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机械制造业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

2018-09-25张世顺

赢未来 2018年5期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影响因素质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进步,人们对于机械制造业的相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机械制造业及其产品越来越多的走进千家万户,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我们也发现影响机械制造业和产品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如何能够规避相关因素对于机械制造业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制造业及其相关产品的最大效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重点。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机械制造业的相关因素,并且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的办法,从而推动机械制造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质量;影响因素;改进办法

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我国的机械业是在建国工业初期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经过建国后多代人的努力,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取得一系列成就,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的效能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机械制造业产品走进世界的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在国际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名词,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为机械制造业和高科技结合提供更多的技术平台,推动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跨时代发展,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依然比较低,缺乏足够的高尖端人才,缺乏足够的治理创新新成果,缺乏足够的创新驱动,产品价值比较单一,以劳动密集型、低成本占领国际市场。

二、影响我国机械制造业质量的因素

1.缺乏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没有统一的市场标准和准入制度

众所周知,机械制造行业具有投资回报年限长,投资大,不确定因素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比较巨大,相对于其他行业相比,风险高,利润率低,因此,企业家的对于投资建厂、改造生产线、简化生产流程,进行工艺革新等方面的投入资金多,需要政府从政策层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的效力,尤其是重点倾斜一批高尖端、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企业,使其在现有的条件下快速成长,创造更多的生产价值。

另外,由于各个机械产业的生产的产品规格不同,产品的标准不同 ,这样先进入市场的企业优先适用其本身定制的产品,形成天然的壁垒,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影响中小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2.缺乏高尖端的科技人才和中端的管理人才,企业缺乏创新精神。

人是资本市场中最值钱的资本,能够创造一切资源。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无论是高尖端的科技人才还是中端的管理人才,都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渐摸索出来的,培养周期比较长,行业回报率不高,而一旦高尖端的人才成为企业的顶梁柱,就会被其他的企业用高薪等其他手段挖走,导致企业在人才的培养上畏手畏脚,长此以往,企业的成材率降低,流动性增高,在国际的竞争中缺乏人才的主体竞争优势,导致人才缺乏创新精神,企业缺乏创新精神,进一步影响企业通过人才来改造生产,提高工艺的主观能动性。

三、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质量的改进办法

1.建立合理的市场标准和准入制度,提高国家对机械制造业的政策支持

通过建立合理的市场标准和准入制度,扩大中小企业的生产空间,避免行业内资源高度集中和形成垄断,提高涉及到重大民生产业的准入门槛,提高整体的机械制造业的水平,使得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技术位于世界前列,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提高国际站位。完善国家对于机械制造业的保护制度,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银行对于中小型机械制造业的的扶植力度,促进行业内部高水平、高质量的产业发展。

2.加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建设,为人才提供资金保障

倡导工匠精神,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准则。加大“工匠精神”在企业中的培训力度,加大岗位培训力度,提高各梯队人才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树立“我好企业好”的理念。同时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人才的工资水平,探讨股权激励机制,使干好工作的人才既有“为”也有“位”。增加对企业的认同感,对机械制造业的的荣誉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自主能动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3.提高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生产,加大国家对于机械制造业的业务指导

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完善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建立质量管理宏观监测体系和发布制度。加快产品检测评价体系建设。加强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检测的实验室建设,建立机械产品追溯制和产品召回制度,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加大国家对于机械制造业的监管和业务指导,使机械制造业有序、高效、精细的生产。

综合来看,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并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是我国机械制造业得以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世界制造业市场是广阔的,而中国作为机械制造业大国,必须把握机会,找到自己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方面的差距,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加以改进,为中国机械制造业和机械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以期尽快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未来真正的世界制造业强国。

参考文献:

[1]機械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案分析[J]. 关春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09)

[2]机械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J]. 王恩双,徐连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06)

[3]机械制造中机械焊接质量的控制对策研究[J]. 刘金南.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2)

[4]机械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J]. 焦盼,陈振国. 内燃机与配件. 2017(19)

[5]机械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策略[J]. 刘志英. 山东工业技术. 2017(02)

[6]如何有效控制机械制造质量[J]. 李玲. 南方农机. 2018(08)

[7]关于机械制造加工中材料选择的分析[J]. 陈雷.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2)

[8]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反思与前景展望[J]. 王雪. 四川水泥. 2016(12)

作者简介:

张世顺,男,1998年10月27日,籍贯河北省保定市,辽宁科技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机械制造方向

猜你喜欢

机械制造业影响因素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业如何应对产能过剩危机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机械设备外观特征分析与设计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