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空间观念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2018-09-25张艳妮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培养策略小学生

张艳妮

摘要: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主要表现为能由物体的形状想象出图形,由图形想象出物体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对其生存空间的理解和描绘,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策略

1在观察中发展

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他们进行认真的观察。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观察周围物体的机会,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和示范。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展示常见物体,如三角尺、红领巾和五角星等等,让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引导他们注意角的共同点: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使学生在观察中建立起对角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观察一些静态的图形。比如不少学生对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别不理解,这可能就是他们缺乏对图形进行动态的观察的结果。为了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几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在动态的观察中形象地理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把长方形的长边按宽边相等长度去掉一部分,使其变成一个正方形,也可以拉动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教具的对角,使其变成平行四边形。这样,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楚地展现在學生的眼前。

2在操作中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尚处于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其在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下,体验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形成更加牢固的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教师可以呈现“把一个棱长为 10 厘米的正方体木块锯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对于这种问题,只要给足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解决。但再问他们“如果锯成 4 个或 8 个相等的长方体呢?”,很多学生都会感到特别棘手。在这种的情况下,就是动手操作大显神威的时候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实际的物体,让他们亲自观察,然后得出“每切一刀,就会增加两个面”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定会印象深刻,并建立起十分清晰的空间观念。

3积极引导小学生观察世界,培养其良好的空间观念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直观思维转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直觉观察对空间和图形进行充分认识。教师在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观察机会,让他们对生活、实际、社会进行全面有效的观察,促使他们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小学生自身的空间观念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形成的,而是在学习的逐层铺垫之中强化自身的感知能力。很多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忽略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很难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效掌握。比如,几何知识的教学,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概念,但是在后来的立体几何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做好这些几何知识的衔接工作,导致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一定偏差,不利于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形成。

4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空间观念

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本身的空间观念较为淡薄,教师要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完整的教学结构,让他们从生活实际中的各个事物着手,充分掌握各个知识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几何经验和知识,然后,教师针对小学生的生活空间进行进一步的拓展,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对空间观念的认同感和理解。另外,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自身的直观感受和空间感知能力,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最后,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充分结合,加强小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促进小学生更加完整地认识生活世界,建立起良好的空间观念。

5加强实际的操作感知能力,不断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有效培养小学生自身的空间观念,教师要提供良好的实际练习和操作机会,让小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渐深化自身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够让小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空间的概念,从而形成自身的空间观念。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过于强调教学进度,而难以让小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和感知,也无法对空间观念进行观察、想象和思考,从而使得小学生自身的空间观念受到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小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在小学生动手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给他们设置一定的操作规范,同时还需要针对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进行纠正。动手操作的方式符合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年龄特点,它能促使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身就是培养小学生对其周围的生存环境进行充分感知的能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小学生通过触觉、嗅觉、听觉以及视觉等多种感官活动,形成自身的空间观,而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巩固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使其形成更加合理的空间观念。

6结论

小学生对于外在世界有着自身的空间感知方式,但是这种观念不够完善、合理,需要教师积极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有效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此,教师要从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出发,积极引导小学生观察世界,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实际的操作感知能力,不断深化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途径[J].学周刊,2017(32):23-24.

[2]季浙玲.浅析如何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J].才智,2017(26):142.

[3]徐汝义.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N]. 发展导报,2017-03-17(028).

[4]何晓明.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核心素养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2):105-106.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培养策略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