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2018-09-25翟丽姣
翟丽姣
摘要: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育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使学生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本文基于次,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终身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前言: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加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灌输变成动手参与、自主探究及交流合作的方式,这也是教学改革的转变的落脚点。引导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领悟,进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改革策略。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学习的过程本身是一件长期艰苦的摸索过程,需要不断地摸索掌握学习方法,进而实现自主学习,有助于小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塑造。遵循小学生年龄较小、脑部正在发育中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数学理论知识学习的枯燥会产生抵触,甚至厌学。怎样能够让小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自主探究的过程,会比平时枯燥死板的数学教学要更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借助趣味性吸引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进而产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实际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掌握其趣味性练习的方法,让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操作性中。将学生间的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都融入其中,合理減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约束,赋予学生自由的学习权利,将实现教学目标与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有效掌握,进而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1通过创设情境教学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的自主探究就是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教学情境来增强孩子们的数学想象能力、数学观察能力及数学创造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情境教学方式引入思维进行思考,要求教师认真收集教学相关素材,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经验来引导学生感知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产生亲近感,进而激发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如何合理性设计情景设置对于做中学十分重要,例如:设计悬念式情景,数学问题在解答前先让学生展开发散式猜想,激发学生极大的好奇心自觉融入到解题当中;也可以采取故事引入法式情景教学,将数学问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提出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激发求知欲,使教学效果最佳化,真正体现了主动吸引学生学习,进而思考问题总结数学知识点和技巧的自主学习能力[2]。
2.2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应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如:在学习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出示了 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饲养场买来黑兔9只,白兔36只,…… ? ”并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黑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再买多少只黑兔就和白兔同样多了?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 ”短短几分钟,没有经过老师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得出了 5个问题。这样做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2.3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
第一,大胆猜想。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 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 ”学生们争着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有关系吗?”这就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途径。
第二,充分的思考。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学习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的兴致很高,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思考,还会相处更多的办法。勤于思考使学生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2.4让学生敢想敢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时,往往将看到的内容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时针指在2.3 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 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由学生模仿老师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 过程。
2.5自主发展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
结语: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使其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就应该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学科的乐趣,真正做到热爱学习热爱探究,这才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参考文献
[1]王宇.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案例分析与反思[J].新课程.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