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制模式下的大学生管理路径创新探索

2018-09-25范彦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9期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书院制创新探索

范彦

摘要:书院制是目前高等学院教育管理学生的一项新举措,并且这一举措已经进入许多高等院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管理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更有优势更有新意,书院制的出现对大学生政治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简单概述书院制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差别和重要性,针对新模式探索创新策略。

关键词:书院制;大学生管理;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9-0006-02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书院制是融入了西方国家的博雅教育和中国古代的书院精神,是中西合并的新型管理模式,这一新模式进入高等学院后对中国现代的大学制度和人才培养都有很大的益处,推动了大学教育方式的改革,同时书院制也会发展成为中国大学生管理的一个方向。

一、书院制模式的由来及特点

书院原本是唐朝末年形成的,在当时是一种教育制度,南宋时期是书院教育模式鼎盛时期,到了元末明清时期书院又划分了官立和私立两种,清朝时期的书院有了官学性质,也就是书院被朝廷的官员掌控,统治者实行了科举制度作为书院建立的重点,失去了原本自由讲学的空间。清代时期对书院先是限制后又提倡,也是在这一时期,书院完全沦为为科举考试打基础的重要场所[1]。书院制是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学习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模式,书院制是中国高校教育新理念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主要是围绕以人为本,通过加强学习对学生通识教育和书院文化的熏陶,扩展学生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书院模式继承了中国“百家争鸣”、“门户开放”的优良传统,于是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第一,书院模式教育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学生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这种模式从孔子建立私学时就开始了,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化,而且在学习要求上不会强求学生层次一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行确定学习的进度和学习的难度,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模式十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第二,书院模式注重教学与品德的结合,重视践履躬行。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品德教育,在大学集体生活中,自己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在生活中要亲自实践并且重视实践,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社会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无论学生在学校学习有多么优秀,或者教师讲解有多么细致,如果不亲自实践,所有的结论都会是空洞无用的,再好的理论讲解都不如实践。所以书院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出现,让当代大学生不再纸上谈兵,而是一个真正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第三,书院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现代教育理念主要是素质教育、终身教育。

二、书院制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管理理念中,由于教师墨守成规的观念严重,学校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有大的错误,学校变成了主角,而学生属于被受教育者,主要体现在许多学校建立严格、死板的管理规章制度,过分强调统一性,却忽略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这种方式虽然起到了稳定学生的生活秩序也稳定了学校教学秩序的作用,但是这种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创作力,而新的书院制管理就十分重视学校与学生的互动,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关键,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下达到实现自我的目的。

我国传统的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学习的行政部门全权操控,各个班级或者专业都要根据学校下達的命令来完成各项工作,于是学生就会对学校产生依赖性,丧失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拘束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下失去了个性,所以传统的管理体系不合时宜。书院制管理模式正好改善了这一缺点,完全尊重学生的意见,并让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学生不再依赖学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三、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现如今大学高等院校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接触也少,建立书院制管理模式使集体小而紧密有利于集体间交流、互动。还有书院制将不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可以开阔大家的视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高等院校实行书院制将不同院系、不同年纪、不同地域的学生集中书院居住,管理,在学生在彼此交流中体会到不同区域文化差异,同时有利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书院制管理模式给学生创造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加了学生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为人处事之道还提高了自身的素养[2]。

四、书院制模式下的大学生管理路径创新策略

(一)联动教学管理部门,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

教育学生不只是增强专业知识,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识教育是目前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学校应该正视通识教育,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教师积极配合。通识教育是国际教育新潮流,十分符合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求。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精神,提升学生个人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通识教育的重点在于“育人”而不是“教学”,其优点在于没有限定其专业性,提供给学生的选择多元化,总之讲通识教育就是大学生课堂以外的教育,这种知识可以使学生更深的了解世界和社会,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大学生可以在将来毕业后选择自己的职业,使自己能够迅速融入社会,还可以通过通识教育学到的知识应对各种变化,所以提前做好通识教育的准备对学生在将来会有很大的好处。

(二)加强师生交流,完善育人体系

师者应以高尚的师德来感化学生,并以渊博的知识折服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相互的关系,书院制教育模式下教师应该建立与学生平等的人格关系,生活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常遭轻松愉悦的环境,教师应该值得学生信任,然后学生才能对教师敞开心扉,给老师倾诉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育,如果在教育问题中发生问题,妥善解决,不能小题大做更不能简单粗暴,通过自身的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推动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应该不断的自我完善,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完善学生组织体系,实现学生自治

大学生无论从心理还是情感上都相对成熟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多变、不稳定,所以教师管理也有很大的难度。书院制教育模式应该实行学生自治,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不断的激发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良好习惯。实现“自治”。教师应选拔一支精明能干的组织体系,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但绝不是带有歧视性的选拔。选拔班级管理人员后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其他工作交给管理员来负责,各个职位分工明确,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建立书院文化,增强学生归属感

书院经过历史朝代的更新不断的创新,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教育模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追求的统一和价值的关怀。中国书院主要体现出的是人文精神,他们将人的道德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另外书院还体现出来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信仰的追求,书院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教育模式主要在于它继承了中华古代教育制度的特长,孔子私学的建立到儒家学派的儒家思想都展现出书院的特别之处。

总体而言,中国大学还没有将书院传统真正带到校园,中国高等学院应该在古代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加以转化,并对书院教育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文化精神和管理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结合当代大学学校发展,将古代书院文化转换为当代的书院文化,使学生收到学校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德智、人文教育。大学书院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是否具有特色文化,也是现在大学书院制的关键点,只有学校具有特色书院文化,才能有效的培养多样化人才,也是当代大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剑宇.我国高校“书院制”管理模式类型及其内涵分析[J].时代教育,2015,(19):116.

[2]刘德英.我国大学书院制建设比较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5,(02):74-76.

猜你喜欢

大学生管理书院制创新探索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基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新探索
新常态下人事档案的创新管理探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思考与分析