好文言文,不仅仅是我们不忘根本,继承古时先民的智慧,更是激发我们民族自信心的有力武器。
1.文言文的基础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故而文言文的基础是初中教材文言文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言断句、文言翻译、作家作品、诗文名句、古代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这样的基础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同学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文言文,但真正系统性的学习文言文则是从初中开始的。古文之中常会应用到的实词、虚词、倒装、互文、一词多义、熟词僻义等等,都是初学者相对头痛的。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2.文言文的理解
初中课本中所给出的文言文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有描写春秋大义、仁政爱民的,也有关于历史风云、忠贞义士的。这些文章在理解上都相对简单,除去部分需要重点理解的词句,整体性的意思同学们都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前阅读时的体会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例如《爱莲说》中读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一幅出水清荷的美丽画面,也会方便学生之后的理解。上课后老师带领完成全文重点字词意思的注释,并且将这些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结合译文再返回重新阅读,仔细体会文言文行文时的简洁与精炼。
简而言之,就是需要我们中学阶段的学生做到理解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理解文章意思,学习文言文所表达出来的精神内核,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美德。
二、文言文教学的“听、说、读、写”
1.文言文的“听与说”
所谓的文言文的“听”就是老师在课堂之上先进行示范性朗读。告诉学生们注意老师的语气与停顿,从基础字音和断句慢慢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也可以方便学生从标准读法中纠正自己的错误,在读的过程中也是老师再次学习的过程。
所谓“说”则是由同学们各抒己见,针对要学习的文言文在老师诵读之后发表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以及自己对于文章内核的一些理解,结合作者所在的年代,综合性考虑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2.文言文的“读与写”
所谓文言文的“读”是在学生可以独立理解和翻译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大声读出来。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也正是如此反复循环的诵读,既加深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而便于背诵,又在潜移默化之间加深了对于重点字词的记忆。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当他再次遇到这个词或者这个字,可以迅速从记忆库中检索出相关意思。
关于文言文的“写”就是更高条件下的要求了。就像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一样,横空出世就吸引了无数目光。也正是因为该作者的深厚的文言文功底,才使得他可以在考场上驾轻就熟,妙笔生花,最终写出征服所有判卷老师的惊艳文章。所以文言文功底不仅仅是我们了解古人,与先贤神交的一个媒介,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力工具。
三、文言文的阅读是人格培养的沃土
中学课本选取的古文都包涵了符合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美好品德。有舍生取义的孟子,有满是忧患的范文正,还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正是这样的一代又一代英雄的华夏儿女在人生中的选择,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1.鼓励阅读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就课堂之上所学习的这些文言文知识,对应到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中是远远不足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拓展阅读自己喜欢的文言文。像《古文观止》《三言两拍》这样的书籍,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有效文言读物,在加深文言文理解的基础上更能开拓眼界,培养兴趣爱好。我们的文化不只是儒释道,更有诸子百家,更有技艺万千。
2.人格培养
不论是孔子的仁政爱民,还是孟子的舍生取义,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品质既有忠于爱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有报效国家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当学生们读到这些优秀的文字时,从内心生发出的应该是骄傲和向往。我会告诉学生们你们的骄傲和美好应该根植于骨髓里,这些美好的品质会伴随你一生。
每每讀到这些美好优秀的文字,我都会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历史长河洗涤过程中留下的精华,是你们一生值得学习的典范,多读一些这样的文章吧,你们会终生获益。”
参考文献:
[1]初中文言文文体意义的挖掘及教学应用[J].孔晓玲.教学月刊(中学版下). 2012(02)
[2]浅论坚守与改革文言诗文教学[J].李如.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