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州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改革试行的调研
2018-09-25刘清
刘清
摘要:近年来黄冈是在教育公平方面主要是师资队伍合理配置上进行了一些改革试行,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为此我们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希望能够帮助推动黄冈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教育公平;黄冈教育;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9-0151-03
一、调研背景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十七大强调教育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公平,十八大和十九大又再次强调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很大层面是教育资源共享,尤其是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近些年湖北黄冈市黄州城区在中小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上进行了一些改革调整,并取得一定成效,为此,黄冈师范学院有关课题小组开展了调查研究。
二、调研工作开展的前前后后
从教育公平说开去。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是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和原则,也即从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出发,从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中国对教育公平高度重视,直接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追求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理想。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教育公平是“人生出彩的机会”。一般说教育公平问题往往就是城乡学校、重点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除了经费设备之外,很大程度就是师资力量的配置。1977年恢复高考后,为了“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我们的政府试行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中学和小学。但时间长了则人为的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在目前,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较为明显,以及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也大大影响教育公平,从而也影响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这些状况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开始提出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方案。早在1985年教育部就提到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逐步实现受教育平等的问题。黄冈自古崇文重教,教育史源远流长。从古到今,黄冈一直就存在着求学之风、好学之风、重教之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冈的中小学教育有相当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黄冈教育事业发展极为迅速,黄冈中学更是闻名遐迩,但也存在教育公平问题,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多次确定了“公立学校不择校,择校找民校”的政策。但现实中教育择校费、择校生现象还是屡见不鲜,这些现象對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起阻碍作用。
黄冈市党政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关注教育公平问题,特别在近几年,黄冈市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黄冈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积极推动黄冈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其中十分突出的是组织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进行对口支援,以便改善教育资源的配置。由于条件因素的限制,我们课题组把调研工作的落脚点放在黄州城区。黄州城区是黄冈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3年黄州区被确定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首批改革试验区,被称为省级基础教育名城。在黄州城区及近郊的市直学校有黄冈中学、黄州中学、黄冈市实验中学、黄冈市实验小学等。在黄州城区,黄冈中学(启黄)、黄冈市实验小学的对口支援工作进行试点试行相当有成效,为此,我们课题组进行了粗略的调查研究,调研的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3月,主要走访了市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还分别走访了市实验中学、黄冈中学、黄冈市外语学校、东坡小学、市实验小学等学校的一些领导和老师,参观了黄冈中学校史馆,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希望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为黄冈教育的发展服务,也能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黄州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改革试行的缘由、依据。从以前的资料得知,以往的黄州城区不大,人口不多,中小学校少且分布集中,曾经市幼儿园、市实验小学、黄州中学(包括外校)、黄冈师院都位于主城区胜利街。随着城区的建设扩展,新办和调整了一些学校,但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矛盾也非常突出,家长们宁愿早起晚归或者放下工作陪读,也要设法使孩子进心目中的好学校,一度一些学校一个班人数竟达一百人左右,针对这些情况,黄冈市领导、教育行政部门一直非常重视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设法缓和城镇优质学校大班制和择校热的现象。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黄冈中学就开始接受下面县或乡镇学校教师的实习培训工作,还派老师去较为薄弱的学校进行支教工作。从2005年起,黄冈中学在外省作试点办分校,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2013年,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分别下发文件要求进行教师岗位交流,以便共同提高。黄冈市教育部门便加大此项工作的力度,2014年市教育局发布《实施教育改革试点方案》,开始进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黄冈市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选择几个典型进行试行,待摸索到一定经验再予以推广。2015年,市教育局协调将原市实验中学作为黄高(启黄)分校,由黄高对其进行对口支援,早在2012年,市实验小学就开始对口支援东坡小学,这些可以说是实施教育公平的初步探索。
2016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推动黄州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改革试行的巨大动力。在当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专家们特别指出教育公平不仅仅是有学上的问题,而是上好学的问题,不仅是入学机会公平的问题,更是追求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公平的问题。因而会上提出“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推进”的总体思路,希望通过学校联合,推动教师流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在会议精神的鼓舞下,黄冈市教育局根据黄冈地方实际状况,在原有工作成效调整的基础上,提出以优质带动一般,以一点带动一片,加大了师资队伍调配力度,市教育局下发《2016年黄冈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方案》,对教师交流、轮岗、培训作了进一步的规划和要求。
在对黄州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改革试行的调研中,我们了解了不少市教育局及相关学校的做法,觉得颇受启发值得探讨。其一,按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如《黄冈市实施教育改革试点上的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2016年黄冈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方案》,强调“统一安排。精确帮扶,注重实效,严格考核,奖惩结合”。对薄弱学校“量身定做”的帮扶,促进薄弱学校办学管理、教育教学、学科发展、教科研等方面全面提升。将教师交流、轮岗等工作具体化、规范化、可操作化。如针对支教教师的实际情况制订其工作目标和考核目标。其二,给到薄弱学校交流的教师予以人文关怀。如统一购买保险问题,当时面对联席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市监察部门的某些质疑,市教育局从工作实际出发,对派出教师的保险问题、生活补助及待遇进行合情合理的解释,适当提升交流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并在评优、申报职称上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这几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交流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对口帮扶学校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其三,交流、轮岗、走教工作的细化。黄冈普通教育成效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团队的力量,百年名校黄冈中学一直保持着这个传统,在攻克奥赛、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的疑难问题时,以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群策群力,运筹优化。援教中,市教育局的要求是由优质学校派团队到薄弱学校中去工作,一般是校级领导带队,五六个骨干教师随行,将对口帮扶的一个周期定为3年,即团队交流,整体提高。这种团队精神和整体发展的思路和做法,体现了革命老区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传统。此外,还有走教的形式,让优秀的教师同时跨两个学校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薄弱学校的师资。其四,实施轮岗实习迅速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从2016年起市直南湖学校等学校将具有发展潜能的教师分别派送到黄高(启黄)、市外校、市实小等学校顶岗实习,时间为1—3年,要求这些顶岗实习的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其五,实行导师制。为了使顶岗实习的教师尽快的得到锻炼和提高,启黄、市实小等进行师傅带徒弟的导师负责制,请学科优秀教师组成导师队伍,对顶岗实习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或形成相互教育教学合作共同体,用刘柏勇校长的话讲“以老带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其六,在物质上的帮扶。黄冈的支教学校还积极为受援学校进行物质上的帮助,给受援学校送去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如黄冈中学曾为南湖学校捐赠电脑和复习试题,并提供课件库资源共享。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黄冈教育工作在短短的时间内联合办学、教师双向交流等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市实小对口支援的东坡小学,其前身是黄州城郊的一所乡村学校,后来得到市教育局的大力扶植,特别是得到市实小的全力援助,甚至还有黄冈中学的支持帮助,短短几年,其办学环境、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学生工作等提升极快。黄冈市实验中学原属一所中专学校,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不是太令人满意,2015年成为启黄实验分校,由黄高(启黄)方面派出校级领导皮建明同志和一批骨干教师进行对口支援,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在2016年的中考中,有330人参加中考,其中30人过黄高线,106人进入区一中。并获得市“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2017年的中考再创辉煌。特别是通过交流顶岗,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大有提高,如从南湖中学来市实验中学顶岗实习的陈壁老师对自己这半年来的顶岗实习经历十分满意。黄冈市教育局还统一组织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开展上示范课、举行专题讲座等,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在我们走访座谈中,市教育局的领导和相关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在谈到成绩和经验时,也谈到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如有的学校在双方责任方面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的联合整合还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共享资源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对口支援上只是注重对语数外几门主課,其他课程还重视得不够,特别是时间较短还处于摸索阶段,故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等方面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另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黄州城区是市、区两级所在地,但由于种种原因,黄州城区内的市直、区属学校之间交往不是太多,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措施,设法加强市区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受帮扶学校面有所扩大。
三、调研后的感悟
我们知道公平是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而平等的分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是的公正与平等即为教育公平。“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保证教育公平就是保证社会公平的起点,是让改革红利为人民所享的一部分,而且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都在设法进行教育公平的工作,有人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是社会发展稳定的“定向器”和“稳定器”。如果说教育公平的核心就是教育资源配置,那么教育资源的重点就是师资力量,“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关键是师资的不均衡”。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离不开品质高尚,作风踏实严谨,专业知识全面,教学技能高超的教师。黄冈市教育部门组织的这项工作的时间虽不太长,但总的讲,颇有成效,发展势头好,呈良性循环,尤其是有些做法风格独特。特别是在实施这些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在某些方面进行微调,有人认为教学有法无定法,从实际出发效果会更好。这些工作作风体现了黄冈老区的顾大局讲协作的奉献精神。黄州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改革试行,为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了很大程度的探索,其经验值得推广,可以说,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结束语
黄冈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性的高校,为黄冈的建设培养人才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能为黄冈建设发展献计献策,黄冈师范学院的重要特色就是“师范”,即为教育培养人才,我们的调研也是学校建设和地方建设相结合的一个方面。本次调研工作,我们课题组的同志分工协作分别走访了一些相关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收集了一些信息,但因时间仓促没有走访学生和家长,另外没有进行问卷调查。此外,黄冈市下面的一些县市区也有类似师资力量调配的做法,但我们对这个方面还了解得不多。这些瑕疵在今后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Z].教师[2014]4号.
[2]湖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Z].鄂教人[2015]2号.
[3]2016年黄冈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方案[Z].黄教办[2016]107号.
[4]王炳照.中国教育思想通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5]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冯惠敏.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